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為什麼這幾位出版人選擇「先電後紙」或者「只出電子書」?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2023年07月19日11:45 • 發布於 2023年07月17日02:0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文/犁客

在目前的傳統出版流程裡,電子書像是一種「順便」製作的產物──雖然現今很多創作者交稿時用的已經是數位檔案,編輯排版過程大多也都在電腦裡進行,但那是一個以製成紙本書籍為目標前進的製程。很多出版社甚至不是在稿件還是電子檔的時候就把它轉成電子書格式,而是等一切已經做成「紙本出版需要的格式」、進入印刷流程之後,再費工把這樣的格式轉成電子書。「最近我開始嘗試『電先於紙』,不過光是這樣,就要在整個工作流程裡做很多調整。」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陳夏民表示。

逗點文創結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陳夏民嘗試「電先於紙」的原因之一,在於他意識到「不該把電子書當成紙本的附屬品,而該當成另一種產品」,這種產品承載了和紙本書籍一樣的內容,但有不同的成本結構以及不完全相同的銷售管道,可以用不一樣的思維設計包裝。「像我這次出的《人間失格》,電子書找了漫畫家來畫封面,我覺得書裡的主角根本就是我們現代人,那種在網路上要維持一個形象、好像戴上面具的樣子;」陳夏民說,「紙本則找了小子來設計,做出經典的感覺,兩者我都很滿意。」

除了可以與紙本書做不同包裝、與不同族群對話,成本結構與「無庫存」的特性也讓電子書多了更多行銷操作的彈性。「例如我要做全套《綠野仙蹤》的時候,考慮過很多做法,全套一共十四本,我是要一年出一本呢?兩、三本合在一起做合訂本呢?還是改成大開本呢?總之想過了很多種可能,但沒有一個能說服自己說,對,就這樣做吧。」陳夏民說,「結果後來決定只做電子書,全部問題都解決了。可以一起出版,全部合成一本,仍然保有禮物書的感覺,又有足夠分量,而且沒有後續的庫存租金問題。」

陳夏民認為,實體書籍能做的行銷活動,包括簽名,現在電子書也都能做,而且有更多彈性能把內容轉成講座或有聲書等等形式。而且,「也會有些詩人、創作者問我製作電子書的問題,或者詢問如果和逗點合作,能否只出電子書。」陳夏民說,「我覺得這樣很好啊,大家可以不用去顧慮很多枝節問題,更能專注在內容上。」

一念出版

和已經成立超過十年的逗點文創結社相較,2021年底才創立的「一念出版」算是出版界的新同學,總編輯鄭襄憶在其他出版社當了幾年編輯之後,無法放下對閱讀的熱愛,決定自己開出版社。「我也不是那種做興趣的,」鄭襄憶坦言,自己並不是懷抱出版夢就一頭熱開張營業的個性,「我很明白開了公司就要考量利潤和營潤等等現實問題。」

鄭襄憶喜歡經典小說,認為國內翻譯的經典小說長久以來常見侷限,「例如史坦貝克,國內多年來能找到的譯本大概就是《人鼠之間》和《憤怒的葡萄》,但他明明還有很多不同的作品。」鄭襄憶說,「這些經典作品出版的時間已經很久了,都是公版作品,不用急著和別人搶版權,所以我想,我可以自己翻譯,用自己的出版社慢慢把它們介紹給讀者。」

自己選、自己譯、自己編,鄭襄憶一開始就決定一念出版只做電子書。「除了不用顧慮紙本書庫存的租金壓力之外,我也可以在編輯過程裡自己製作EPub3格式的檔案、自己上架到電子書通路販售。」鄭襄憶說,「除了封面還是得外發請設計製作以外,電子書從選書到上架,我都可以一個人完成。」

鄭襄憶認為,現階段一念出版面對的困難,主要是行銷管道──事實上,這不僅是因為一念出版「只出版電子書」才會遭遇的困難,而是出版業者普遍都有的麻煩。也因如此,Openbook以及Readmoo的「閱讀最前線」等與出版相關的網路媒體平台,才會持續致力於傳遞閱讀資訊,以各種不同角度及姿態,連結讀者與書。

替未來熱身

無論「先電後紙」或者「只做電子書」,這幾位出版人的思考反應的是將「電子書」這種形式視為獨立於紙本書之外的一種商品,以此組織工作流程,以一念出版為例,這約莫是目前最適合量少質精工作模式的選擇;而從某個角度而言,這甚至可能是觀察指標,例如逗點以不同思維包裝同一本書的實體和電子版,可以藉以觀察不同閱讀載體使用者的購買行為,也能夠從觀察心得裡去思考下一本作品的操作方式。

在〈電子書店是為了讓讀者在「日常行為改變時仍能繼續方便閱讀」而存在的──2022台灣電子書市觀察〉一文中提及,當年許多讀者的購書習慣從實體書店轉到網路書店的原因是「已經有上網習慣」,而在「很多事都在網路上解決」的現在,「買書閱讀這事最好也可以一併完成」。正視電子書的製程及行銷,正是替這樣的未來趨勢預先熱身。

關於電子書: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嵐兒
    這篇文章的廣告商是否來自墨讀? 曾經一段時間轉用電子書的我, 現在改回大部分紙本, 保護眼睛外,使用上也比較直觀,如標記。 電子書偏向不那麼喜歡, 或不太重要的書才會購買, 好處是攜帶方便,零碎時間閱讀。 喜歡的還是購買比較貴的紙本, 紙本閱讀除了眼睛比較不吃力外, 心靈也比較平靜, 有點重量的實體, 讓我感覺比較有價值。 沒有好壞,端看個人。
    2023年07月22日12:09
  • Nick
    生活空間變小 幾百本書壓在一本閱讀器上不是很方便? 也沒什麼浪費紙張的問題
    2023年07月21日04: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