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去澳洲打工度假,真的不用會英文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1月30日08:43 • 發布於 01月19日05:06 • 木子零
去澳洲打工度假,真的不用會英文嗎?

筆者在澳洲打工度假共約 3 年半的時間,近期正式登出,準備紀錄在澳洲所體驗、觀察到的種種。如今回顧起來,總覺得自己經歷的澳洲生活,似乎與許多人所分享的舒服、愜意、自由自在有些差距,但仍想寫下最真實的一切,紀錄自己曾經走過的一千多個日子。

先簡短說明一下自己的背景:一路唸書到一般大學畢業,曾於大學時期體驗過背包旅行,喜歡在旅行中所接觸到的人、事、物,加上身為在海島生活的島民總是對出國、島外的世界有所幻想,便萌生透過打工度假體驗當地生活的想法。原本在大學畢業後就要去打工度假,意外地在大四快畢業時找到了一份工作,之後走完 3 年的工作合約後,便跟著好朋友一起踏上前往澳洲的旅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在經歷了 3 年左右的「過渡」身份,在澳洲不同地方、實際從事過不同的打工後,如今我的職涯已開啟了另一個新的階段。以下是我在這 3 年半下來的幾個真實體悟,希望能分享給對「打工度假」議題有興趣的你參考:

你的動機,會讓你體驗完全不同的生活

資訊爆炸的時代,千千萬萬人分享著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故事與動機,不過大致上總不外乎以下三種:存錢、跳脫舒適圈、體驗異國生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也不例外。聽清楚自己的聲音後,我的選擇是最後者:從小就在都市生活,也已經去亞洲其他大城市旅行過,於是想要體驗最純樸的生活,因此我澳洲行的第一站,是位於澳洲東南角的島州──塔斯馬尼亞(Tasmania,以下簡稱塔斯)。

而在塔斯的日子,確實是我覺得自己直到目前的人生裡,最舒服愜意的一段時光:第一次體會到沒有車子哪裡都去不了,第一次住在美劇中看到的「洋人西式房子」裏,第一次看到沿途都是美景、偌大的馬路,第一次與初次認識的朋友侃侃而談、把酒言歡,第一次覺得人生好像真的不用一直逼自己前進⋯⋯。

然而,隨著這樣的日子過久了,與聽到更多的故事,我不禁開始反思這樣的生活,為什麼在台灣不願意做的事,到了澳洲反而願意做,是因為金錢的驅使,還是因為新鮮感,而久而久之這樣的事卻習以為常了。

舉例來說,很多以存錢為目的來澳洲打工度假的人們,願意為了賺錢一天工作 11 個小時、每週工作 6 天。但在台灣即使有差不多的薪資條件,他們卻會抱怨這是過勞沒人權。又或者是在台灣時不願做輪班的工作,在澳洲卻做得甘之如飴;願意在澳洲做第一級產業,在台灣時卻從來就沒考慮過。

當然,台澳兩地的薪資差異,絕對也是上述情況的原因之一,例如很多人會說:「哇!在澳洲一週可以賺 4 萬、甚至 8 萬新台幣!」然而說真的,其實台灣的一、二級產業也很缺工,有些企業開出的薪水條件也很好,儘管匯率換算後絕大多數還是比不上澳洲,但我們也別忽略了物價差異和稅金、健保等條件:台灣除了房價真的是致命傷外,健保、吃飯、交通(澳洲每年都要付路權跟過路費),整體的生活成本條件其實絕不比澳洲差。

所以,建議想到澳洲打工度假的朋友們,請務必在多參考各方資訊後,問清楚自己這趟的目的再出發,以免到了澳洲後,才發現實際狀況與想像中有巨大落差,也別人云亦云,想好自己的想法。

「去澳洲不用會英文」是個假議題

另外還有一點想強調的,是如果你希望藉由打工度假「跳脫舒適圈」,那就請千萬好好挑戰自己,而非只是從台灣的舒適圈,換到澳洲的舒適圈裡虛度光陰。

舉例來說,在眾多澳洲背包客的徵人仲介網站裡,很多工作會強調「不用會英文」的條件,反應通常都很熱烈。甚至我有不少在澳洲的台灣朋友,大部分都在澳洲生活的比我久,但每每遇到找工作時,開口問的第一句話還是「需要講英文嗎?」而不是詢問這份工作的內容。

確實,初到澳洲的我也會對自己的聽力跟口說很沒自信,畢竟儘管我們的教育要求我們很會做英文選擇題、以及背很多所謂的高級單字,但是實際運用跟考試總是有落差的。

但既然來到英語系國家、又有一定的基礎,實在沒理由完全不使用當地的語言吧?因此為了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我嘗試跟澳洲房東分享生活點滴、試圖把自己腦袋想講的話用英文準確地傳達出去;也曾經去過整間公司沒有人講中文的地方工作,為了跟他們聊天,每天睡覺前都會先梳理一下句子該怎麼講。而我在澳洲的最後一份工作,很幸運地是一份全薪正職,第一次能享受入職就擁有年假一個月等等福利(你可以在任何想要的時間使用年假,而不會有人情壓力)。但在這個正式的職場,既沒有任何背包客,也沒有人會對英文不是母語的你有任何寬容。

畢竟,到異國從事一份正職工作、開啟職涯,語言當然是你自己需要克服的部分,而不是要別人體諒你,如果連溝通都需要重複多次的話,要如何做好團隊合作的工作?

此外,想像一下若在台灣,有個完全不說中文或台語的人,就算工作上完全可以只用母語或不用溝通,但當他自己去看醫生、去銀行辦事、打電話給客服人員⋯⋯時,恐怕就會出現種種問題。

所以,我認為到澳洲卻「完全不用會英文」是個沒必要多討論的假議題,甚至若抱持這樣的心態,無論到任何國家發展或只是打工度假,都很容易無法適應生存。

「你想過怎樣的生活?」沒有對錯,但需好好認清現實

在來到澳洲以前,我想像中的「打工度假」以及從事這類工作的「背包客」,是一群對生活充滿好奇、熱情,想要盡情探索當地的一切,接著就像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般,遷徙前往下一個地方體驗。而我也非常努力地去實踐自己想像中「背包客的樣子」:在澳洲的這幾年,已經把澳洲的點玩遍了,也待在不同的州長時間生活過。

但其實,也有另外一種比例極高,做法與上述截然不同的「背包客」:同樣持打工度假簽證的他們,大都是長時間(超過兩年以上)待在同一個地方,不出去玩、也不移動去其他地方生活,擔心出去做這些事很花錢,擔心的是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體驗」,而是希望「建立」起更穩固的當地生活,建立在澳洲的舒適圈。

這之中的選擇,當然沒有對錯優劣之分。打工度假簽證給人們很大的彈性──對想深入瞭解當地的人來說,它比旅遊簽提供了遠比走馬看花需要的更多時間;對想移民或在當地開始新職涯的人來說,打工度假簽證則讓你有合法的權利在當地找工作、租房子,但也需要繳稅、負擔保險、車子保養,使你如同當地居民般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所煩惱。

好比我在澳洲超市的時候,會觀察到因為產季因素菜價大不同,觀察到在 covid 時期前後暴落又暴起的油價,見證當地、國外報復性旅遊的人潮⋯⋯這些都是非常難得可貴的生活體驗。

而由於工作的因素,我也認識到當地許多正在努力取得公民身份,要負擔一家生計的移民家庭。他們的生活不像背包客可以只注重體驗與享樂,而是要在職場上好好表現、得到升遷好存錢買房,更要隨時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足夠獲得雇主擔保。

這些經驗也開始讓我反思:其實不論在哪個國家生活,都如同在台灣一樣,你需要為了個人、家庭、工作成就而不斷努力,甚至是比在台灣時更努力。持著打工度假簽證時,就好像一個「過渡居民」,不用為了這些生活壓力所煩惱,可以恣意的享受生活;但由於簽證效期有限,許多想要長期培養人才的大公司,也不會願意雇用背包客。換言之,「過渡身份」終究只是過渡而已,如果認真想留在當地發展,還是需要面對現實的種種挑戰。

現實是,一旦放下了「過渡」的背包客身份後,人生中的種種其實到哪裡都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所在的地方而改變。

打工度假,是過程不是終點

我很慶幸自己在澳洲打工度假的這個階段,有如同出發前的目標,好好地玩過整個澳洲,體驗了多次的公路旅行,開過越野車、露營車⋯⋯;也很感謝自己沒有挑簡單、「不用會英文」的工作去做,而是試圖不斷挑戰、提升自己的英文和專業能力,最後才能在離開澳洲後,得到現在這個需要大量使用英文,加上我以前專業能力的海外工作。

我知道有不少離開澳洲的背包客們,都因眷戀著澳洲所謂「沒有壓力的自由生活」,於是紛紛選擇再次申請簽證、重回澳洲打工。但我的衷心建議是,所謂的「自由、沒壓力」,其實未必是因為澳洲的緣故,而是因為你持有「過渡」簽證,擁有著「過渡」的身份,才不用為了生活而煩惱。只是這個過渡的時期畢竟會有極限,還是需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我的一個朋友曾是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後來與澳洲當地人成為了伴侶,並擁有兩個小孩。現在他們每天所想的,早不再像背包客一樣「明年要去哪裡旅遊」,而恰恰就像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一樣,想著要如何賺錢、存錢、省錢養小孩、找更好的工作、準備買房子⋯⋯。

反過來說,即使在台灣,其實如果你能放下生活慣性或同儕壓力,決心好好給自己一個「空檔年」,又何嘗不能過著像在澳洲時那樣悠閒的生活?甚至還能更方便地使用自己的母語、家人朋友都在身邊,好好探索這塊土地的樂趣,也未必會在澳洲之下。

所以,最後我想說的是: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只是你我經常難免會戴著一層美好的濾鏡去看它,不會凸顯它現實與挑戰的那面。但當蜜月期結束、拔下濾鏡之後,其實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想要打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出國、換地方絕非必要的條件,你我的心態和選擇,才是關鍵。

【延伸閱讀】

●台灣人到澳洲打工度假,別再欺騙別人和自己
●多益只有 200 多分的台灣人,在紐西蘭打工度假 8 個月──別讓語言限制了你的旅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9
  • 筧嵐羽
    所以在洗地嗎? 要不是我去過澳洲六年我還真被你文章一部分騙到 澳洲週薪每週三入帳 週四大家都會去購物所以商城都開到9點 每週薪水可達澳幣4000,加班費加倍起跳,假日亦同,雇主只能請求你加班不可強迫,勞權意識高,有專門的機關(fairwork)幫勞工處理雇主,而歧視會導致你失去工作 然後你說台灣跟澳洲一樣?笑死不用這麼洗的吧? 針對物價部份,我一週扣掉生活所需,我花比較兇至少還可以存一半薪水,台灣可以? 你說英文必需我同意,但在澳洲也很多不會英文的人,所以政府機關有設立翻譯電話,各種語言都有,也可以解決你大大小小的事情。工作不會英文只能被工頭抽佣,一開始我英文不行也是被抽,後面跳出來後薪水當然增加不少,重點是看你要走那條路 其實整篇看下去這文章就是希望年輕人在台灣繼續奴的意思,勞方不用改,在澳洲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在台灣努力也可以得到更多,但是不是你而是雇主得到更多😆
    01月19日07:25
  • Ian
    我遇過的一個女生朋友去打工渡假完後回來跟我說她非常後悔去澳洲打工.. 細節就不贅述了。主要是華人欺負華人的案例非常多.. 三思啊!
    01月21日00:30
  • 胡志鵬
    舊金山 需要 華工 巴西 需要 日奴 台灣需要 便宜的移工 澳洲需要 便宜、年輕的工人 招工宣傳 就宣傳 若過度 採用 美麗的謊言或詐騙手法 編織美夢的 政府應該要 介入才對 老老實實 招攬 年輕工人 就好 不要 講的 那麼夢幻 才好
    01月21日00:20
  • victoria
    不用會英文能力也能去阿,我很多同學去喔,國中的女生當時B組的英文能力差,去了也認識華人男順便在那裡結跟生孩子,永遠在澳州,還有一個是高中職的同學A-Z都不會也去了2次簽,回台英文能力還是不會,活的很好阿,台灣混得不好看去外國當外勞賺的多,就飛了,2簽的是逃兵役,回台還是要去服役🤣🤭
    01月21日00:14
  • Austin
    女的去一堆都說做按摩 但礙於賺不到錢 實際都在賣屁股 因為一堆資訊和門路被早去的華人拿捏得死死 一堆香港或陸籍的當地房東 打著亞洲友善團結的名義 實質上搞得跟後宮選妃一樣 換取打工資訊人脈 不然就要脅把妳趕出門 幾個女生.甚至單獨去的也都摸摸鼻子認了 而後來反正都要被淦 不如用來多賺點錢 血淋淋的事實 去過的會知道我沒在跟你們唬爛
    01月21日00:4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