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地震頻繁發生的地方,每每在地震發生前後,總會有民眾或漁船捕獲「地震魚」的消息,也讓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蒙上1層神祕的面紗。也因此在眾多海鮮之中,很多人也好奇——地震魚到底能不能吃?地震魚什麼味道?就讓《食尚玩家》帶你解開地震魚的口感之謎吧~
現身總是新聞熱點
「皇帶魚」的出現,總是令人稍稍不安,因為造型奇特的他們,不論在魚販或在市場中,總習慣以「地震魚」稱呼。甚至每逢地震發生時,新聞記者總要找出近期捕獲的資料新聞,不然便是緊張萬分的揣測他們出現是否有任何風吹草動的關聯徵兆。其實,不過就是條偶爾被延繩、拖網或定置網捕獲的罕見魚類罷了。
外觀奇特頭大眼睛也大
不論是以「皇帶魚」或「地震魚」稱呼,只要能親眼見過完整全魚,或是體驗其龐大身形與奇特觸感,便不難理解為何會得此稱呼。原因當然是不尋常的體色、質地、光澤乃至側扁卻明顯延長的外觀,此外,還包括了那比例鮮明的大眼、頭部與背側的游離鰭條,甚至是誇張詭異的面部表情。不過雖然罕見於一般市場,但卻是許多餐廳會特意挑選的食材,而主要滿足的,便是消費者追求新鮮或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俗稱「地震魚」的皇帶魚,體型最長紀錄可達8公尺,有比例鮮明的大頭、大眼,甚至是誇張詭異的面部表情。(圖片來源:《怪奇海產店》)
看更多:就是「那個魚」!讓楊丞琳惹議的海鮮?必試東港、南方澳「銷魂級」吃法
棲息深水層綽號「龍宮使者」
皇帶魚為棲息於中深水層的魚類,除攝食或交配繁殖偶有接近淺水或洋面,否則不輕易現身,因此有著「龍宮使者」的稱呼。漁民多認為在地震後可相對頻繁的捕獲這類特殊魚種,因而給了「地震魚」的稱號。地震魚因為棲息與分布深度緣故,質地與一般魚類或體型相近的帶魚大不相同,因此不論是清蒸、燒燴或烘烤,總讓人入口後不免訝異並多顯驚奇。
肉質含水量高而柔軟
皇帶魚是目前硬骨魚中體長最長的紀錄保持者,一般漁獲多在3到5公尺間,捕獲後旋即以混合海水及大量冰塊的環境保鮮,或為方便存放而斬剁成大段,其中頭部多會被優先卸下,而身體中段則會平均分成3到4段。魚頭的品嘗價值集中於那對比例鮮明的水潤大眼,而身體則以輪切方式,分切為4到6公分的厚片料理。帶有明顯金屬光澤的體表,具有密布如錐狀的明顯凸起,觸摸明顯硬實,但經加熱蒸煮後卻轉為具有彈性的膠質。肉質因含水量高而明顯柔軟,但烹煮後的魚皮、肌肉與脂肪等,則分別具有截然不同的口感。
▲地震魚主要可食用部位為魚頭和魚身,一般料理地震魚,則會將身體分切為4到6公分的厚片料理。(圖片來源:《怪奇海產店》)
多以切段清蒸或烘烤料理
早年在台北安和路、仁愛路口的啤酒屋與海產店,或是分布於寧夏夜市周遭,標榜以專售「龜山島活海產」的小店餐廳,多可見到精心挑選的特殊食材。而在攤位上,諸如胭脂蝦、俗稱無眼鰻或青眠鰻的盲鰻,乃至造型奇特到些許詭異的白魚虎與地震魚等,便是店家多所推薦的嘗鮮首選。深水域的漁獲為對抗明顯水壓,所以在質地間多有明顯水分比例,也讓相關食材多常以生食、清蒸或烘烤料理。其中皇帶魚多切段清蒸,或是烘烤至表面焦香後擠淋滋味酸香的檸檬汁搭配胡椒鹽品嘗,雖然口感特殊,建議嘗鮮,試過就好。
▲地震魚多切段清蒸,高溫蒸煮後除有類似比目魚與鱈魚般的細軟肉質,同時魚皮與骨刺也能轉為果凍一般,特殊口感讓人印象深刻,建議嘗鮮,試過就好。(圖片來源:《怪奇海產店》)
「地震魚」小檔案:
中文名:勒氏皇帶魚
可食部位:魚眼與魚身
品嘗推薦:風味並不明顯,但蒸煮後的質地卻相當特殊;以輪切厚片為例,以脊椎骨為中心,具有左右與上下對稱的肉塊,但質地隨部位不同而異,蒸煮後魚皮與骨刺皆可食用
主要料理:清蒸、紅燒或烘烤
遠流出版社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1號13樓
電話:0225710297
【做好防疫 請佩戴口罩勤洗手】
Samuel 口感特殊,建議嘗鮮,試過就好。結論就是不好吃。前面都是多餘的。
2023年01月20日00:04
簡轉繁🐭 簡單說就是不好吃,深海魚都一樣
2023年01月20日03:51
月引 Yueyin/YI-HSIN 為什麼第一張照片跟我印象中的地震魚長相差那麼多????
2023年01月20日03:41
張耀仁 重金屬含量一定超標
2023年01月20日08:58
JimmyChen 建議不要吃,
越深海的魚,體內殘留人類排放的重金屬越多
2023年01月20日04: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