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三接爭議該如何解?學者邵廣昭:生態環保兼顧生活生產才能永續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1年04月01日06:59 • 發布於 2021年04月01日02:45
大潭藻礁。(資料照)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針對大潭藻礁生態保護劃設問題,學者邵廣昭今天在立法院公聽會中指出,大潭藻礁目前生態保育恢復狀況良好,不論是否劃設保護區也會受到嚴格保護,另外紅肉ㄚ髻鮫和柴山多杯孔珊瑚和不是只分布在大潭藻礁,生態保育雖然是永續發展的一環,但是只顧環保而不顧生產及生活,人類也難永續發展,當環保變成個人理念,如果堅持己見就很難溝通。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進行海岸生態保護之法制、行政作為與藻礁保護公聽會,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洋生物研究所講座教授邵廣昭也到公聽會說明意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邵廣昭表示,大潭藻礁目前生態保育恢復狀況良好,三接施工已經2年,除了上次施工船隻脫錨擱淺意外造成的一些傷害以外,目前並沒有看到有明顯破壞的狀況,當然還是要持續密集的監測及周全的防範。

對於破壞藻礁的主要原因,邵廣昭指出,是來自於水質汙染和沉積物的覆蓋,這都不是劃設保護區可以解決的,所以做好污染和漂沙的監管及防治工作,要比劃設海洋保護區更為重要,如果能保護好現有的觀新藻潭保護區,就能發揮外溢效果,相對年輕、露出時間才6年的大潭藻礁也會受惠,台灣過去劃設的45個海洋保護區,多數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取締以及長期監測和評估,這比現在的藻礁更需要大家關注。

邵廣昭強調,大潭藻礁不必劃設保護區應該也會受到嚴格的保護,而且未來國際趨勢除了由不同法令所劃設的海洋保護區之外的「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也可被計入海洋保護區的面積比,所以大潭藻礁即使不劃成保護區,在受到全國關注的情況下,應該可以充分發揮保育功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邵廣昭也提出,而且不論何種法令來劃設,都需要更嚴謹的科學證據,大潭藻礁的生物多樣性真的有如環團所說的這麼高嗎?會不會被誇大論述?或是有推估錯誤的問題?所謂的生態豐富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個地區發現10種叫做豐富,還是100種叫做豐富?這要和相同的生態系其他區域來比較才知道。

邵廣昭表示,這也是2014年將觀新藻礁劃為保護區的原因,因為當時大潭藻礁被沉積物所覆蓋,藻礁的生物種類應不如珊瑚生態系,在生態系服務的功能上也不如紅樹林、海草床或牡蠣礁生態系,也是為何海洋生物學或海洋生態學課本中都找不到藻礁的章節。

邵廣昭也強調,環團在估算藻礁地區螃蟹的數目時,方法也有可議之處,因為有水的潮池基本上是魚蝦蟹類聚集的地方,如果用這個潮池面積中的生物量,直接用整個藻礁區的面積是這個潮池的幾倍去乘的話,顯然是高估甚多。

另外針對柴山多杯孔珊瑚,邵廣昭指出,柴山多杯孔珊瑚是剛發現的新種,在台灣分布範圍到底有多廣?數量有多少?在資料還欠缺也沒有面臨捕撈等壓力時,為何會被列入保育類動物也有爭議,建議應盡速進行全台灣的調查,近日也有發現觀新藻礁保護區內的柴山多杯孔珊瑚。

對於有人提及大潭藻礁有發現IUCN第二類保育類動物紅肉ㄚ髻鮫,邵廣昭指出,但是當地真的是重要育幼場所嗎?紅肉ㄚ髻鮫是高度洄游物種,不會只棲息在某水域,台灣西部海域也常捕獲到,跟藻礁沒有因果關係,也不是只分布在大潭藻礁地區而已。

邵廣昭最後強調,三接是否移地興建和大潭藻礁保護不應是只有一個答案的是非題,而是可以有第三個選項,共存共榮的選擇題,海域空間規劃所追求的目標不是只限單一目的使用,而是多功能使用,生態保育雖然是永續發展的一環,但是只顧環保而不顧生產及生活,人類也難永續發展,當環保變成個人理念,如果堅持己見就會很難溝通。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chenbobo
    垃圾人總是不管地球上其他物種的死活!
    2021年04月01日04:39
  • 🌺阿彌陀佛❤️
    講那麼多,究竟是想表達什麼?沒事在環團說的字裡行間挑骨頭,請問民間的環團想保育環境,又有跟誰有什麼利益糾葛?無非就是無償給台灣人和生物保有一些更好的環境,你重視環境,環境也會回饋,大家相依相生。其他也有一些地方也能評估來運用,到底又為何非要在大潭不可?
    2021年04月02日02:53
  • 我是人,我反萊肉狂肉核食護食安
    #觀塘工業區2019年11月正式開工,預計於2025年完成,2022年10月中開始初期供氣。所以現在改變計畫留下藻礁都還來得及; #替代方案多了去,請政府把牛脾氣、驢脾氣收起來,不要再恐嚇、威脅、欺騙人民; #只有黨的利益沒有人民利益,只有黨意沒有民意,這樣的政黨就廢了吧,要來何用! #想繼續有海鮮可以吃嗎?保護藻礁就對了! #想呼吸新鮮的空氣嗎?保護藻礁就對了! #想要海岸的國土安全嗎?保護藻礁就對了! #想給一代美好的環境與生態嗎?保護藻礁就對了! 就環境正義而言,『這是一場疼惜自然,人類生存不能自外於自然的態度表白與彰顯的行為』 『藻礁運動的意義已不在於公投,環保運動的意義一直都是人性,考驗人對孕育萬物的大自然的心』 『你不面對現實,現實就會面對你』,面對世代正義,我們不該留給下一代留下處理不完的核廢料與破爛的生態環境; 『人要嘛被基因控制,要嘛被模因控制——除非你「反思」!』
    2021年04月01日04: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