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宗憲報導】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 SMA)罕病的律師陳俊翰先生,因感冒引起併發症不幸逝世,享年 40 歲,引起國人對 SMA 的關注。
人體會製造一種名為存活運動神經元蛋白(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以維持正常肌肉功能,此蛋白是由SMN1及SMN2基因編碼產生的蛋白質。健康個體中,SMN1基因能產生具有正常長度及具功能之SMN蛋白;SMN2基因剪接時會導致外顯子7(exon 7)消失,使得SMN2基因製造的SMN蛋白,90%為不完整的蛋白,容易快速退化,只有10%為具有正常長度及具功能之SMN蛋白。因此,人類SMN蛋白的製造主要是仰賴SMN1基因。
正常人有2個分別來自父親及母親的SMN1基因,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致病原因是,當兩個來自父親及母親的SMN1等位基因均產生致病基因變異時,SMN1基因無法製造具正常長度及具功能之SMN蛋白,此時體內的SMN蛋白完全由SMN2負責製造,但因SMN2負責製造的SMN蛋白僅10%為正常長度且具功能之SMN蛋白,這種狀況下,會造成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退化,無法維持身體正常肌肉功能,病人會出現肌肉無力之臨床症狀。
此時,SMN2基因拷貝數決定了病人發病年齡及疾病嚴重度,SMN2基因拷貝數越少時,病人臨床症狀會越嚴重;反之,則臨床症狀越輕微。
不同年齡層發病 症狀、嚴重程度不同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罕見疾病,目前在台灣約有 400 位病人,發生率約為一萬分之一。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病人,臨床症狀為肌肉無力,其特點為漸進性及對稱性四肢肌肉萎縮無力,下肢肌肉無力較上肢肌肉無力來得嚴重,近端肌肉無力較遠端肌肉無力來得嚴重,依據疾病發病年齡及病人能達到的最佳運動功能,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原始分類,可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分為五型:第0型,第1型,第2型,第3型,第4型;近年來,也有文獻按病人能達到的最佳運動功能,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分為三型:無法坐立者,可坐立者,及可行走者。
新生兒或嬰幼兒前期發病者,病人無法坐立或翻身,通常需要鼻胃管或胃造口餵食及呼吸器協助日常生活呼吸照護;嬰幼兒或兒童時期發病者,病人可坐立或有限度地行走,但因肌力降低,常有搖擺步態、蹲站困難、脊椎前凸及易跌倒等症狀;青少年或成年時期發病,以行走困難或異常步態表現。
SMA全面健保給付 治療方式多種選擇
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神經科科主任李秀芬醫師表示,政府於113年8月放寬SMA藥物治療健保給付條件,目前台灣有三種治療方式,包括基因治療、脊髓腔內注射以及口服藥物,各具有不同的應用範圍和特點。
基因治療之給付條件為開始治療年齡6個月以下者,脊髓腔內注射及口服藥物治療之給付條件為18 歲以前發病且確定診斷是SMA患者。三種 SMA 治療藥物的成分、藥物給予方式與療效各不相同:基因治療採一次性靜脈注射施打;脊髓腔內注射療法於治療第一年須施打6次,次年開始每間隔四個月施打1 劑,一年3劑,該療法經由脊髓注射將藥物直接送入中樞神經系統,提供穩定的療效,此療法需要專業團隊協助;口服藥物適用於各個年齡層,不具侵入性,讓患者無需面對任何複雜或疼痛的治療程序,每天口服一次藥物,藥效隨著血液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穩定發揮作用,減輕患者及家人心理負擔,整體照護較為方便。
接受治療 改善生活品質與照護負擔
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神經科科主任李秀芬醫師說明,對一般人來說,許多日常中習以為常的簡單動作,對於 SMA 病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對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姊妹,治療前需要父母幫助才能完成墊腳尖的動作,但在接受治療後,可以獨自短暫墊腳尖,慢慢地轉圈圈跳舞。李醫師表示,病人接受治療後就算是一點點的進步,對他們來說都是天大的禮物,病人能自己獨立慢慢地完成日常生活的動作,可以減輕家屬負擔。
定期門診追蹤與治療 為生活帶來幫助
過去沒有藥物可以治療SMA時,許多病人確定診斷後就沒有再定期回門診追蹤,長期下來,病人因肌力漸漸不足,造成運動及吞嚥功能逐漸退化,以致出現脊椎側彎或體重過輕等症狀。李秀芬醫師呼籲,現在健保已全面給付SMA患者藥物治療,因此鼓勵病人定期追蹤,了解新的藥物治療方式,為生活帶來改善與幫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