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生病想喝水沒人回應,先生女兒竟在樓下快樂打電動!張鴻玉:女性多心疼自己、少干涉伴侶,練習「不講、不動、不做」

50+好好
更新於 09月03日13:40 • 發布於 09月03日12:15

文/蔡碧月 攝影/葉琳喬 內文圖片/出自張鴻玉的心靈世界FB粉專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對另一半付出很多,但對方卻沒對等回應,感到很心寒?身為太太,平時把丈夫照顧得好好的,自己生病時,卻被不體貼、甚至冷淡的對待,感到又氣又怨?賽斯學派心靈輔導師張鴻玉認為,夫妻之間這種付出背後藏有期待的習慣,就是痛苦來源,如此相愛相傷,卻誰也離不開誰,其實是一種關係成癮的互累症。她用自己的故事分享,如何逐步走出這種互累的情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2024)年7月熟齡網紅薇姐一篇「急診室一夜遊」貼文,談到自己身體不適,丈夫張郎卻不夠貼心對待,令她當時氣結(兩人現已和好回歸日常)。該文引發眾多女性網友共鳴留言,如「媽媽總能把生病的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媽媽生病時,常常還是得靠自己」,也有網友表示自己暈眩症復發,但先生認為她公主病發作,還抱怨沒人煮飯給他吃⋯⋯

這些女性心聲,令《50+》想進一步探索:50+女性泰半是照顧好一家老小的靈魂人物,但當自己沒有被另一半對等貼心的對待時,不免感到心寒!該怎麼辦?

賽斯學派心靈輔導師張鴻玉,是薇姐的姑姑,多年前她也曾大病躺床3天,老伴端了一杯水來,說道:「妳再這樣下去⋯⋯我看,我快要倒楣了……」當時張鴻玉氣極了,原來另一半只想到自己!而今她安慰女性朋友們:「奧修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快樂與痛苦負責……』當妳發現別人完全不心疼妳的時候,正代表著:妳從來沒有真正的心疼過自己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何有這番體悟?這要從張鴻玉和另一半的故事談起。

夫妻的關係成癮互累症:相愛相傷,卻誰也離不開誰

採訪這天,75歲張鴻玉身穿簡約連身洋裝,配上她一頭全白未染的俐落短髮,銀閃閃的,真好看。從年輕到現在,她愛美、懂穿搭,唯一不同的是現在打扮是為自己,不是為了上班或為了讓誰高興,不再是那個困在婚姻折磨伴侶找快感的迷途者。

結婚近50年來,張鴻玉與先生有30、40年都處於「關係成癮」(Codependency)的狀態,就是伴侶無法和平相處,不停爭吵、抱怨,卻誰也離不開誰,學者把這種彼此死打爛纏的關係稱爲「互累症」。夫妻如此相處,連女兒也看不下去,直說:「你們好可怕,我將來不要結婚,不要生小孩。」

相依變相絆,互助變互累的關係究竟從何時開始?

張鴻玉回憶,26歲結婚,婚前先生看中她的依順與顧家,她喜歡先生的帥氣與呵護;婚後她努力當個賢妻良母,在職場上是女強人,然而先生女人緣太好,長輩一句「男人就是這樣」,讓她內傷,從此妒嫉不安。

對她這世代的女性來說,常被灌輸「婚姻就是這樣」概念,婚姻像一雙美麗鞋子,想盡辦法讓它合腳,合不了腳就讓自己麻木。張鴻玉便加倍努力付出,想讓所有人少不了她,沒有她這個家就會垮掉。

張鴻玉(左)與先生曾和許多夫妻一樣,陷入相愛相殺的關係成癮互累的相處模式。

生病想喝水沒人回應 自問婚姻問題出在哪?

有次她生病在家休息,口渴想喝水沒人回應,卻聽見女兒跟先生在樓下打電動開心嬉鬧,「沒想到我不在,他們也可以過得很快樂!那一剎那突然發現這個世界有沒有我,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

還有一次,張鴻玉人不舒服被送到急診室,家人湊巧趕不來,一個人孤單躺在醫院,突然浮起「這一輩子沒有人可以照顧我,我必須先照顧我自己」的念頭。

然而,這些心疼、珍惜自己的領悟,不過是漫長婚姻裡的靈光乍現,身體復原後她依然事業婚姻兩頭忙,直到50歲退休後,整個人失去方向,才開始正視人生到底哪裡出錯?為了沉潛療傷,她前往印度進修身心靈課程,發現人生的痛苦、吵鬧不休的婚姻,一大部分是因為「關係成癮」,許多問題在她身上,不在他人。

關係成癮現象 1. 付出背後有期待,既討愛也想干涉

張鴻玉說,「關係成癮」的徵兆之一:努力付出的背後藏有期待。

在原生家庭中,張鴻玉的爸爸有2個太太,小媽時髦讀過書懂伺候,媽媽傳統樸實守本分,打死不離開這個家,她看在眼裡,也帶進婚姻。

媽媽告訴她,手上一定要有錢,沒錢的婚姻是痛苦的,因此她把高薪工作當底氣,照顧全家拉攏公婆,然而,當包山包海的付出沒有獲得預期的回報時,張鴻玉把所有不幸怪在先生身上,「傳統女人討愛的方式,就是不斷的付出,付出才有權干涉、控制對方,拿道德來批判對方。」

投入賽斯心理學多年,張鴻玉(左)才理解到,自己在婚姻裡的舉措其實與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圖為年輕時與媽媽合影。

先生享受她的照顧,卻不滿她管太多,不明白為何婚前她百依百順、婚後卻老愛找碴。張鴻玉坦承,以前在夫妻吵吵鬧鬧中,她會有一種快感,「就是你把他折磨成這樣,他居然也不提離婚」,這就是互累。

關係成癮現象2. 認為對方拖累,但分開就有罪惡感

分開就有罪惡感,也是關係成癮的現象。

中年危機爆發後,張鴻玉為了拯救自己,50歲時想前往印度進修,卻拖到56歲才踏出家門,主要是先生反對,怪她不顧他死活。

張鴻玉反思,「諷刺的是,我可以為了工作出差美國一個月,卻不能為追求自我而出遠門一個月,彷彿拋家拋夫是不對的。原本擔心先生沒有我不行,結果回來後發現,先生也是過得好好的。」

婚姻如此痛苦,不是沒想過分開。一次出發去印度前,兩人大吵,她氣到心想永遠不回來了,沒想到人到印度當晚,護照竟然不見了,她在旅館恐慌痛哭自己回不去了,還病了好幾天,張鴻玉冷靜下來後,發現自己不是擔心回不去台灣,而是回不去婚姻,「以前認定是先生依賴我、拖住我,如果我離開他,他會沒飯吃、很可憐。現實是離不開婚姻的是我,我跟我媽一樣離不開這個婚姻,恐懼失去對方,那我為何還要常找他的麻煩?

她檢討,既然彼此分不開,要終結互累關係,就要好好相處,從觀念到行為,她做了許多改變。

自我改變 1. 不再以丈夫優先,被說自私也要尋開心

首先,改變看待自己的方式,愛自己多一點

「既然改變不了對方,就改變自己。對兩人的關係不要再像過去有任何期待,期待做了什麼,兩人會更好,而是將期待轉到自己身上,先把自己照顧好。」張鴻玉分享。

她強調,就算被說自私也要讓自己開心,只要有一點點喜歡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從印度回來後,她愛上打坐,先生以為她走火入魔,她不理會,打坐讓她平靜,不再焦慮,漸漸接受現狀,饒過自己;不打坐時她就看書,轉移過去以先生的需求為優先的生活,「當我放鬆不再焦慮,靠自己找到安全感,他也從一開始的抱怨慢慢習慣,夫妻相處也平穩下來。」(相關閱讀:空巢熟女最需要的祝福,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彭菊仙:媽媽如何少牽腸掛肚,多愛自己?

自我改變2. 不再控制一切,不講、不動、不做

其次,不試著控制一切,不再拼命服務。

比如吃麵時,先生一句「好像缺一點辣椒」,以前張鴻玉馬上起身去拿,有覺知之後,她會在心裡數著「123、223、323」,堅持不要動,數到4時,看見丈夫突然站起來自己去拿辣椒,「這證明我以前就是動作太快了!很多事情對方並沒有要求我做,卻自動自發。」

她嘗試脫掉從照顧者的角色看待一切,「最大的功課變成不講、不動、不做,讓他回歸做自己,不要過度付出跟干涉。」

不喜歡的事不再勉強自己,尤其是三餐,現在張鴻玉想做飯才做,不想做就隨便吃或各自覓食,不當完美太太;剛開始先生不高興為何夫妻要分開行動?久而久之,也接受偶爾可各吃各的了。夫妻腳步配合但不勉強,家務還是會做,但她強調:「彼此都不再『拼命』做,不開心就少了。」 (相關閱讀:不管另一半就是最大支持!李安妻子林惠嘉:做喜歡的事是人生至樂,跟別人沒有關係

自我改變3. 放下不安,個人造業讓他自己擔

再者,克服想太多、不做不安的習慣。

第一次去印度前,親友問張鴻玉,把帥哥擺在家安心嗎?最後張鴻玉想通了,「要相信生命有他自己的功課要學習,讓他做自己。」

又如,明明快下雨了,勸先生出門帶把傘,對方卻回說「不要妳管」,2、3次以後,就告訴自己不能再被這樣對待,萬一他生病也是他自己要承擔。「照顧者不做會難受死,試著放下不安,會輕鬆許多。」張鴻玉說。

自我改變4. 不再批評,對人對己都開始讚美

最後,放下批評開始讚美。

張鴻玉觀察自己這一代的人,從小到大總是被要求、被批評,婚後不是「我為你好」就是「你為我好」,很少被讚美肯定,要化解這種情形,要先練習不再批評自己、挑剔自己接受原來的自己,也放下追求完美家庭的執念,悲情怨念自然化解。慢慢地,也會開口稱讚先生。

而她的母親離世前,仍掛念著這一生被誰虧待,張鴻玉便跟她說「媽,妳是好媽媽」,一句讚美,讓母親心裡好過許多。

婆媳關係也是如此,「當我很愛自己,不在乎誰搶了先生的愛,就有多餘的能量給婆婆。」這是張鴻玉做妻子與做媳婦的體會,因為已理解到,強勢的婆婆不過是一個愛兒子的媽媽,一個找尋愛的媽媽。

在婆婆生病擔心久病無孝子時,張鴻玉甚至好言相慰,她選擇說「別擔心,我們很有錢,可以把妳照顧得很好」,而不是「就算沒錢也會好好照顧妳」,前者能讓對方感到萬分安心,後者暗示對方帶來負擔,做一樣的事,但講一句讓對方舒服的話,不是更好?

堅持尋自己開心後,夫婦倆已進入到可各自去吃飯、各做各的,舒服又距離剛好的陪伴了。

從50歲慢慢覺醒,到超過70歲,「相互依存、相互拖累」的愛相殺模式已然翻篇,現在她和老伴可以一起去搭郵輪,綁在船上10幾天和平相處。張鴻玉攜帶自己的愛書《個人覺知的力量》,另一半則是先下載影片到iPad,一回到艙房,一人打坐看書寫作、一人追劇,誰也不再囉嗦誰……

我們問張鴻玉,倘若將來有老病的一天,該怎麼辦?

她的回答頗正面:「我深深相信,老年人不必一定要經過生病這個階段。有一天,在該走的時候,自然就會走了。」兩老現在就是努力把自己照顧好,目標一路玩到掛!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