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後的第一天工作日,《TechOrange》今天一樣精選出本日 5 則國內外產業資訊的新聞大事,讓你掌握科技動態不漏接!
*中研院 AI 模型稱自己是中國人,現已下架並發布聲明
中研院開發繁體中文的 AI 語言模型(CKIP-Llama-2-7b),當被問及模型創建者和國籍時,該模型回應稱由中國復旦大學和上海 AI 實驗室共同開發,並自稱國籍為中國,這一回應引起網友質疑,尤其是當該模型在回答有關國慶日、國歌和領導人等問題時,都是從中國角度進行回答,竟回覆 10/1、義勇軍進行曲、習近平等字眼。
中研院對此發布聲明:這是一個小型的個人研究項目,並未涵蓋所有可能的問題範疇,由於生成式 AI 有時會產生不符合預期的回應,該模型某些答案確實超出研究人員預期;為此,研究人員已經將這一測試版模型下架,並表示未來在發布相關研究和成果時將更加謹慎。
*IMF 報告:台灣經濟成長大幅下調至 0.8%、通膨率低於全球平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對台灣經濟成長預估進行了大幅調整,原先在今年 4 月的預估為 2.1% 的成長,現已被修正為 0.8%,這一調整幅度高達 1.3 個百分點;此外,台灣通膨率預估在今年為 2.1%,而明年則為 1.5%,這一數據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準。
報告進一步指出,全球經濟從 COVID-19 疫情和俄烏戰爭的影響中恢復的步伐仍然緩慢,且存在很大不平衡;雖然今年初全球經濟表現出一定韌性,且隨著經濟重新開放,成長也有所提升,但目前還不宜過早放鬆對經濟的警戒。
*AMD 收購 AI 新創追趕 NVIDIA,招聘千位工程師鞏固地位
AMD 近期宣布計劃收購名為 Nod.ai 的 AI 新創公司。這一策略性舉措旨在加強 AMD 在軟體領域的競爭力,以迎頭趕上主要競爭對手 NVIDIA。
AMD 總裁 Victor Peng 在接受《Reuters》訪談中透露,該公司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的 AI 部門,用來收購 Nod.ai,這家新創公司所擁有的技術將使 AMD 能夠更靈活地調整自家 AI 晶片,以滿足不同的 AI 模型需求;此外,AMD 已經聘請了約 1,500 名工程師,並計劃在今年內再增加 300 名工程師,以確保在 AI 領域技術的領先地位。
立即免費報名「AI Innovation Day:2024 AI 創新日」
廣達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張嘉淵&NVIDIA 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等多位重磅講者,帶你看 AI 如何引領百工各業的復興!
*俄羅斯想用 NVIDIA GPU 建造超級電腦,如何突破封鎖成考驗
俄羅斯正計劃在 2030 年以前打造多達 10 台的超級電腦,每一台都將裝載著 10,000 至 15,000 個 NVIDIA H100 GPU,這樣的配置將使俄羅斯運算能力達到新高度,等同於訓練 ChatGPT 的超級電腦效能,目前只有美國才能達到該水準。
然而,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美國已經對其實施技術出口限制,這使得俄羅斯要購買 NVIDIA GPU 變得困難;儘管如此,俄羅斯仍希望能夠增強超級運算能力,以迎頭趕上其他主要國家。目前,俄羅斯在全球超級電腦的數量上僅排名第 12(7 台),遠落後於美國(150 台)、中國(134 台)和其他先進國家。
*開過特斯拉就回不去了,降價與激勵措施讓消費者願意再買一次
S&P 分析報告透露一個趨勢:消費者對汽車品牌忠誠度正在逐步減少,從疫情前的 54% 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 50%,這一下滑被認為與汽車庫存量有直接關聯。
在這樣背景下,特斯拉卻展現出獨特吸引力,該品牌在 2023 年上半年忠誠度達到了 68.4%,這一數據清楚地表明,消費者對特斯拉喜愛和信任度仍然很高。S&P Global Mobility 忠誠度產品管理副總監 Vince Palomarez 認為,特斯拉的計畫性降價和激勵措施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使得消費者更願意再次購買特斯拉電動車。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1、《中央通訊社》2、《tom’s HARDWARE》、《PR Newswire》、《Reuters》。首圖來源:取自中央研究院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