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日伶牙俐齒,真遇到困難時,就畏縮想放棄?孩子好逸惡勞、什麼都不想努力?孩子不主動、不自愛,過一天算一天,標準「無動力世代」?這些「症頭」,其實都跟孩子沒自信、缺乏成功經驗有關,衍生出難以真心樂觀、對未來的自己缺乏想像與期盼等狀況。
增強孩子的「我能感」,是具體解方之一。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機會教育,或創造情境予以體驗,都是好的。
「所謂『我能感』,是一種內在歷程,就是孩子從『我想試這件事』、到『我試試看』、到『我完成了』,再到『我覺得自己有能力』,」友緣基金會諮商心理師陳奕安說明。友緣基金會曾以「我能感」為主題設計課程,著重「內在我能感」,例如個人能力的培養、團體任務的達成,以及「人際我能感」,讓孩子學習人際互動等。
這套「我能感」課程,是奠基於心理學大師史奈德(C. R. Snyder)的「希望感理論」。陳奕安說,當人有目標時,他會知道有什麼方法能達成目標,並且有動力去使用這些方法,這就是希望感理論。在過程中,方法跟動力是互相交織、互相影響的,如果空有動力、卻沒方法,就達不到目標,反之亦然。
「目標、方法、動能」,是「我能感」的三大關鍵,具體原則與做法如下:
關鍵1. 目標
這裡所指的目標是廣義的,可長可短、可大可小。陳奕安說,「唯二」的原則,是孩子自己想要,並且合乎現實狀況。如果目標很大,就切成小目標。
很多孩子看似缺乏目標,陳奕安建議,多問就對了。舉個例,小明跟朋友玩鬼抓人,他抓到人了,卻因為太興奮而抓著手不放,朋友生氣了,雙方起爭執。這時,大人可以跟小明一起研究他眼前的目標是什麼,或許是「享受遊戲的成就,但不要讓別人覺得不舒服」,再基於這個目標思考後續做法。
如果孩子真說不出目標,那就再限縮一點,讓孩子選。例如上述情況,可以問小明「想玩,還是想吵架」?如果答「想玩」,就針對此目標找做法;若答「想吵架」,就表示現在小明的目標在情緒層面,大人可跟他一起思考如何處理情緒比較妥當。
目標也要符合現實狀況,考量能力與資源,如果是比較大的目標,就陪著孩子練習把目標切成一小份、一小份。陳奕安舉例,若孩子的目標是跟同學一起演出戲劇,那可以切出的小目標包括:找主題、想故事、寫劇本、想道具、列器材清單等,乃至於排戲、預演、正式演出等。大人的角色,在引導孩子想出「有邏輯順序的子目標」,以利一步步完成。
關鍵2. 方法
要保持彈性,plan A行不通的話,就換plan B登場。「如果你眼前只有一條路能走,當這條路不通時,你就哪兒也去不了,希望感怎麼會高呢?」陳奕安說,大人得讓孩子明白,即使方法再好,也有不可控的阻礙,假若碰到阻礙,就換個方法,找替代道路便是,要保持彈性。
比方說,孩子的目標是成績進步,但傳統的學習方法就是成效不彰,那就試試別種方法。
Super教師、台北市雙蓮國小教師郭俊成舉例,數學是比較抽象的科目,如果「用聽的」聽不懂,那就動手實作、應用這些知識看看。例如,學到比例尺時、可以做做模型;學到濃度時、就調調果汁,都能增進理解。又例如,對國語課文毫無共鳴、不妨編成短劇演演看;歷史人物的事蹟看過就忘,那就試著想像這些古人的臉書個人檔案會怎麼寫。
保持彈性的意思,除了要有plan B,還包括要接受挫折。例如,小明想跟朋友繼續玩,已釋出善意,但朋友不接受,小明就得試著理解,可能是方法不適用,也可能是現在時機不對。又或者,已經換一種學習法了,考試成績還是沒起色,可能是題目剛好出到沒讀通的地方。
陳奕安強調,大人別過度樂觀,只告訴孩子「一切都會順利」,而是要鼓勵孩子貼近現實層面的思考,就算不順心,也能告訴自己「我會找到方法來解決」。
關鍵3. 動能
有目標、有方法之後,還得持續下去。大人能做的,就是鼓勵孩子努力堅持,強化心理意志。陳奕安提醒,就算結果不好,大人也別做出錯誤歸因,讓孩子覺得「我就是不行」,而是告訴孩子:挫折不是絕對的、永久的,不是你不夠好、不夠厲害,換一個方法再試試,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透過引導,慢慢讓孩子養成成長型思維。
有意思的是,史奈德曾指出,一個人的希望感是高或低,跟先天的遺傳沒有關係,大多是後天學習而來,靠的就是大人的引導。而且從兩歲開始,孩子就有希望感了,也慢慢出現高希望感者較正向、低希望感者較負向的差異。顯然,從小時候、從日常生活中,多點機會讓孩子覺得「我能」,是有益處的。
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