國際

牆外文摘:「中國用語」是「支語警察」的假想敵?

德國之聲
更新於 05月26日14:49 • 發布於 05月26日14:49

(德國之聲中文網)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端傳媒”發表文章《台港“支語警察”辯論,與“華語”的標准化和生命力》,作者布言指出,過去幾周,安裝試用了 Meta 推出的新社交平台 Threads 的兩岸三地與海外華人用戶,都很難不被一場網民大辯論吸引眼球,那就是“支語警察”引發的“港台大戰”。這場大戰發源於一些 Threads 用戶對台灣漢語官話(台灣稱為“華語”或“中文”)環境中“中國用語滲透”的擔憂。這些用戶用“支語”來簡稱或蔑稱“中國用語”。在網上,一些“支語警察”們的發言帶著強烈焦慮。他們認為,“中國用語”屬於一種“敵國語言”,它的滲透是廣義的中國統戰的一部分,會影響台灣人的文化認同,從而令台灣人喪失自身的認同,最終被納入中國的統一劇本。

文章指出, 在中國大陸,普通話“一統天下”在短期內仍不可能——盡管普通話一致擠壓對方言和民族語言的生存,但後兩者的弱勢也引起關注。而除卻民間保育運動外,新出現的旅游熱潮、地方“特色”經濟,也讓地方語言得到一定資源。從而,在未來可見的時間內,中國依舊可以被視為一個擁有大量多語人士的社會。或許可以說,這樣的多語交流環境,才是現代中國大陸的漢語仍然不斷可以創造新詞,並向台灣在內的華人世界不斷輸出的內在動力。

作者認為,無論帶有多少現實中國家力量的助推或宣傳,“中國用語”的傳播力,中國網絡語言和新語言的生命力,都基於中國語言地景的多元性,基於現代標准漢語仍然沒有大一統的現實,基於地區分野、民族語言、地區方言/語言和口音的混融。這裡恰恰反映出,由這種“雜種”屬性衍生出的“文化輸出”能力和文化生命力,要遠超標准文化產品和標准語言的對外影響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賴清德不再向“中”靠攏?

針對賴清德520的就職演說,有論者將之定調為“務實台獨正式登場”。台灣“風傳媒”發表文章《灰犀牛才能突破僵局—評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兩岸關系》,作者朱政騏認為,相較於前兩位民進黨籍的總統,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是迥異於國民黨,也沒有去創造任何新的論述去迎合對岸領導人,其中對於兩岸關系的主張,幾乎就是朴實的闡述《台灣前途決議文》。前兩位民進黨總統,在首任的就職演說都向“中”靠攏,一方面將自己統獨的光譜往中間移動;一方面在措辭上盡量符合“一中原則”避免刺激中共,不過事實證明,中共並沒有因此買單,美方也沒有因此改由總統親發賀電,因為兩大國都是對黨不對人。

賴清德宣誓出任台灣總統後,中國舉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作者認為,賴清德選擇當民進黨的總統,清楚的根據民進黨的黨綱黨章說明兩岸關系的立場,作為已三度執政且(民主化後)首次執政超過八年的執政黨,民進黨對兩岸關系當然有自己的主張,這是對台灣人民負責,給國際社會穩定的做法。迫使美中雙方必須認真面對民進黨對台灣前途的主張,好好研究如何處理這只灰犀牛可能暴沖造成的風險,從而找出在美中兩大國競爭之下,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相處之道。

中國被全球化潮流甩了?

清華國際關系院長閻學通,最近到香港發表演說,將當前國際形勢歸結為“逆全球化”。台灣“上報”發表評論《逆全球化是偽命題,中國被全球化拒斥才是真》,作者顏純鉤認為,這些年在全球化議題上唯一發生變化的,只是產業鏈轉移,實情只是中國被全球化邊緣化,被全世界拒斥於全球化潮流之外。

文章說,今日美歐各先進國家的進口商品,不再單靠中國一家的獨門生意供應,大量的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墨西哥甚至東歐國家,中國被從全球化潮流中甩出來了。與此同時,大量中小國家迅速填補了中國的空位,他們不但順利承接了西方大量定單,甚至帶動本國基礎建設的高速發展。這個結果溯本清源,其實都是中共國挑起中美貿易糾紛惹的禍。

閻學通認為中共對逆全球化采取了很務實的三層次對策,最低層次是避免新冷戰,中間層次是避免美中權力與國力差距的擴大,最高層次是在亞太地區以至全球塑造有利的戰略環境。顏純鉤認為,最低層次已不可能,美中新冷戰格局已經形成,有去無回;中間層次也不可能,中共國要縮小與美國國力的差距,至少要等半個世紀;最高層次更無望,中共到處橫行,樹敵為樂,戰略環境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1
  • ChienMing
    共匪們 選個總理 或總書記給我看嗎
    05月26日21:57
  • Sam Chen
    中國人真好 想工作也找不到 只要和共產黨躺平 做中國夢 吃著仇恨值 就能填飽肚皮⋯
    05月26日23:24
  • Hungying Chen
    中華民族是梁啟超發明的政治詞彙 華語 華人是其衍生的用語 世界上沒有中華民族這種種族 就像美國有西裔 義裔 愛爾蘭裔 非洲裔人 但不會有美國民族 台灣人使用中華民族 華語 華人這些詞彙 就會陷入認同困境 明明自己不認同中囻 卻有自稱是華人 甚至中華民族與九二共識一樣稱為支共黨統戰用語 台灣人就是台灣人 不是華人 更不是中華民族 我們使用的是漢字 講的是國語 台語 客家話 原住民語 堅持自己的不同之處 避免與人見人厭的中囻 中囻人 普通話混淆 這是台灣人保持自我認同的必要認知
    05月26日23:06
  • 林宗賢
    西朝鮮支那整天當奴隸遙遙領先!
    05月27日01:06
  • 阿一
    台灣島史有被多國治理過,包括先現在的「中華民國」,但就是沒有「中x人民共畜國」,對岸畜牲不認現況、事實,一昧的稱台灣屬共產畜權、軍演??這就是擺明要入侵台灣取代現在的政權! 身為台灣人,甘願由民主變極權、自由變鉗制、私產全變成共產??!! 台灣人自己不保衛,誰國會犠牲自己生命來幫你?
    05月27日04:0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