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寶林茶室案新線索!台大醫還原檢驗過程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04月02日11:25 • 發布於 04月02日07:57 •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午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確認「案發當時,米酵菌酸確實存在於這間店,且是在廚房內」。(圖/記者嚴俊強攝,2024.04.02)

[NOWnews今日新聞] 台北市衛生局今(1)日上午記者會公布寶林茶室案調查最新進度,宣布3月24日採集的廚師手部拭子檢體、經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檢驗,驗出米酵菌酸陽性。所長翁德怡午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此一結果可以確認「案發當時,米酵菌酸確實存在於這間店,且是在廚房內」,但考量連續5天都陸續有個案、且患者病症輕重程度不一,是人為下毒的機率極低。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表示,最一開始台北市衛生局接獲新北市衛生局的通報時,懷疑是食物中毒,推測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等病原,依循常規的檢驗程序,並在3月24日前往現場採檢,並帶回廚師手部、砧板、菜刀、水果刀等4件拭子檢體。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翁德怡說,最一開始先做了細菌培養,過一週卻都沒有養出前述的常見細菌,隨著後續的案情發展,雖能推測食物中毒原因跟這家店有關係的機率極高,但若沒有檢出毒素、就無法拿出實際證據,後來嘗試使用培養液,發現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也證實了「米酵菌酸曾經出現在寶林茶室A13店」。

針對廚師手上為何會有米酵菌酸反應,翁德怡說,質譜儀檢測靈敏度極高,即使廚師手部完全乾淨,只要有接觸過,還是有可能檢驗得出來,最後在每毫升0.2奈克的定量極限下,檢出廚師手上有約每毫升1奈克的米酵菌酸殘留,代表廚師手部可能接觸到特定、含有高濃度米酵菌酸的物體,但「無法斷言是哪一項食材。」

至於外界懷疑的下毒可能性,翁德怡指出,如果這次事件起因於人為下毒,不會連續5天都出現個案,且每個人身上的毒素量都不一樣,比如與最嚴重的個案或死亡個案同一天用餐的患者,不是每個都發展成重症或因此死亡,如果下毒,不太可能像這樣不均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生產,為何這次衛生局檢驗「檢出毒(米酵菌酸)卻檢不出菌(唐菖蒲伯克氏菌)」?翁德怡說,唐菖蒲伯克氏菌是非常脆弱的菌種,3月24日採集的檢體上可能有採集到,但在培養過程中,在成功養到能檢測的程度前,可能就已經被其他細菌消滅。

翁德怡說,相信往後食安專家一定會參考這次食安事件,訂出更好的衛生管理標準程序,而現行的洗手標準是用金黃色葡萄球菌來訂定,沒有想過怎麼樣才能清理乾淨像米酵菌酸這類的毒素,「這是我當醫師30年第一次看到」,如果食藥署能夠成功培養出細菌、也可以藉此評估是否調整,相信感控、食安專家會給各位更好的答案。

立即加入NOWnews今⽇新聞官⽅帳號!跟上最HOT時事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延章。
    3月19日至26日天氣炎熱使得遠東百貨美食街寶林茶室餐廳分店厨房温度至22度至33度之間就有機率產生不甚新鮮微量米酵菌酵的問題產品?如再加上寶林茶室餐廳分店厨師烹飪因生意不好讓保存方式也不妥善或放置太久而過期,更會使得米酵菌酸的毒性全發出來或是醫師指出配料木耳是否因生意不好而泡太久才使用產出米酵菌酸,產生至少一種毒素。越南厨師18~26日代班9天,就有7天31人點米酵菌酸餐中毒,而遠東百貨美食街每天二千人去消費,9天寶林茶室才售出68份,表示每天才幾個人去吃,生意非常差到欠員工薪水(2人死、4人進加護搶救,25人普通病房裡22人出院)19.21.22.23.24.25.26共7天可能是食材剛拿出來没發酸,因整天食材沒有妥善保存,直到晚上收店前那3~5份才發酵發酸,才會形成7天31人中毒。可能台北火車站微風店的生意比較好點,所生產餐點產品都銷售的快,及厨房温度比較涼約低於22度至33度,因為低於22度以下而不適合米酵茵酸生成,才能夠幸運的都沒有出現過問題。
    04月02日09: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