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速食緊箍咒怎麼擺脫?台灣速食戰國時代才正要開始!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2021年11月27日16:00 • 食力FoodNEXT

撰文=林玉婷

「速食產業其實是上個世紀的產品和定位!」台灣麥當勞前總裁、客意直火比薩共同創辦人李明元,一開頭就為當今速食產業遇到的困境做了註解。「不是表示速食店會被淘汰,而是碰到了天花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全球市調公司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速食產業(含外送服務業)的全球市場規模雖然從21兆成長到26.7兆台幣,但是年成長率卻是從5.5%降至4.4%,顯示市場已經趨近飽和、成長幅度有限。台灣的市場數據也有類似發現,從2013年1981億台幣微幅增加到2018年的2379億,年成長率卻在5年間從4.5%跌至3%,達到新低。

成功跳脫各國飲食文化差異,創造出「速食全球化」榮景的西式連鎖速食業,到底遇到了什麼瓶頸?

第一個緊箍咒:難以摘除的肥胖大帽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004年《麥胖報告》上映,影片記錄連續30天吃麥當勞而造成身心影響的實際經過,從而引發全球對於速食的健康疑慮。

為了把這頂健康緊箍咒拿下來,速食業者開始做出餐點的調整,增加健康選項及控制熱量,這個長達10年以上的餐點革命,因為速食跟垃圾食物的等號難以抹去,革命尚未成功,直到現在還在持續。

第二個緊箍咒:被嚴格檢視的農食供應鏈

速食產業的爆炸式成長與高度工業化的演進密不可分,代表品牌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都在40~50年代發跡,提昇用餐效率、品質一致且能快速供應平價美食的服務,造就消費者的習慣性消費。但是這樣的榮景持續50年後,「人口爆炸的紅利在千禧世代已經不復存在了!」李明元表示,當社會從小康到富裕,人們對於飲食的選擇已經截然不同。

人們不再把「快速」列為優先,而更考量餐點背後所隱藏的意義,為了穩定且大量供應而建構的農食供應鏈,開始被攤開來檢視:跨國採購是否影響當地農業且造成碳足跡?壓低成本擴大利潤是否造成品質與安全的疑慮?工業化半成品生產是否新鮮或添加過多人工添加物?對於經濟動物的集約化生產是否影響了動物福利?

第三個緊箍咒:誤解重重的速食謠言

速食店的明星產品「炸雞」熱銷,最重要的食材「雞肉」卻有著疑雲重重的諸多謠言流傳,來路不明的肉做成雞塊?吃了打生長激素的雞造成孩童性早熟?雞脖子有毒素累積?再加上近年來諸多食安事件,包括油炸油的衛生安全問題,都讓消費者無法安心。

輔仁大學餐旅管理系副教授林希軒強調,因為速食產業的工業化生產,過往沒有經常與消費者溝通食材來源與把關的議題,當訊息不夠透明溝通,誤解就難以消除,因此「資訊透明化」與「可追溯性」非常重要,建議業者一定要做到。

第四個緊箍咒:速食再快,也快不過便利商店!

日本法政大學經營研究所革新管理研究科教授小川孔輔在著作《失速的速食帝國》中提到,「便利超商可說是麥當勞最可怕的對手」!

超商有著比速食店更綿密的店舖分布,且不斷投入研發鮮食新品,讓超商猶如小型餐廳般,有著多樣化的選擇,以及「逼」一下3分鐘內就可以快速微波帶走的熱食,大大衝擊餐點類型少、速度和店點又趕不上的速食產業。

第五個緊箍咒:少了人味!「快速慢食」順勢崛起

速食文化追求快速流轉,與客戶關係的基礎薄弱,但千禧世代更重視的是「體驗」,而速食店過度「標準化」和「模組化」的經營樣態,少了人味、環境又單調,讓速食給人帶來一種廉價扁平的印象。於此同時,「快速慢食(Fast Casual,或稱休閒快餐)」以高品質的餐飲選擇、悠閒的用餐環境、親切卻同樣快速的服務順勢崛起,贏得消費者的心。李明元表示,快速慢食是「用速食服務的效率,端出高端餐飲」,是過去10年美國新興的餐飲型態。

以服務品質、食材與餐點質量、餐廳環境與清潔等全方位服務指標,每年評選美國消費者對於餐飲品牌滿意度的「美國消費者滿意度指數(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簡稱ACSI)」,2019年排行榜顯示,專注以雞肉三明治為主力商品的「Chick-fil-A(福來雞)」以多項特色餐點、穩定迅速處理大量訂單的服務流程、舒適乾淨的用餐環境等優異表現,連續第四年排名第一,遙遙領先於其他傳統速食品牌,如溫蒂、漢堡王、麥當勞等,呼應了快速慢食在美國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已超越傳統速食。

西式速食入台45年,現在換它變!

1974年台灣本土第一家速食店「頂呱呱」於西門町開幕,但隔了10年,1984年麥當勞搶入台灣後,西式連鎖速食業的市場才真正開始擴大。

但在時代變遷下,速度快不過便利商店,體驗又慢不過餐廳,標準化流程又少了點人味,現在的西式連鎖速食業反而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定位上!李明元認為,消費者對速食的刻板印象容易限制了產業發展,對品牌是很大的挑戰。因此,為了想拔掉5個速食緊箍咒,台灣速食戰國時代現在才要開始!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用自助蛋撻機扭轉店數劣勢!台灣肯德基4年雙位數成長的祕訣
從歡樂體驗到肥胖爭議,為何只剩下麥當勞敢挑戰兒童餐?
努力擺脫速食不健康的刻板印象!速食業用「減法」迎戰,消費者買單嗎?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