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白內障人工水晶體問世75周年 國際眼科盛事再展台灣醫學「強」實力

潮健康
更新於 2024年12月30日10:01 • 發布於 2024年12月30日10:01

白內障是全球最主要的失明原因,老化是主要成因,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的趨勢,因白內障導致失明的比例也逐年攀升,而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是目前醫學上有效根本治療的方式。今年(2024年)是人工水晶體技術問世75周年,它的誕生不僅是眼科領域的重要里程碑,也為白內障治療帶來全新突破,更對全球視力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英國皇家陸軍醫療隊的眼科醫師哈羅德.瑞德利(Harold Ridley)於1949年11月29日,完成全球首例的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

▲英國皇家陸軍醫療隊的眼科醫師哈羅德.瑞德利(Harold Ridley)於1949年11月29日,完成全球首例的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圖/大學眼科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英國眼科醫師哈羅德.瑞德利 開啟白內障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序幕

早期白內障治療需要等水晶體「熟透」,再製作一個約1公分的大傷口來摘除混濁的水晶體,術後患者需配戴厚重的遠視眼鏡才能勉強改善視力。二次大戰時,英國皇家陸軍醫療隊的眼科醫師哈羅德.瑞德利(Harold Ridley),在治療因空襲受傷的飛行員時,意外發現飛機座艙罩碎片對眼睛具有良好耐受性,這一發現為白內障手術革新奠定了基礎。1949年11月29日,瑞德利醫生於英國倫敦完成全球首例的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開啟了現代醫學白內障手術治療的序幕。

國際眼內植入協會(IIIC) 促進全球白內障手術及人工水晶體創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瑞德利醫師深知,手術技術、臨床經驗和新技術之間的合作與分享,是推動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關鍵。經過多方協作與經驗分享,1966年他與其他志同道合的眼科專家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眼內植入協會(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Implant Club, IIIC)」,該協會只邀請全球頂尖的白內障手術醫師入會,會員人數不超過250位,宗旨為促進全球眼科頂尖專業人士交流與合作,並推動人工水晶體眼內植入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瑞德利醫師的貢獻使他成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並於1999年獲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今年11月29日,全球眼科界的頂尖專家齊聚倫敦地標「倫敦塔」,舉辦人工水晶體75周年的特別慶祝會,同時向瑞德利醫師的創新精神致敬,並探討人工水晶體植入技術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

▲林鴻源醫師是台灣唯一受邀成為IIIC的會員。(圖/大學眼科提供)

▲林鴻源醫師是台灣唯一受邀成為IIIC的會員。(圖/大學眼科提供)

台灣唯一受邀參加IOL 75周年慶祝大會 林鴻源醫師專業貢獻受肯定

中壢國際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是唯一受邀參加IOL 75周年慶祝會議的台灣醫師,此次慶祝大會全球僅邀請200位頂尖眼科專家出席,林鴻源醫師為其中之一。這項殊榮不僅展現了林鴻源醫師在白內障治療領域的卓越成就,也象徵國際間對他專業貢獻的高度肯定。同時,這也顯現台灣在白內障治療技術上的實力與影響力,在全球醫界占有一席之地。

林鴻源醫師投入大量精力於手術技術教學,致力培養新一代眼科醫師。

▲林鴻源醫師投入大量精力於手術技術教學,致力培養新一代眼科醫師。(圖/大學眼科提供)

林鴻源醫師致力屈光白內障手術教育與技術傳承 促進國際眼科交流

林鴻源醫師長期受邀參與各大國際醫學會議演說及主持,並於國際期刊發表許多技術見解,他深知眼科教育傳承對推動醫學進步的重要性,並認為臨床教育是年輕醫師成長進步的基石,因此他投入大量精力於手術技術教學,致力培養新一代眼科醫師。

作為台灣唯一獲選加入國際眼內植入協會(IIIC)的成員,林鴻源醫師也將IIIC所推崇的科學創新與教育精神帶回台灣眼內植入及屈光手術醫學會(IIRST),目前擔任IIRST理事長的林鴻源醫師更積極促進台灣與國際眼科界的深度合作。

今年,林鴻源醫師成功促成歐洲白內障與屈光手術醫師協會(ESCRS)醫師代表團親自來台參與台灣年度最大眼科盛會「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TOS)」年度學術研討會。由IIRST引薦,促成了ESCRS與TOS的三方合作,這是台灣眼科學術大會首次正式引入歐洲學會的深度交流,開啟了多邊合作的嶄新的篇章。

林鴻源醫師在眼科教育與技術傳承中也強調,每位患者的眼睛都獨一無二,醫師需貼近患者的用眼需求。

▲林鴻源醫師在眼科教育與技術傳承中也強調,每位患者的眼睛都獨一無二,醫師需貼近患者的用眼需求。(圖/大學眼科提供)

人工水晶體滿足客製化需求 朝向「智能化」和「個人化」治療

隨著全球高齡化問題加劇,白內障手術需求持續攀升。然而,許多民眾對白內障手術的期待,仍停留在「解決視力模糊」的階段。林鴻源醫師指出,白內障手術的目的不僅是恢復視力,更重要的是讓每位患者看得清晰、看得舒適,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同時,林鴻源醫師在眼科教育與技術傳承中也強調,每位患者的眼睛都獨一無二,醫師需貼近患者的用眼需求,透過精確的檢查數據評估和充分的溝通,挑選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為患者術後的理想視力打下基礎。

如今,人工水晶體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手術技術也不斷進步。在台灣與國際醫療的緊密合作下,白內障治療已走向「智能化」和「個人化」發展,#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林鴻源醫師期盼未來技術能持續突破,讓全球患者擁有更清晰、更舒適的視力,迎接美麗新視界。

#首圖來源:大學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