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80歲的胃腸名醫鄭光人,半年前發現膀胱癌第3期,當時腫瘤幾乎塞滿整個膀胱,經過3個月免疫療法及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腫瘤幾乎消失,追蹤檢查沒有任何癌細胞。
血尿1年才就醫 膀胱癌3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鄭光人回憶,1年多前發現無痛性嚴重血尿,就知道大概是膀胱癌了,但沒什麼不舒服,且想說快80歲了,就與癌共存,沒想到後來頻尿越來越厲害,幾乎每小時要上廁所,甚至半夜也是,才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就醫。
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柏華指出,鄭光人接受一系列檢查,確診為膀胱尿路上皮癌,由於腫瘤長達7.9公分,且侵入漿膜層已是第3期,考量個案年事已高,若以傳統治療必須將膀胱全切除,再拿一段迴腸作造口,得一輩子帶尿袋,建議術前先進行免疫療法及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
免疫療法+最新化療 術後癌細胞消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陳柏華表示,鄭光人接受治療第1個月,腫瘤就從7.9公分縮小到3.1公分,經過3個月的治療時間,腫瘤又縮小到1.33公分,評估可進行達文西膀胱內視鏡腫瘤刮除術及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後病理切片顯示,已無任何癌症細胞,術後3個月追蹤,也沒有復發及遠處復發的任何跡象,目前持續使用免疫藥物並定期追蹤。
陳柏華補充,尿路上皮癌已可申請健保給付免疫療法藥物,而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藥物須自費使用,這是利用抗體把化療藥物精準送至腫瘤,可說是最新的標靶型化療;根據醫學研究顯示,有7成機會讓腫瘤縮小,即使腎功能異常病人也可使用,但可能出現過敏、皮疹、眼睛發炎、周邊神經病變等副作用。
「開刀後的病理報告竟然都沒有看到癌細胞,連醫師都説這是『上帝的禮物』。」鄭光人提醒,有異常症狀一定要盡早就醫、及早治療。
◎ 圖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鄭光人醫師.陳柏華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