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社會動盪,台灣濟南基督長老教會展現最溫暖的力量,一位媽媽帶著4個女兒在台灣逾期居留,歷經眾人4年多來的努力,終於協助「香港媽媽」一家五口獲得美國難民簽證,一家人今天(17日)飛抵美國,媽媽對於所有人的幫助充滿感激,兩個就讀中學的女兒則希望成年之後能回台工作,因為「台灣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丈夫猝逝 香港醫院診斷「死因不明」
香港媽媽:『(原音)心情有些複雜,就是開心跟有些擔憂。』「香港媽媽」一家五口在台北時間17日清晨順利抵達美國,將開展新的人生,全家人從2016年以來遭遇各種狀況,但在台灣民間與海內外人士共同的扶持下,讓他們一家人「關關難過關關過」,完成各種不可能的任務。
香港媽媽的丈夫是一名「港獨」人士,2013年與其他人共同成立組織「香港人優先」,主張「香港一切應以香港人優先」,丈夫在2016年參與「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遭警方逮捕,他們的住處後來遭人噴漆,為了安全起見,決定移民台灣,全家人先是以觀光簽證入境台灣,期間卻遇上移民詐騙案,損失20多萬港幣,到後來無法取得合法居留權,第四個女兒又在台灣出世,也無法在台取得身分。
丈夫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多次援助香港手足,卻意外捲入性騷擾官司,並在獲得不起訴處分之前,先行被遣返香港,他離開台灣時再三提醒家人,不要回香港;他返港後,因為知道被官方列為「重點人物」,所以也減少與香港家人的聯絡,平時住在旅館,沒想到就在2020年5月20日、港區國安法公布的前一天,被人發現在旅館猝逝,醫院診斷「死因不明」,由於身上的錢財都在,可是手機和電腦等可以對外聯繫的物品都不見了,讓家屬高度懷疑是一起謀殺案。
援助港人急難金有限 黃春生募款到「快沒朋友」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黃春生說,2020年7月,一位民進黨立委將香港媽媽一家人轉介到教會,希望教會可以接手安置,在陸委會、移民署、馬偕醫院、新北市社會局的協助下,讓一家人能得到良好的就醫、就學和照顧。
教會努力給他們一家人完善的生活,黃春生表示,4年多來,包括租房子、教育費、醫療費、生活費等開銷,他除了自掏腰包外,也要向朋友或相關單位募資,募到他發現後來有些朋友看到他,已會感到「害怕」。
黃春生:『(原音)教會雖然有急難救助,但是那個急難救助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那時候成立「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透過這個協會在幫助她,光那個房租就有上百萬了,這個當然是個重擔,我們幫助人當然自掏腰包等等這些都會有,但是如果長期負荷,我們不只幫助這個家人,我們還有幫助其他在台的港生,他們是抗爭者等等,我們有在協助,特別是助學金,一年累計也都是上百萬的,我就笑說,「有朋友做到沒有朋友」。』
藝術治療 治癒孩子內心創傷
他也回憶,兩個現在分別就讀高中和國中的孩子,當年還在讀小學的時候,與人互動很怕生,進一步了解後,讓他決定透過藝術治療,改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問題。
黃春生:『(原音)我找了藝術治療的老師,來幫她們做PTSD的治療,就是透過藝術讓她們表達出來,她們不太容易講,但是用畫的,「妳覺得香港現在發生什麼事,妳能不能把它畫出來」,畫得很灰暗,一開始的畫是這樣的,經過了將近一年的藝術治療之後,她們開始畫她們現在的心情、最想感謝的人等等,我還有把她們畫給我的畫保留下來,她們那時候就比較會用明亮的色彩。』
黃春生等人經過多方奔走,確定無法讓香港媽媽一家人定居台灣,因此向美國申請庇護,他提到,因為他們在台灣逾期居留,簽證過期,無法合法入境美國申請政治庇護,所以就申請難民庇護,由於美國政府認定香港媽媽的丈夫在香港遭迫害,導致他們來到台灣,因此同意他們的難民申請。
一家人現在順利到美國,黃春生說,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包括美國在台協會、陸委會、移民署、美國對華援助協會,以及協助他們在美國進行庇護安置銜接的傅希秋等牧師,他期盼他們全家人能盡快適應美國生活,如果一切順利,2026年就能取得綠卡,6年後成為美國公民,到時候就可以回台探望大家。
4個女兒分屬不同年段 媽媽在美面臨大挑戰
香港媽媽向央廣記者表示,雖然多年來遭遇各種轉折,但非常感謝台灣對她們的照顧,黃春生牧師等人對她們的扶持,不是把她們視為「個案」,而是當成妹妹、當成家人般的照顧,現在到了美國,還將迎接各種人生挑戰,像是4個女兒的年齡,現在分別就讀高中、國中、國小和幼兒園,所以她至少要先幫3個女兒找學校,同時也要為自己找工作。
香港媽媽:『(原音)擔憂就是不知道可不可以處理那麼多的部分,因為外國的小孩12歲以下不可以留在家裡,可是只有我一個大人,我不能全時間在家,也不可能全時間去找工作,之後我們的生活費,還有生活的部分,就是擔憂這個部分比較多一點。』
在台灣出生,現在已經6歲的小女兒,這次到美國,是人生首次搭飛機到「國外」;而就讀國小的三女兒說,她希望美國學校的功課能出少一點;大女兒與二女兒則希望成年之後回到台灣工作,因為早已熟悉台灣的生活環境,也認識好多教會親友,台灣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期待可以趕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