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 14 日,日本官方公布「就學兒童問題行為與拒學相關議題調查結果」,從中可以發現,2022 年日本中小學校的「年度長期缺席人數」,較前一年增加 4 萬 6,898 人,達到 46 萬 648 人;高中部分則增加了 4,539 人,總計 12 萬 2,771 人。
將「中小學階段長期缺席的總人數」扣除「因病或經濟原因等特殊情況而未在一年內上學 30 天以上的人數」之後,有29 萬9,048 人可被視為「拒學」的學生。這個數字較前一年度增加了5 萬4,108 人(增長22.1%),創下歷史新高。
在拒學的 29 萬 9,048 人當中,小學生的占比為 35%(105,113 人),中學生的占比為 65%(193,963 人)。拒學的中小學生,占在籍學生中的比例為 3.2%(前一年度為 2.6%)。
從直觀的經驗來看,除了生病與經濟因素,「校園霸凌」通常會被認為是拒學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官方文件也顯示,校內發現的霸凌案件創下歷史新高,總數為 68 萬 1,948 件。在總霸凌案件(681,948 件)當中,小學霸凌占比為 81%(551,944 件)、中學霸凌案件占比為 17%(111,401 件)、高中霸凌案件占比為 2%(15,568 件)。小學霸凌的件數遠遠高於國高中,這也許和我們一般從新聞或日劇上認知到的狀況,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再細看官方的統計數據,從 2020 到 2022 這三年,小一到小六的霸凌案件數量曲線幾乎是一樣的:小一開始出現霸凌行為,小二是最高峰,小三之後開始逐漸減少。
至於霸凌的類型,在小學、中學以及特殊學校中,最為普遍的霸凌行為是冷嘲熱諷、取笑、誹謗言語、威脅性言辭,以及被說出自己不想揭露的事情;其次是被輕微推撞、假裝玩耍而被打、被踢。
那麼高中呢?最常見的一樣是冷嘲熱諷、嘲笑、誹謗言語、威脅性言辭,以及被說出自己不想揭露的事情;其次是使用電腦與手機等進行侮辱、中傷或受到不悅的言論。
在日本,霸凌案件要被解除,必須符合兩個要件:霸凌行為確實停止、被害人身心不會繼續感受到痛苦。而日本官方也提出了關於霸凌案件被解除的比例,大約為 77.1%。
2020-2022 日本中小學霸凌案件數統計表。圖/取自 日本文部科學省
校園霸凌、拒學逐年攀升,日本政府怎麼做?
日本正經歷拒學人數、校園霸凌案件連年增加的現象,官方推測主要原因可能是「長時間新冠大流行對生活環境的影響」,日本社會也開始強調「義務教育應該讓兒童適度休息」的觀念,官方認為,這或許反映出家長對於拒學的看法已經改變。
由於新冠肺炎在 2020 年度爆發,日本全國實施統一停課等限制教育活動,導致校園霸凌大幅減少。但 2022 年後,隨著校園活動重新開始,包括社團活動和學校課程的恢復,同儕之間接觸機會增加,便容易產生摩擦與衝突。同時,由於社會對校園霸凌的認知逐漸普及,且有各式問卷調查與教育諮詢加強,讓校方對學生情況更加敏感與積極,也使得校園霸凌的通報案件數增加。
為了有效輔導拒學學生順利回到學校,日本政府積極提出應對措施。像是在 2013 年推出《霸凌防治措施推進法》(いじめ防止対策推進法),該法令規範學校的霸凌處理責任與具體措施,例如:霸凌防治、早期發現、霸凌應對方式,以及建立教師與孩子互動的體系。
在今(2024)年的報告當中,除了維持原有架構之外,政府更在「早期發現」與「互動體系」部分提供90 億日圓(前一年度為82 億日圓)的預算進行支援。這個支援系統包含霸凌、拒學、貧困與虐待的對策方案,還有彈性課業的配置時間、教育資源中心的設置、線上教學活動支援,以及多元學習學校的配置。
為了整合這些措施,文部科學省也在 2023 年 3 月推出了「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下的拒學對策方案-COCOLO 方案」。
此方案針對上學有困難的孩子,提供了比普通學校更少的課程,藉由更靈活的學習機會與學校機構(小學、初中、高中等),提升就學意願。這些課程由當地教育委員會開設,學生可以在此接受個人化的學習和諮詢。該方案的最大特色是整合學校、行政與民間三方網絡,以針對拒學和霸凌的案件進行防護。
COCOLO 方案的最大特色是整合學校、行政與民間三方網絡。圖/取自 日本文部科學省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更額外編列 6.4 億日圓的預算,來推動「心理健康觀察機能系統」。根據筆者蒐集到的資訊,這類似於一個遠端 APP 系統,學生可以每天在該系統上發布自己的心情與感受,甚至可以直接與相關人員連結,建立對談、互動或求救。在適當的個資保護下,學校端亦可捕捉到孩子心情的細微變化,以盡早做出預防與應對措施。
不想上學的真正主因是什麼?
從官方數據可以發現,霸凌案件在小學較多、中學較少,但拒學的人數卻是中學較多、小學較少。從這兩個趨勢來分析,基本上可能導出這個結論:日本小學階段的互動行為,相對容易被師長以霸凌事件做處理,但對學生拒學的影響程度較低;隨著年紀增長,到了國中,霸凌的程度可能會比較嚴重,因此學生越來越不喜歡到學校上課。
2020-2022 日本中小學拒學人數統計表。圖/取自 日本文部科學省
這樣的結論雖然看似合理,但仍有令人不解的現象:深入調查拒學原因後會發現,因為被霸凌而拒學的比例其實非常低,在小學僅占 0.3%,中學也僅占 0.2%。
小學階段拒學的主因,前三名是「精神不佳、情緒不安」(50.9%)、「生活節奏混亂、遊蕩與嚴重偏差行為」(12.6%)、「親子關係問題」(12.1%);中學的拒學主因前三名則是「精神不佳、情緒不安」(52.2%)、「生活節奏混亂、遊蕩與嚴重偏差行為」(10.7%)、「霸凌之外的友誼問題」(10.6%)。
該報告也提供了日本中小學、高中學生近三年的自殺狀況。據統計,中小學的自殺案件呈現連續三年上升,高中則是先降後升:2020 年到 2022 年,小學自殺人數分別為 7、8、19 人;中學自殺人數 103、109、123 人;高中自殺人數 305、251、269 人。
小學生自殺案件的原因,第二、三名為「家庭不和」與「精神障礙」;中學生自殺原因第二、三名為「被父母斥責」、「家庭不和」;高中生自殺原因第二、三名為「家庭不和」、「未來出路問題」。不論是中小學還是高中,自殺原因的第一名竟同樣是「原因不明」。
現行政策真的夠嗎?
縱使調查結果顯示,因霸凌而拒學的原因占整體拒學不到 1% 的比例,但我們仍不能直接斷言「霸凌」真的不是拒學的主因,這是因為心理情緒是非常複雜的,中小學拒學主因的第一名為「精神不佳、情緒不安」,也可能是因為經歷霸凌而留下來的後遺症。只是,屏除直接霸凌的行為之外,造成精神不佳與情緒不安仍有很多討論空間。
日本有著非常講究體制與階級的文化,從日文的各種敬語用法、日本人的諸多生活小細節都不難發現。筆者自己留學期間,也多次被師長提醒要使用敬語,甚至有時候我在跟幼兒園小朋友說話時使用了「叮嚀體」,也被孩童糾正要使用「普通體」。在日本生活,學習在各種角色與立場間切換適當用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人類學家中根千枝在其名作《縱向社會的人際關係》中,提出了一種「序列意識」的概念,認為在日本「年資與年齡」可能是最重要的序列因子,因此新進者往往會被年長者或前輩欺凌、撻伐。
這類型的欺凌或撻伐,某部分扮演著維繫結構的重要機制,目的是為了把個人推回去該有的位置,以免壞了整體國家結構。這種體制與階級的存在,或許正是為了維繫好整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因為在日本文化中,個人是為了國家而存在的一份子,如果個人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隨便踰矩,就很容易遭受到團體撻伐、責備。小從垃圾分類,大至公司長輩,都可以找到這類型的案例。
用上述角度來思考日本的生活經驗,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多數人會覺得日本人「很龜毛」、「不懂變通」了。但卻也是這樣的特質,成就日本所謂的精緻職人、工匠與刻苦耐勞的大和精神。
但是,個人生命的發展,有時與國家文化難免會有相互衝突的問題,有些人能適應這樣的文化歷程,有些人則無法。在無法面對母文化價值時,若個體又未能找尋到另一種文化的可能性,自我生命的調適恐怕就會出現困難;而這樣的困難,大概是連當事者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也就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狀態。既然連原因都不明,遑論要思考應對方法。
雖然日本政府針對霸凌與拒學提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但仔細探究,他們似乎避開了接近一半拒學原因的「原因不明、心情不佳」,甚至也沒有考慮到為數不少的「親子關係不佳、生活節奏混亂、遊蕩」等。
日本國一生的真心話
筆者在撰寫這篇文章時,碰巧在一個語言聚會與一位日本國一生聊到文化議題,我詢問他:「學校是否存在著霸凌?你的看法是什麼?」或許因為我是外國人,他反而可以更自在地聊這些話題,分享了許多身為日本國中生的真實感受:
「在學校裡,不會讀空氣的人很容易變成被霸凌的對象,大家都會欺負他/她,所以剛進入學校時就要學習怎麼讀氣氛。即使看見有人被欺負,也不要隨便上去幫忙,不然下一個(被霸凌的)可能就是自己,像這樣的空氣也要學會怎麼讀。」
「打來打去很正常,大家都覺得是在開玩笑;但真的要欺負你的時候,怎麼可能會讓老師看見?」
「日文就是一個很麻煩的語言,對長輩要用敬語、對晚輩用普通體,小時候很常因為用錯就被責罵,真的很煩。煩死了!」
「我從以前就被教導『不可以說不要』,慢慢地,我就會想一些藉口或理由,但實際上就是『不要』的意思。」
「現在的國中生都在使用 TikTok 或短影音,裡面會有很多國中生在討論,像是覺得生活很無聊,有人還說自己想要自殺,我自己就真的有認識的網友在發表自殺言論之後,實際採取了行動。其實大家都覺得很焦慮,不想要上學,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你說的那個很寬闊的世界,我也知道有啊,但現在的我真的沒有看到那個世界在哪裡。我們每天就是面對無聊的生活,萬一在學校被霸凌,說實在,不去上學有時候才真的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本文以這位日本國中生的真心話作結,是想讓讀者們了解,雖然政府推出許多政策、關於霸凌和拒學的研究也從未停止,但在學生們的真實生活中,仍有許多未被看見、照亮的角落,值得我們關心。
【延伸閱讀】
●BTS 眼中的韓國〈啃老族〉:不啃老,就等著被霸凌
●硬撐吃苦熬過去,就能適應「瘋狂職場」?──勇敢對霸凌說不,在日本當個快樂海外工作人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neo 這要是發生在中國,你就看雙標綠蛆會怎麼嘲笑,現在是日本,這些雙標綠蛆都躲起來了,真她媽賤
07月10日13:51
yogi 學習不一定要在學校啦,遠距,博物館,圖書館,社區健身房,各式社團都可開放年齡,……各式各樣的學習方式與場所,不要逼不適合團體生活的人過團體生活啦
07月10日14:55
Eweien💆 這個國家就是自己搞死自己
07月10日12:2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