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張瑋軒行筆|當黃仁勳說「倘若人生重來,我絕對不會創業」 , 這能有多難呢?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3年11月08日13:30 • 發布於 2023年11月08日13:30 • Womany 張瑋軒

黃仁勳最近接受一個 PODCAST「Acquired」訪問,被問到如果此時此刻能回到三十歲,他會創辦什麼公司?

沒想到黃仁勳的回答是——「我不會這麼做。」主持人當場放聲大笑著,彷彿這是一個笑話,但當鏡頭切回至黃仁勳,我卻奇異地看見他很平靜地說:「我不會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創辦任何公司,包括輝達,難度比我想像要高過一百萬倍,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預料到這樣。」

接著他清晰描述著創業會遇到的心境挑戰,清晰到每一個字句,我都能會有畫面與強烈共鳴感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創業家會意識到痛苦和折磨、而且會感覺到異常的軟弱、必須承受的無盡挑戰、還有難以言喻的尷尬與羞恥、再列出所有可能會出錯的清單,如果有人知道創業要經歷到這些,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會想要這麼做。」

「沒有任何一個頭腦正常的人,會這麼做。」黃仁勳甚至這樣語氣輕鬆但是犀利地說。

圖片|截自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後他提到創業家必須要擁有的「超能力」。他是真的使用「superpower」這個英文。

創業家的超能力是—— 創業家不會知道「這有多難」(how hard it is),創業家只會問自己「這能多難」(how hard can it be)。

他甚至進一步說著:「即使到今天,我都還在哄騙(trick)我的大腦,讓自己去想—— 這能有多難。」

「我必須這麼做。」黃仁勳表情不帶一絲戲劇化,而是一派冷靜的形容。他坦承,他也必須專注地去想「這能有多難」,而不是「這有多難。」

(同場加映:無痛創業:在「穩定工作」與「離職創業」之間,選擇你熱情所在之處

為什麼不要去想這有多難,他也給了答案——「你必須讓自己相信,這沒這麼難。因為,這一路真的會比你能想像的要困難太多太多。」

簡單來說,因為這真的太,難,了。箇中之難,難到無法想像。所以告訴自己專注在「這能有多難」就是創業家(能心力健全地活下去)的訣竅。

圖片|截自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所以你問我,要不要再來一次,回到三十歲,把創業作為人生之途,我會說這實在是太超過了。( I think it’s too much, it’s just too much⋯⋯)」

最後主持人也問得精準:「所以你有什麼建議、方法或支援系統,讓你度過這樣的情緒創傷(emotional trauma)?」

無論成功或失敗者,其實都有可能經驗過情緒創傷。黃仁勳很幸運,前方再有難關,但是身邊還能有人,他說:「我身邊有陪著我一起經驗輝達三十年的人,許多工作夥伴都在這裡很久,他們信任我,而且我還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家,家人也願意讓我是我。」

如果你想要渡過這樣的情緒創傷,他說,你大概會需要這個——「你會需要周圍的人堅定不移的支持。」(You need the unwavering support around you.)

(同場加映:專訪女人迷共同創辦人陳怡蓁:創業是從自己做,到一起來

我很喜歡他用「Unwavering」這個字。這個字本身道盡了一切,意思是—— 目光豪不猶疑、絕不動搖的、從不變弱的。訪談最後他說了幾個人名,並且追加著一句描述:「他們沒有一次放棄過公司和我們。」

「You kind of need that.」他最後又再說了一次。

圖片|截自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我反覆看了那段訪問幾次,每一次都覺得深刻和感同身受。每一個他用的字句,幾乎也是這樣出自我的肺腑。

黃仁勳的這段訪問,是一段誠懇真切的對話。我一方面難以想像他是怎麼走來的,但一方面,做為同道中人一個創業者,他用字之精準,他是怎麼走過來的又是如此栩栩如生。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而他就這樣走過了三十年,硬生生地走出前無來者的一條路。而最安慰的是,身邊那群人竟然還在。

這能有多難呢?How hard can it be? 連他迄今每天起床都還會這樣跟自己說。

我認為每個人的窮盡一生,都在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之業,所以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負責人。我們每個人,都會需要自己的支援系統,需要身邊能夠無條件相信我們的人,也都會需要學會改問自己這個問題—— 這能有多難?而不是這有多難。

願當你覺得生活與工作難的時候,都能改問—— 這能有多難呢?也祝願當你面對挑戰時,你身邊能有堅定不移的支持和信任。

延伸閱讀:

女人迷張瑋軒、Yourator Lydia 給新世代工作者:自由選擇工作的時代,如何踏實累積自己的未來?

女人迷張瑋軒、Yourator Lydia 給新世代工作者:自由選擇工作的時代,如何踏實累積自己的未來?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lesane
    歷史上承受苦難的 人們因為各種原因而承受一眾苦難,其中很多並非他們所理解。 但,若結果夠有意義,也有些人會願意承受數次相同的 過程,只要最終能達到目的。 不論是宗教,戰場,或 科研領域都有這類人。這得看他著眼哪方面。 若純粹為錢,確實不必過度折騰。就像執行長所說。 但若一個傳教士到偏鄉戰亂處,什麼在支撐他們呢?還是有不少人這麼做。因為他們的 目的不只錢。電影賓漢裏不是這麼演嗎?羅馬官看到了宣導愛和和諧的人結果認為那人比其它人更加危險,他的理由是“because he gives them something more"。也就是這個something more 讓人產生共鳴而願意持續。 創業有很多型式,劉備織蓆販履也是自己的事業,雖不那麼體面,但好歹並非寄人籬下。但若他要爭天下那就是另一回事,那時即使有數千隨從,仍可能飄泊無依。即是說很可能是因為爭天下,所以才寄人籬下,即便身邊一堆文臣武將。 所以,可能跟行業類別也有點關聯。
    2023年11月13日00:59
  • Vivien Lin
    本文,很有深度且中肯👍
    2023年11月10日10:1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