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從小孩到大人都視為稀鬆平常的心理諮商,對於我們卻似乎感覺有點陌生,甚至有所誤解,「我真的有毛病嗎?」「是不是精神出了狀況?」對此,實習心理師張賢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我找律師的前提,不代表我有犯罪,而是希望透過專業人士快速理解相關法律真正的架構,看待心理諮商同理可證。心理師是提供這些架構,協助來談者排除真正需要和不需要,我為什麼不開心?可能是我比別人更在意對自己的評價、我好像跟世界沒有連結感⋯⋯必須有人陪著你去探討,透過這些探索與練習過程。又好比市面上成功學書籍很多,而心理師要做的,是幫你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一本書。
身心科醫生和心理師差異是什麼?
你可能聽過身心科,也聽過心理師,兩者是有差異的。身心科的醫師若是健保掛號的話,基本上以開藥為主(因為有些醫師也會提供自費諮商服務),像是已經長期影響到生活或者生活作息無法正常,當然,若不想吃也可以告知醫師,看診有健保給付。心理師則比較像是陪伴的角色,幫助想要了解自己的患者去挖掘自己的盲點。心理師有兩種,一種是諮商心理師,一種是臨床心理師,兩者都需要碩士畢業並完成實習才能考照,但前者實習的場域在學校和社區機構,後者通常在醫院。不管哪種,都受過長年專業訓練,並受法律規範,都可以提供諮商服務,無健保給付,但收費有一定基準,近期政府有補助,有些有提供三次免費服務。
張賢表示,一般人會有的誤區是:去找心理師什麼都可以得到解答。事實上並非如此,心理師基本上不開藥,諮商時也不是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給你一個所謂正確答案,而比較像是你上健身房找一對一的教練角色,練習時,你(學員)做一次給我(教練)看,你往那邊動一下、姿勢順一下,感覺是不是比較好?如果有吃藥需求,也會提供建議去找身心科醫生,真正的工作等同於:「我幫你串接更多你需要的資源。」
找心理師的好處到底有哪些?
首先,他或她可以幫你理解自己這些行為不是怪而是有原因的,理解這一切背後的根源是什麼,理解會影響到你哪些層面,跟朋友的溝通、親密關係;理解自己為何會這樣,如果我想擺脫這樣,可以往哪個方向釐清,他表示,在心理師的協助下,你所做的改變不是單一的決定,而是做事的風格和態度,當你開始改變,周遭的環境也會改動,甚至來個大轉彎。
最常遇到的提問是:我該不該離職、換工作、分手?
張賢舉例,同居情侶往往因為某些小事吵得不可開交,像是衣服不折、地板不拖、桌上亂七八糟,但這些往往只是一個引爆點,而不完全是吵架真正的動機和緣由。釐清理解你不爽什麼,像是最近因為家人、工作壓力大,因為無法說出口,而選擇輕易怪罪另一半。一步步釐清處理好每個小事件,最大的壓力源就可能消解一些,或者對壓力的容納與負荷能力會更大更有彈性。兩人一起去諮商,目的是讓對方看見你自己想表達但不知道怎麼表達的事情,過程中心理師充當翻譯,當溝通達到一致,當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不一定是修復關係,也可能是和平分手。
該怎樣對自己的心理狀態做出「我需要協助」的判斷?
張賢表示自我覺察很重要,像是我最近有睡好嗎?睡覺的總時長是不是變短?三餐有正常吃嗎?抽菸次數有沒有變多?是不是很常跟別人吵架?跟別人講話的次數好像變少?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但沒辦法排除,建議找心理師協助。要是這種情況是短暫的,可能就不需要,像是編輯此時正面臨為期一週的截稿死線,當這週結束,煩躁就告一段落。如果是有循環性、長時間發生的,那可能就非常有關係,看自己是否能承受這樣的壓力,再來決定是否求助。
要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師?
張賢建議可以打開Google Map,查詢工作或住家附近的諮商所, 如果看照片覺得環境可接受,不妨去電請諮商所推薦人選,為了讓諮商順利,請務必將個人需求講得越清楚越好:例如我不喜歡太兇的、我想要細心一點的等等。諮商結束後,有任何不爽也可以直接對心理師吐露,把這些需求和感受講出來,不止是為自己負責,怎麼開口和溝通其實也是一種練習,一來一往間,習慣討好(不說真心話)的傾向會降低。要是真的覺得不適合,也可以要求換人,大部分人求助於心理師,都需要經歷3~6次,才能逐漸認識自己,事情也不一定到此告一段落,需要短期中期長期不同階段的規劃,透過心理諮商,讓生活和想法往自己更喜歡的方向邁進。(文─蕭雅馨)
張賢:實習心理師。採取一問一答的方式錄製各種情境短影片,在IG上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深入淺出探討你我周遭關於感情、事業、生活等困擾。
IG:johnny.run
圖片提供─張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