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10 個五十肩的常見問題,復健科醫師一次解答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8年12月08日02:50 • 發布於 2018年12月08日02:44 • 閱讀,對身體好!

「醫師,我是不是得五十肩了,怎麼辦?」

其實五十肩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據統計,每100人當中(不分年齡),只有2~5人罹患五十肩,也就是說,您的臉書好友若有300人,那就有6~15人是五十肩;若是特殊族群如糖尿病患者,比例則增加到五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要確定五十肩的方法很簡單,前往一般復健科或骨科就診即可。至於其他常見問題,就先從這10個問答中建立基本概念吧!

Q1:什麼是五十肩?

本名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小名肩周炎(中國大陸用法)、冰凍肩(歐美用法)、肩凝症(中醫用法)及五十肩(日本與臺灣用法)。指的是原本活動用的肩部關節囊因不明原因而縮成一團,且在許多修補黏液分泌下,肩關節無法運作,導致「角度受限」的症狀產生,也因為「沾黏」,活動時拉扯至發炎組織,進而產生疼痛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Q2:五十肩可以預防嗎?

五十肩病因不明,一般建議掌握五個基本肩膀保養觀念:肩膀不能耐重、善用工具輔助、保持肩部適度活動、若有不適即刻就醫、避免內科疾病及肩部外傷(此為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其他方式沒有很多研究證實)。

Q3:五十肩有什麼症狀?

罹患五十肩所出現最典型的三種症狀:

1. 角度受限:肩關節無法外轉、內轉及外展。

2. 睡眠壓痛:夜間時,即使不活動也會出現疼痛症狀。

3. 活動疼痛:不僅運動,單單的日常活動都會從肩膀深處感受到痛楚,直冒冷汗。

Q4:誰容易得五十肩?

好發族群為:40至60歲之間、有內科疾病者(糖尿病、心臟病、甲狀腺疾病)、女性較男性多、手臂久未活動(打石膏、臥床、開刀後)、肩部外傷者;但若控制得宜,內科疾患者得病機率將與一般民眾相同。

Q5:五十肩會自己好嗎?

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還有些人兩、三年後不痛了,但手會卡住,也表示病根尚未除盡。想測試五十肩是否真正痊癒,請將上半身靠著牆面,腳離牆往前跨一步,另外,為固定肩胛,肩與臀請務必緊貼牆面,同時將雙手的手掌或手背平貼牆面,接著伸直雙臂,沿著牆面慢慢畫大圓圈舉到耳旁,過程中若毫無困難,代表肩關節角度正常,但若出現卡住的情況,則可能仍有些許肩部問題。

Q6:五十肩自然周期多久?

半年到7年,甚至11年都有記載。

Q7:五十肩怎麼治療?

「輕微五十肩」至「中度五十肩」患者認真復健及搭配藥物,三個月即可看見初效;若為「頑固型五十肩」,有內視鏡、關節囊鬆動術、肩關節囊擴張術等方式,但術後仍需一段時間的復健,才能令關節囊不再沾黏。

Q8:「肩關節囊擴張術」是什麼?

肩關節囊擴張術是新式的五十肩治療方式,原理是用擴張液將沾黏處「物理性」撐開。

在門診即可完成,不需進手術室,過程輕鬆,治療效果極佳。目前仍需自費,一次療程內含五次治療,一星期一次的治療效果最佳。

Q9:建議的居家運動是?

運動也是一種治療,請先詢問您的醫師合宜性與適合的運動項目。若處於急性期,千萬不要任意甩手或拉單槓。

輕微五十肩可在家進行緩慢、漸進式的運動,例如:摸肩轉圈、背後爬梯。

Q10 :我還可以多做什麼?

肌肉能穩定身體,除避免受傷,也能維持健康體態,可增加蛋白質的補充,每天攝取至少與體重數字相符克數的蛋白質。

(圖/Shutterstock sitthiphong

(本文作者為輝馥診所五十肩主治醫師、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原文刊載於許嘉麟《自己的肩痛自己救》/時報出版)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