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疾病搶時間,人力不足的地方,現在AI能幫忙。例如失智症,治療效果不理想,主要因為治療時機都偏晚,AI能發現極早期失智症,甚至逆轉病情。
醫院善用AI技術,協助醫師診斷,現在連最棘手的失智症、巴金森氏症,也大有突破。
像是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透過生物指標微小變化,來發現極早期失智症;長庚醫院則利用腦影像分析,提高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2大神經退化疾病的早期診斷準確率:亞東醫院開發AI失智症照護諮詢,能夠即時解答病患和家屬疑問。
從走路、語調等生物指標,揪出極早期失智症
失智症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往往已進入不可逆的階段,只能依靠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延緩腦部功能退化。然而,運用AI技術、影像診斷和大數據分析,有助於早期發現並治療高齡者的潛在疾病,降低走向失能臥床、需長期照護的不健康老年生活。
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黃立楷表示,「目前的失智症治療效果不理想,主要因為治療時機偏晚。事實上,失智症在臨床出現症狀前10年甚至15年,就已有一些特徵,但臨床上往往難以察覺。」
如今結合AI技術,患者透過穿戴裝置密集監測數位生物指標,有助發現極早期失智症,並及早治療。「透過AI輔助和數位生物指標,可以有9成以上的準確率,區分出失智症狀況與正常人,」黃立楷指出,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發現,可透過每個人生活行為的指標,如步態速度和步幅長度、語調、眼動不穩定注視次數、注視特定區域的次數等細微行為變化,結合頸動脈超音波與腦部造影AI分析,判斷民眾是否已進入極早期失智症。若能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有望預防甚至逆轉失智症。
精準抓出異常腦影像,失智症、巴金森病提前預警
一般神經退化疾病只有在晚期才能在影像上看到大腦的萎縮,但是患者最需要早期診斷並加以介入治療,才能減緩疾病惡化。
不只失智症,巴金森氏症也是一大神經退化疾病,早期同樣難以察覺,腦影像變化微小且缺乏顯著病灶,使得早期診斷困難。過去巴金森氏症早期診斷準確率僅53%,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臨床診斷準確率更降至約26%。
為了提升早期診斷準確度,長庚醫院利用AI技術分析磁共振影像,揪出早期失智和巴金森氏症的高風險者。以巴金森氏症為例,過去患者需重複接受臨床評估與檢查,不僅需多次往返醫院,還容易受當天身心狀況及醫師主觀判讀影響。
長庚研發團隊利用40分鐘神經功能性影像,結合AI進行特徵篩選。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影像診療科主任吳逸民表示,長庚研發團隊廣泛應用擴散磁共振成像,用於評估神經退化疾病的大腦異常,有助於鑑別診斷及預後;從擴散磁共振成像的結果,也可以準確分類巴金森病,評估巴金森氏症的診斷及嚴重程度,並預測病人未來臨床進展。診斷準確率達90%,大幅降低誤診率,輔助臨床醫生診斷,更有助於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及減輕照護者負擔。
磁共振影像是最高階的醫學影像技術,不像傳統的放射科影像,沒有使用放射源,也不會產生輻射,因此,最適合使用在需要長期反覆追蹤的患者。
AI失智症照護諮詢,即時解答、減輕醫護壓力
除了早期診斷外,失智症在疾病進程中會出現各種狀況,失智症患者家屬常常找不到相關衛教知識或資源,亞東醫院開發失智Open AI人工智慧,提供即時問答,協助解答長照相關諮詢需求,宛如24小時待命的隨身失智症照護幫手。
生成式AI失智症照護諮詢透過溫暖的仿真人問答,傳遞正確的衛教資訊,協助病患家屬減緩照護失智症者的龐大壓力。
它可以回答極輕度到重度失智的長期照護諮詢需求,包括巷弄長照站、失智共餐據點、交通接送、延緩失能計劃、居家護理、日照中心與機構照護、失智團體家屋、臨終照護資源等。AI機器人用自然回應取代生硬的衛教資訊,讓病患和家屬更輕鬆獲得幫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