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營益率連十年 50%!日本神秘大企業基恩斯,如何靠「需求卡」打造熱銷爆品?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10月14日05:45 • 發布於 10月14日05:40 • 西岡杏

編按:以研發、製造工業自動化和檢測儀器聞名的基恩斯(Keyence),是日本屈指可數的高收益企業,不僅位居日本市值第 4 大企業、營業利益率 10 年維持 50%以上,員工平均年薪更連續 3 年超過 2000 萬日圓。基恩斯創辦人瀧崎武光與柳井正、孫正義,也都曾登上日本首富。

「基恩斯之所以能夠開發出滿足客戶潛在需求的商品,原因之一是 由企畫提案部門主導商品開發」,Concept Synergy 的高杉如此說。在基恩斯先負責過銷售,後也擔任商品企畫的高杉向我們解釋基恩斯的流程與特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3 個重點,看懂基恩斯產品開發的底層邏輯

在基恩斯,商品企畫會一邊評估、檢視各種想法,一邊制定商品計畫,並身為專案負責人(project leader)與開發部門、銷售支援部門合作完成商品。

第一點,商品企畫人員扮演銷售與商品開發間的中介角色。制定商品計畫時,會聽取接近客戶端的業務與熟悉新技術的開發兩者的論點。即便是源於大客戶的回饋,即使是世界最尖端的技術,若與潛在客戶需求關連不大,也不會進行商品化。這部分的調整由商品企畫負責。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第二個重點是商品企畫花費長時間來完善商品規畫。而第三點則是他們會持續全程參與直到最終商品完成。

儘管基恩斯並未明確公開,但外界普遍認為商品企畫部門約是由數十人組成的少數精銳部隊,似乎經常挑選業務和開發的資深員工來負責。

話雖如此,這並不意味著員工僅「因銷售業績好」就會被分配到商品企畫部門。此部門員工必須具備將客戶需求與未來商品聯結的敏銳度,「需要類似於在高度專業領域,進行市場調查般的分析師工作方式」,適性非常重要。

找到下一個熱銷爆品的祕訣:拚命看「需求卡」

具高杉所言,商品企畫是以以下的流程來推進。在商品化之前,需要經過兩個核准流程。

首先是「啟動核准」的程序,他們從為數眾多的想法中,選出想推進為試作品階段的點子,並提出企畫書。商品企畫人員經常身懷約三十個可認真考慮商業化的點子,但實際著手推動的只有其中三個左右,要擠過這窄門機率僅有十分之一。

接下來,是得到「商品化核准」流程。這在一般公司,相當於「請示新商品開發」。針對初步確認試作品技術可執行性的案件,更進一步進行深入的市場調查、技術評估與商業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study )。

基於調查與研究結果,最終在獲得「公司負責人」(指社長)核准後,投入數億日圓開始進行商品開發。三件進入試作品階段的企畫案中,就比例而言只有一件會得到實際商品化的核准。

首先,走到完成企畫書這一步便很困難。大前提是「毛利八成」,在商品開發上尋求價值創造的目標,從這個階段便開始適用。商品企畫根據客戶能提供的價值推估價格,徵詢內部開發人員釐清技術實現方法與成本。

該如何掌握客戶需求?「需求卡」扮演重要角色

業務人員基於客戶回饋寫下可能的潛在需求, 並且每月至少提交一份。

僅僅日本全國業務人員的數量,總公司就會收到相當的大量需求卡,企畫人員會「死命地盯著看」(高杉)。如今,需求卡已電子化,但高杉尚在基恩斯任職時仍是紙本資料,企畫人員翻閱彙整成一本供傳閱的需求卡小冊,拚命從中尋找新線索。

基恩斯為了鼓勵業務人員提出需求卡,設計了激勵措施,這一點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高杉回憶道,每 3 個月舉辦一次「需求卡獎」,獎金約為一萬日圓,每年舉辦一次「需求卡大獎」,獎金則在數十萬日圓之譜。

對於原本薪資已屬高水準的基恩斯員工而言,或許這並非值得拚命爭奪的金額。儘管如此此措施「傳達出有人會閱讀需求卡的訊息,並藉此激勵大家」。

基恩斯提出某種回饋,連動到下一次的行動,絕對不會有始無終、有頭無尾。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就是基恩斯的基本行動原則。

當然,需求卡上的內容可直接拿來使用的狀況並不多。業務人員也每天都在努力傾聽「客戶表達的需求背後的真正需求」,但卡片上實際寫的內容多為「已經表現於外的需求」。對於經常參加負責商品相關展會的企畫人員而言,有些是已知資訊,但即使如此,還是會發現吸睛的內容,讓人想發掘「這是什麼」。

基恩斯員工以此種想法為種子,拚命思考商品的附加價值。

(本文摘自《基恩斯的高附加價值經營──卓越管理篇》,商業周刊出版)

延伸閱讀

公司連續 20 年獲利逾 4 成、一度問鼎日本首富!基恩斯創辦人的經營心法是?
茶葉蛋為何是台灣 7-11 最初的獨家商品?背後是徐重仁的產品開發巧思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