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撐得夠久了,發跡自裏原宿的Head Porter。
裏原宿 — 約20年前開始的一個神話,由一群打破傳統時尚體系的年輕人從街頭做起至影響全球。神話是偶然嗎?有沒有大集團支持?品牌間的關係好得異常,營銷及市場策略也好得沒話說,一群出身街頭或時裝學院的年青人能有那MBA級數的慧根?我也懷疑他們有多針對本土市場。在2000年初的裏原全盛期,我在表參道問途人Bathing Ape在哪裡卻得不到答案,似乎對猿人最狂熱的也以香港及台灣人居多,當然後來老外也「buy」鑲了金假牙、迷失了的Nigo。藤原浩呢?最令人臣服,他其實從來沒有很fashionable,也曾明言不願承擔生產成本,只是玩玩logo及marketing,幫大品牌推推特別版已而,Head Porter便是他規模最大的力作。
Head Porter宣布將結束後,我發現不少人混淆了Head Porter及Porter,也難怪,許多款式近似,有些甚至一模一樣。Porter本身是日本國民級的包包品牌,不可能突然棄守市場消失,撐不下去的只是以「潮」掛帥的分支。跟其他crossover不同,Head Porter在全國有自己的零售店,租金、水電及店員人工的支出不少。
在那年代大家仍被動地追捧頗單一的潮流文化時便很吃得開,店員的高高在上態度更媲美蜚聲國際的香港茶餐廳,但近年排隊人潮已成絕響,店內冷清,店員也變得友善,你知出問題了。時尚潮流是一種不斷come and go的玩意,熱潮開始成形你要快,到漸成主流你意識到一堆三姑六婆也放上身時你更要逃得快,然後又要更快趕上什麼不同的新東西,我的Porter心路歷程便如此。
最初在Men’s Nonno等雜誌看到「吉田」或「ボーター」字眼的包包報導時深感好奇,搞不清之間的關係,然後弄清楚了(這花了一點時間,不要說社交媒體,那時連用Google找資料這渠道也未普及),然後香港SOGO又有得賣了,滿心歡喜先後買了幾個,自覺走在時代尖端,問題賣的地方是SOGO啊!很快便很多人用了,覺得沒趣,便開始留意特別版,印象較深的有跟Shinichiro Arakawa的聯乘,代替了「Porter」字樣的深紅標籤固然型,那旅行用衣物掛袋更是拍案叫絕;當然還有Undercover的大尺寸波點Tanker等。那時「Crossover」是一個很新的概念,還要只在日本有售,矜貴到不得了。那時也未有廉航,去日本購物跟(理論上)一輩子一次的蜜月旅行一樣大件事。
在差不多時間Head Porter出現了,又花了一些翻雜誌的研究功夫去理解,幾個月後便踏上東京的原宿店排隊生悶氣之旅。最喜歡的Head Porter系列是Black Beauty,那消光色的材質型到不行,即使當中有跟Porter一樣的款式但感覺完全不同。我有一個Black Beauty的Tote Bag是在紐約Soho買的,好像是Stussy的店,已記不清楚,但又是那重點:當年沒有廉航,山高水遠買回來的東西特別香特別珍貴。
後來對Head Porter的熱情冷卻了,多了人用吧,我可去日本你也可,跑單幫也可,旺角便充斥著Head Porter的水貨,有點厭了。之後反而留意多了Porter本身的產品,欣賞它眾多不同設計的實用性,例如我一直很想買一個超大尺寸的Tanker旅行用包,還有同物料的圓筒形Boston Bag,坐長途車時抱着睡覺比cushion更舒服。
除了無間斷的crossover,Porter更偶爾給名人訂製包包,最經典的有木村在劇集《Engine》用的頭盔包,Tanker材質竟可如此應用,那經典的青綠色在片中非常突出,作為品牌宣傳的點子可謂一絕。另外國際名人例如Eric Clapton也是有名的Porter擁躉,品牌更曾幫他的限量結他訂製專用包,當然日本本土的藝能界及時裝界也支持者衆,產品質量毋庸置疑。
不難理解為何吉田能歷久不衰成為國民級的品牌,因此大家要記住:關門大吉的只是Head Porter,Porter會直到永遠。
↓↓本人大愛的Black Beauty,消光色的材質令即使如跟主線Porter一樣的3-Way Bag更有型,系列中亦有Head Porter的獨有款式,好像這款腰包便十分經典。另外藍色的Tanker也是Head Porter獨有。
↓↓其實要潮要高品質,主線Porter及其從未停下來的crossover亦十分吸引,深得各時尚品牌及重量級名人力撐。最近很值得留意的便有Comme des Garc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