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在 2022 年 7 月併購大潤發,這一年多來,全聯一步步整合、串聯超市與量販專長,發揮雙品牌綜效。全聯總經理蔡篤昌、大潤發總經理陸晏德首度同台,推出「生活百貨」新型態全聯店型,第一家測試店於 9 日在高雄前鎮廣東三店開幕,導入大潤發 3,366 個品項,種類涵蓋季節性用品、文具、修繕、電材五金、騎士及祭祀等用品,期望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
借用鄰近大潤發的消費數據,挑選出3000多個「非食品」品項
全聯在併購大潤發後,一步步整合各項資源,從行銷檔期、重點商品共購、點數及會員流通等面向開始,如今更嘗試推出新店型。蔡篤昌表示,全聯一直都想做這樣的店型,但過去全聯也發展很多新概念店卻無疾而終,這次掙扎很久終於推出,因為觀察到許多超市都漸漸轉型成生鮮五金百貨大賣場,「這次整合大潤發的資源,補強全聯缺乏的五金品項,成功率很高,因為目標客層都已經驗證過了。」
蔡篤昌口中的「驗證」,是參考鄰近的大潤發過去的顧客數據。以這次的前鎮廣東三店為例,它位於高雄光華商圈,與大潤發鳳山店經營的商圈鄰近,他們請大潤發的團隊調出「非食品類」的消費數據,發現購買非食品類的客群集中在 30~59 歲,其中又以廚房餐具、居家收納、清潔用具及汽機車百貨為重點銷售類別。
這些在地經營數據,對於全聯拓展居家生活類別品項有著重要參考價值,能更掌握在地居民生活用品的消費習性。蔡篤昌解釋,這 3,000 多個品項就是根據這些數據,結合 3 個面向挑選出來的:在地化、流通性與選擇性。
「在地化」指的是經營在地客群,前鎮區有兩大商圈,一部分是老舊公寓住宅,以 60 歲以上的年長者與 20 歲以下學生為主;另一部分則是新興開發軟體園區,有不少商辦人士與新建案住戶。所以他們導入學生族群所需的文具用品、家族修繕、衛浴及廚房用品,「根據人口結構跟商圈屬性選品,產品才賣得動(流動性)。」
另外,就算類別已經被驗證是有需求的,他們也會導入同類別的更多品項,讓消費者有「選擇性」。比方說,鍋具會有各式尺寸與款式,這跟在市區的全聯店型比較不同,「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品項導入,給消費者更完善的購物體驗,讓全聯不再是你的大冰箱,而是你家的大倉庫。」
生活用品貨架數提高5成,將從「大店舖」優先試行
全聯目前在台灣有超過 1,160 間門市,據點深入各縣市,形成綿密的服務網絡,過去單純販售乾貨,如今已有完整的生鮮蔬果、冷凍食品、零食飲料等食品,如今再把下個市場瞄準消費者的「居家生活」,大幅提升生活用品比例,滿足小家庭吃喝玩樂多元需求。
全聯營業部協理吳世明表示,推出「生活百貨」店型,就是希望消費者日常生活用到的品項,都能在全聯買到。以前鎮廣東三門市為例,與全聯既有結構相比,用品貨架數占比提高 5 成,它的賣場面積是全國排行第十名,總貨價數卻是全國第一,「加入這些品項,就可以擴充來客的深度與廣度,涵蓋過去不會來全聯的人,或是讓已經會來全聯的人更常來。」如果這間測試店成效不錯,未來有機會從面積前30大的店家逐步導入此新型態店型。
同樣跨足居家用品、五金品項,全聯跟寶雅策略差在哪?
其實,零售業者切入五金商品已不是新鮮事。美妝百貨龍頭寶雅在 2019 年就已跨足五金百貨,成立「寶家POYA HOME」,主打一站式購足居家收納、日常用品、五金工具等。
寶雅 2023 年更啟動全新店型計畫,將旗下店型分為 4 大類:寶雅社區店、寶雅+寶家複合店、POYA Beauty 美妝逛街店、 POYA Beauty 美妝 mall 店,未來寶家不會再獨立展店。日前寶雅被傳出「關店」風潮,正是因為店型改裝,未來將會把現有的 36 家寶家陸續轉型為複合店。
不過,蔡篤昌強調,他們與寶雅的邏輯不同,寶雅客群比較年輕,購物體驗設計比較會著重遊逛性、熱鬧性,但全聯客群是婆媽族群,加入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品項,就是想讓消費者一站式購足,不必再跑其他點。
(本文轉載自《經理人》)
延伸閱讀
點數經濟發威!mo幣發行量突破百億、OPEN POINT跨通路折抵逾10億,產業情報一圖看懂
傳統電商成「生鮮逃兵」,實體零售逆風強攻!全聯小時達如何逆襲生鮮電商?
攜手無印良品開 500 坪複合店!JINS 來台 8 年首次進駐量販店,能創造多少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