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川普祭關稅重拳!台積電因應3方案解析:為何美國蓋1座晶圓廠的時間,台灣可以蓋2座?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重點一 :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表態將對台灣半導體出口課徵更高關稅,並暗示台灣搶走美國工作機會,實際上反映了美國先進製程製造落後台灣的嚴重性,並急於解決。

重點二 : 川普希望在任期內提升美國先進製程製造能力,而台積電 (TSMC) 的底線是確保關鍵技術和研發留在台灣,雙方需要在「美國本土製造」和「台灣技術根留」之間找到平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重點三 : 根據德國半導體設備大廠Exyte指出,美國晶圓廠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耗時長(38個月,遠高於台灣的19個月)、成本高昂(約為台灣的兩倍)、法規繁瑣、缺乏24小時施工等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的言論,再次將全球半導體產業推上風口浪尖!他公開表示擬對台灣半導體產品課徵更高關稅,並指責台灣搶走美國人的工作機會。 然而,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這番言論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美國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落後於台灣,而川普急於扭轉此一劣勢。

郭明錤指出,川普表面上以關稅為手段,實際上對台積電的影響有限, 因為台積電每年出口美國的晶片總值甚至低於其單月營收,且能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 然而,這並不表示台積電可以對川普的施壓置之不理,因為美國政府仍有其他籌碼迫使台積電讓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真正的關鍵在於,川普希望在任期內看到美國在先進製程製造上的實質進展,「不需糾結川普發言的字面意思!」郭明錤說。

談判桌上的拔河:美國設廠 vs 台灣技術

郭明錤強調,川普的目標很明確:強化美國的晶片製造能力,而台積電的底線則是: 確保核心的製造技術(know-how)與研發活動留在台灣。 因此,這場談判的核心,就在於如何在「美國本土製造」與「台灣技術根留」之間取得平衡。

目前,台積電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AZ廠)設廠,耗資超過 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6540億元),但川普顯然不滿意現狀。而更進一步的合作,可能有以下幾種三種情境:

情境一:擴大美國廠規模

最直接的方式, 是台積電在AZ廠擴大投資,增加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產能,這能在最短時間內讓美國受惠,也是目前機率最高的情境。

台積電在AZ廠擴大投資,增加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產能,預計能在最短時間內讓美國受惠。

情境二:美方更深度參與

另一種可能是,美國政府或企業入股台積電AZ廠,甚至更名為ASMC;而美方深度參與的另一種方案,就是日前甚囂塵上、讓台積電協助英特爾(Intel)晶圓代工業務的說法。

但郭明錤表示,這兩種方案前者並無明顯附加價值,後者則涉及複雜的專利、設備、技術與供應鏈整合問題,短期內難以實現。 「儘管市場傳聞較多的是台積電協助Intel,但因過程複雜,短期難有結論。」

情境三:台積電技轉美國

目前,台積電在美國、日本、德國的海外廠主要負責產線運作與維護,研發活動與製造know-how (產線與設備參數) 則留在台灣。

因此郭明錤說,最極端的情況是美國要求台積電進行技術轉移,將製造技術和研發活動轉移到美國, 「但這將嚴重損害台積電的利益,因此可能性極低。」

在美國製造晶片成本有多高?

根據《tom’s hardware》報導,德國半導體設備大廠Exyte指出,美國要在本土建立先進晶片製造能力面臨重重挑戰,關鍵在於與台灣的建廠條件相比「又貴又慢」。

首先,美國建廠耗時非常耗時。 在美國建造一座晶圓廠平均需要 38 個月,遠超過台灣的 19 個月、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 23 個月,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許可審批流程冗長,且不像台灣等地可實施 24 小時施工。

再來, 儘管設備成本相近,但在美國建廠的總成本卻是台灣的兩倍,這歸咎於高昂的勞工成本、繁瑣的法規要求,以及供應鏈效率低下。 反觀。台灣擁有經驗豐富的勞動力和完善的供應鏈,因此建廠過程更為高效。

Exyte 的主管 Herbert Blaschitz 指出,「台灣的技術人員對建廠流程瞭若指掌,對於反覆查看藍圖的需求較低。」

Exyte 建議,美國和歐洲若要提升晶片製造競爭力,必須精簡審批流程、優化施工技術,並採用「虛擬試俥」(virtual commissioning)等先進規劃工具,亦即在實際施工開始之前創建工廠的數位模型,這樣可以儘早發現潛在問題,降低成本和環境影響,同時提高速度和效率。

一座晶圓廠有多貴?

現代半導體生產設施無論是規模還是投資額都相當巨大,Blaschitz 曾在 SEMI 產業戰略研討會上強調了台灣的優勢。他表示, 要建造一座先進晶圓廠(如 Intel、Samsung 或台積電所營運的廠房),需要超過 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6540億元)的投資,光是建築結構本身就要耗資 40 到 60 億美元。

Blaschitz 指出,建造過程需要 3000 萬至 4000 萬個工時(workhours,指所有工人工作時間的總和),使用 83,000 噸鋼材、9,000 公里的電纜線和 600,000 立方公尺的混凝土。

而典型的晶圓廠,可能設有40,000平方公尺的無塵室(約5.3座足球場),裡頭有 2,000 個生產工具,用於曝光、沉積、蝕刻、清洗及其他製程,每個工具都需要約 50 個獨立的公用設施和流程連接。

延伸閱讀:台積美國廠良率為何能比台廠還讚?不只台積,力晶、德碁也知道的業界秘密

資料來源:tomshardware郭明錤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穩坐AI一哥!OpenAI 活躍用戶「突破4億」3個月內增33%,企業用戶達200萬
2025 AI免費課程懶人包|Google、台大等6道入門課⋯會AI,薪水提升47%!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1
  • 方亮騏(Vincent)
    米國不是好東西
    1天前
  • 喝茶找小蕾賴🆔Was573
    看我名字我妹超多
    21小時前
  • 湯士偉
    現在的烏克蘭=未來的台灣~ 美國病了+川普瘋了,為了自己利益不擇手段,想將世界稀有資源、技術一手掌控,先將澤倫斯基打成妖魔,強迫烏克蘭接受普丁入侵的合理化~ 高度懷疑美國佔領台積電⋯⋯等背後,屆時中共更會肆無忌憚。 什麼叫疑美論?裝睡的人叫不醒,我們還一直內耗,不儘早自救禍延子孫,屆時只能任人宰割⋯⋯ 🌹🌹🌹🌹🌹🌹
    22小時前
  • 銘昌
    台積電的解方其實很簡單,既然再重點國家有設廠,那就將各地區產品價互相脫勾,各地依各廠生產成本、政府的補助定價, 且國外當國有設廠就接該國,多過該國產能,再依多加關稅加價; 如美國取消補助,再多加補助取消費用攤提。
    1天前
  • 159
    川老大別再留情了,限期1年移轉技術不得隱藏,拖延一樣課關稅500%
    1天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