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2024交通安全年 建構友善行人環境(台北畫刊113年5月)

臺北旅遊網
更新於 06月02日18:00 • 發布於 06月02日18:00

「交通安全」為城市發展的根本,台北市自去年推動「台北交通安心行」計畫以來,今年1 至3 月台北市交通事故死傷人數明顯下降,足見初步成效。為打造更安全友善的行人環境,台北市政府將今年訂為「交通安全年」,實踐「人本交通」之願景。
改革大步走 提升交通安全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去年外國媒體對台灣交通環境「行人地獄」的報導,喚起全民對交通安全的關注,台北作為首都,將積極打造可為表率的典範。
去年5月成立的「台北交通安心行」府級專案小組推行交通改善計畫後,今年1至3月台北市整體交通事故死傷人數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167人,降幅達13.67%,再與前三年(2021至2023年)平均交通事故死傷人數相比,減少1,304人,降幅達15%。而行人死傷人數今年1至3月較去年同期減少128人,降幅達22%,較前3年同期平均減少141人,降幅達23%。
今年元旦北市府更宣布,以建構行人安全友善環境為目標的台北交通安心行計畫由原定5年期程縮短為3年,將提前於2026年完成工程改善。為彰顯改革交通環境的決心,北市府進一步於今年推動交通安全年計畫,從工程、教育、宣導、執法、監理五大面向多管齊下,建構更扎實的交通安全基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北市政府透過挖設機車停車彎,避免人車爭道。(圖/台北市交通局)
改善硬體環境 守護行人安全
在改善硬體環境方面,除了台北市工務局持續於人行道增設欄杆、綠籬以分隔車道與行人空間,針對人們十分關心的學童上下學交通安全,交通局優先檢討本市12行政區24所國小的通學步道,預計2026年累計完成全市280所學校周邊行人環境改善,讓學生享有能安心上下學的環境。而人們較少留意的車道與人行道銜接處,也會繼續改造為坡道,讓高齡者和輪椅使用者都能暢行無礙。此外,部分標線型人行道排除原本環境條件限制,改建為實體人行道,提升行人交通安全。
謝銘鴻也指出,交通環境雖然必須以行人為優先,但仍需兼顧廣大機車族的需求,因此市府推動「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2.0」措施,以挖設機車停車彎取代原本於人行道上畫設停車格,使機車不需因停車而在人行道上與行人爭道。但要解決台北市的交通壅塞和停車難題,「機車減量」仍是最終目標,在周邊縣市打造出更便利的大眾運輸路網後,進入台北市的民眾將減少對機車的依賴,連帶地停車需求降低,將為行人留下更多自在行走的空間。

台北市政府將標線型人行道改為實體人行道,提升行人交通安全。
教育、宣導、執法 深植道安意識
追求交通安全是全國共識,因此中央規定今年A1(造成人員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之交通事故)及30日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上限目標值相較去年度須減少5%,台北市期許應做得更好,將目標訂為10%。為達此目標,硬體的改善需搭配軟體的進步。謝銘鴻強調,透過教育、宣導和執法並進,將交通安全意識根植在人心,才能真正落實交通改革。
謝銘鴻進一步指出,從交通局的事故分析報告可看出,年輕人機車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為了不讓青春生命輕易流逝,將以課程、體驗等方式讓交通安全意識走入校園扎根。另一方面,雙北也共同進行機車安全宣導,藉由宣導及警察強力執法等作為,增加民眾對法規和正確交通行為的認識。
此外,為解決騎樓和人行道遭到占用阻礙行人通行的沉痾,除了由環保局清除長期占用固定物,警察局也會加強開罰力道,還給行人暢行無阻的空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於「人車共道」的人行道騎乘自行車。(攝影/林煒凱)
凝聚共識 以行動落實目標
交通安全年計畫正緊鑼密鼓進行,為使跨局處、跨縣市合作更為聚焦和具體,交通局擬定21項「交通安全年工作重點」,成立府級「交通安全年推動小組」,協調各工作重點執行進度及落實情形,並每個月檢討目標值執行情形及計畫執行進度。
謝銘鴻再次強調:「交通安全一刻不能等,我們不但跨局處合作,還要加強宣導凝聚共識,讓民眾了解,下了車我們都是行人,守護他人的安全,就是守護自己的安全。」從市府到鄰里、從學校到個人,安心安全的交通環境,有賴全民以行動實現。

台北市政府改善校園周邊人行環境。
2024台北市交通安全年5大面向亮點
工程
改善人行道36條:規畫增設實體分隔人行道20條、既有路段拓寬實體分隔人行道16條。
教育
高中以下及幼兒園交通安全教育扎根:透過課程規畫、教師增能、活動體驗等方式,提升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專業知能。
宣導
雙北合作宣導機車安全:雙北共同製作宣導影片圖卡,透過網路社群與多元管道播放。
執法
雙北聯合取締重大交通違規:請新北鄰近分局於聯外道路及橋梁,同步執行防制危險駕車、取締酒後駕車勤務。
監理
本市公車行車安全講習:全年預計辦理12場(840人次)公車行車安全講習。
【文・楊越涵 攝影・林煒凱 圖・台北市交通局、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