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將近,我收到不少畢業生及轉職人士來信,私訊詢問求職技巧或內部推薦(Referral)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我的美國職場經驗也即將屆滿一年,這不禁令我開始反思臺美職場文化的差異,所謂美國夢的高薪高福利是否真實存在?面對極具吸引力的就業環境,是否有相應的雇主要求必須被滿足?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臺美職場的文化差異,基本架構在「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本質的不同,進而發展出美式工作文化 3 項主要特點,分別是常見一對一會議、開放包容的討論風氣,以及不打卡的彈性工時。
不是只有升職加薪,才需會議一對一
相信我在臺灣的工作經歷,與多數人相同,每週皆有固定的專案進度彙報。這類型的彙報形式大多以團體為主,由部門主管主導,各小組闡述業績達成率、項目進展或挑戰。因此,能在會議聽到其他小組成員的工作內容,有機會適時協助,或反思自己的專案進展。
在美式工作文化中,常見的一對一會議,除了在臺灣的外商公司之外,不少臺商其實也會安排。不過,這類型的會議通常是與績效連動的面談,如年終考核、職位調動或升職加薪,而額外追加的一對一面談,則很有可能是員工因有意離職而安排。
雖然面對員工離職的一對一會議,公司通常會啟動一系列留才機制,由直屬主管、跨級老闆、人資單位瞭解原因並慰留。然而,此時的員工通常是心意已決,由此可見,一對一會議對多數臺灣人來說,無論是員工或主管,都是相對嚴肅且沈重的場面。
而在我目前的工作環境,雖有每週的團隊會議時間,卻是相對輕鬆、增進彼此瞭解的環節,與工作極為相關的團隊會議,頻率則是定為每月一次。我每星期皆有與直屬主管的「一對一會談」行程,但試想我的主管有 5 名組員,每個人皆安排一週一次 30 至 45 分鐘不等的會談,那麼主管每週就會有近 4 個小時的時間,花在聆聽我們的近況更新。那麼,這與臺灣常見的一小時團體彙報相比,是否相對更浪費時間呢?
實則不然,由於一對一會談是每週固定一次,討論的範圍、深度反而有機會更全面。談論內容小至生活近況、專案進度、現有挑戰,乃至職涯發展與跨部門合作機會,皆可以適時與主管反映,而這也正是向上尋求資源的好時機。
此外,在既有的固定面談之外,若臨時有最新進展或困境想要與主管討論,也可以隨時向經理發送會議邀請。若主管時間允許,基本上會在行事曆上按接受,並於約定時間進行線上討論,這部分無需事先請示或詢問主管意願。
而以上的一對一方式,其實不限於主管與組員,更擴及全公司。基本上只要你在公司通訊錄找得到,你就可以向任一人發送一對一會議邀請,也就是所謂的咖啡會談(Coffee Chat)。
這乍聽之下,可能與交友軟體有幾分相似。不過因公司已完成第一關篩選,即使是無業務聯繫的同事,只要你能找得出話題,譬如有共同求學背景、業務往來興趣,大部分的人都願意空出半小時,給彼此一個認識的機會。你也可以從中得知公司附近好吃、好玩的地點,或是灣區租房情況、就醫資訊,甚至是跨單位合作的專案機會。
誰說在美國職場聊天不能聊宗教政治?
既然一對一面談機會那麼多,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聊什麼?怎麼聊?來美國之前,我認為美國有所謂的聊天禁忌,如勿詢問年齡、收入、宗教、政治傾向與私人生活等主題。然而就我後來在當地生活,以及工作後所獲得的經驗來說,這概念對了一半,以下就對的部分來討論。
即便臺灣是多元民族的社會,人口組成仍以漢族(即華人)為大宗,相較之下,美國多元共容的移民社會更為複雜。各膚色、種族的人口其淵源可追溯至現代的不同國家,像是德國、愛爾蘭、義大利、巴西或中國等。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談及社交話題時,多數受過教育的美國人,會更有意識地注意其聊天內容,主要是尊重多元民族的生長背景、經歷之差異。
另一方面,我認為臺灣人聊天的話題,則經常聚焦於家庭、職場與生活八卦,相信這與社會環境的「集體主義」息息相關。因為比起個人興趣的培養,臺灣人經常以團體利益為出發點,更在乎家人、朋友、同事或主管,對團體間成員利害關係更為敏感。因此,每當成員間的關係有最新變化,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聊天話題。
強調「個人主義」的美式文化,則經常討論運動、電影、遊戲等內容,相比周遭圍繞的人們,談論焦點以「自己」出發。不單是因為個人生活圈擴及隱私,某種程度來說,比起生活圈的成員的關係變化,美國人更重視個人愛好的發展。
有趣的是,臺灣人也有一個廣泛而共通的興趣,那就是——美食,說到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想法。可惜在美國談論美食,並不是一個全民興趣,也因此談及餐廳、食物選擇這種個人興趣的話題時,很少能像在臺灣一樣,獲得廣泛的共鳴。反之,如果是熱衷健行、單車或高爾夫,更容易在這裡遇到同好。
現在回到聊天禁忌的部分,為什麼我認為有「不對」的地方呢?
結合美國學校同學與我的職場經驗,上至跨級主管、下至同組組員或跨部門同事,不少人在見面兩至三次後,你就可以細數他們全家老少的關係網絡。而我所在的單位,更有同事大方在組會分享美國的選舉結構與選情結構,抑或是個人的猶太教成長背景與經驗。由此可見,在美國職場仍可能受團隊氛圍影響,有機會談及政治、宗教等敏感話題。
我認為,若有所謂的禁忌,如果能在瞭解組內成員背景、秉持尊重個體差異的情況下,以開放的氛圍和態度討論,其實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這不僅有助於日常閒聊內容的廣度,當專案制定或開發方向有歧異時,也更容易因平常開放溝通的習慣,順其自然地說出個人的想法,而不用擔心別人對看法批判。如此一來,有助於各種想法獲得發聲的機會,促成創新與競爭環境,好的意見也不會被扼殺在個人的心裡。
打破既有工時框架,落實責任制
美式職場特點的最後一項,則是沒有打卡制度的彈性工時。不曉得各位是否體驗過,上班遲到一分鐘,必須請假半小時,或接受遲到期間不支薪的規定?
身為美國公司的全職員工,這類型糾紛很少發生,因為公司雖有一個表定的時間,卻少有打卡機制。還記得之前初入職當週,同為新進員工的同事中午就離開辦公室,單純是因為下午得去機場接送親友,神奇的是,他無需在內部系統上請假,只要能確保每週專案進度有達標即可。實務來說,也不是少了一下午工作時間,項目就能夠自動完成,而是同事可能在非一般的上班時間,即當天晚上或週末下午,完成了預計的任務規劃。
還有一點是,美國公司現在流行「無限制帶薪休假」(Unlimited Paid Time Off)。當與臺灣朋友提到休假制度時,談及自己的公司並沒有限制休假天數,卻迅速遭到朋友質疑:「怎麼可能!」,搞得我也一度懷疑自己休假期間是否被支薪。不過好在結論是有的,薪資真的一天不少的到帳。
美國公司選擇以上政策,不單是提供員工優質的福利,其中也可能有實質考量。例如,在沒有固定特休天數的情況下,公司不會將員工年底尚未使用完的特休天數轉換成薪酬,或是有部分員工可能受主管或專案進度壓力,休假天數未達業界標準等問題。反之,員工若能將休假妥當運用,且老闆通情達理,則無限制帶薪休假制度將能帶給員工更大的彈性,同時也可以配合專案淡旺季的需求,適時加速所需的任務進度。
不過,美式的職場文化本質上又與歐洲不同,大部分美國人可能更嚮往歐洲的休假制度。也因此,如果你在美國求職的朋友回臺,他們很可能不是因為國定假日所以放假,而是受到彈性工時的責任制影響,在美國期間多花點時間完成專案,集中假期回臺享受家庭時光與美食。
總合以上所述,我希望分享臺美職場文化差異的目的,並非在於頌揚美式職場文化之好,而是就國際職場的體驗,更認識在臺灣成長之下,其社會對個人價值塑造的影響。同時,也在瞭解美國職場文化的背景下,擷取其值得學習之處,思考如何最大化臺灣人在美國就業的優勢,與各位讀者共勉之。
【延伸閱讀】
●老闆交代任務,美、中同事反應大不同──原來,這就是亞洲人在美國難升遷的原因
●「對主管發號施令」的美國職場文化──只把交辦事項「做好做滿」,好機會很難輪到你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fi Wen 可以啊!放完假就可以直接離職了
2023年05月25日12:52
藍洛麟 呵呵 發文者準備當老闆了嗎?
2023年06月03日05:16
Jim Wu 那叫做夢
別再屁了
2023年05月28日17:4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