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蛋黃、蛋白各有功能!從《本草綱目》看中醫的雞蛋療效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9年07月29日10:29 • 發布於 2019年07月29日10:30 • 閱讀,對身體好!

歷代以來便有不少關於雞蛋的治病記載。雞蛋單獨使用,可治療許多疾病,和食物或中藥合用,更可以中藥方劑配伍君、臣、佐、使的方法使用。有時可以當成主要治療,有時可以當成次要治療,有時可以當成輔佐治療,也有很多時候可以當成引導治療。

雞蛋五個部分的療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  蛋清(雞子白)

性平(不寒不燥),多食無妨。無毒,味甘。雞蛋白能滋潤肺,利咽喉,清熱解毒,適宜喉嚨痛、聲音沙啞、眼睛紅腫痛,各種發炎腫痛者都適合食用。

《本草綱目》云:「卵白,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其氣渾,其性溫。精不足者,補之以氣,故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治下痢,胎產諸疾。」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  蛋黃(雞子黃)

性平(不寒不燥),腸胃功能好的人多食無妨。無毒、味甘,可以袪熱、鎮靜、養陰(營養滋潤)、寧心神、補脾胃。適用於陰虛(營養滋潤物質缺乏)失眠、胃氣上逆、打嗝嘔吐、產後身體虛弱和腹瀉等病症。一般用量為一~二枚,用熱水沖服。熬成油可外擦熱瘡(化膿性瘡瘍),但外用要適量。

明朝李時珍說:「雞子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其與阿膠同功,正此意也。」但雞子黃難以消化,消化不良容易脹氣者不宜多吃。

《本草求真》云:「多食則滯。」說明消化不良者多吃則容易脹氣,影響氣血運行。

3.  蛋殼

含有93%的碳酸鈣、1%的碳酸鎂、0.5%的磷酸鎂和5%的有機物質,可以制酸、止疼、促進傷口癒合。

4.  蛋膜衣(鳳凰衣)

蛋膜衣是雛雞孵出後留下的卵殼內膜。味甘、性平(不寒不燥),可滋潤肺部,止咳嗽,用於長久咳嗽、呼吸急促、聲音沙啞等症。功能在於瀉肺熱(消炎),對肺虛弱失音之症,有開音作用,幫助聲音清亮有力,常配合玉蝴蝶、胖大海、生甘草等同用。對於久咳氣急,又有止咳作用,常配和枇杷葉、麥冬等同用。將蛋膜衣洗淨、曬乾後使用。常用量是八分~一錢五分(約二~五克),加水一杯,煮開滾10分鐘即可服用。

5.  蛋黃油(雞子油)

蛋黃油有消炎、滋潤皮膚、收斂傷口、生長新肌膚、保護瘡面的功效。早在唐代,中醫古籍《藥性論》就記載了它的療效,而明朝的《本草綱目》也有如下介紹:「雞子油,甘溫無毒,和粉敷頭瘡。治療小兒驚熱下痢。小兒服之去痰熱,主百病。」意思是說,蛋黃油和麵粉均勻混合外擦,可以治療頭部毛囊炎。內服對嬰幼兒受感染的腹瀉也有療效。小孩子吃了之後可以去除體內的瘀血、發炎,對許多疾病都有療效。

現代則有日本醫學博士馬場和光的臨床研究證實,蛋黃油對許多心臟疾病有顯著療效,甚至當強心劑無效時,改用內服雞蛋油會有良好的效果。由蛋黃提煉出來的油類,俗稱蛋油。蛋黃油的功能在於清除血管中壞的膽固醇(LDL-C),所以最近的用法是治療心臟病,還可增進男性性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膚的光澤和彈性。根據中醫書籍的記載,蛋黃油在中醫上主要的療效為清熱解毒、生肌歛瘡、消腫止痛,也被運用在外科治療感染、濕疹、燒燙傷等。

中醫古籍裡面也有相關記載。唐代《藥性論》:「將雞仔黃煉之主嘔逆」;《千金方》:「雞卵一枚,米下蒸半日,取出黃,熬令黑,先拭瘡上汁令乾,以藥納瘡孔中」;《日華子本草》:「炒卵黃取油,和粉敷頭瘡」。

蛋黃油製法先把雞蛋煮熟,取出蛋黃,放到鐵鍋裡用中火把蛋黃炒到乾燥,甚至焦枯的深茶色。這時會產生強烈的腥味與焦味、夾雜濃煙等不好的味道(最好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製作,如鄉下田野)。接著再用小火,把蛋黃攪拌成黑色濃稠狀,持續攪拌剩下的黑色液體,就是蛋黃油,最後放到玻璃瓶裡備用。現代工業利用超臨界萃取方式所製成的蛋黃油較無腥臭味,且顏色較為漂亮。萃取出來的蛋黃油較為稀少,因為10個蛋黃約莫只能產出僅僅兩大匙的蛋黃油。內服時,由於蛋黃油是純油脂,油膩程度自然不用再多加解釋。空腹使用,有些人會覺得腸胃不舒服,因為會附著在胃壁上造成不適的感覺。建議每天飯後服用二~三次。外敷就直接抹在患處薄薄一層,可早晚各塗一次。

(本文作者為宜陞中醫診所院長。原文刊載於吳宏乾《蛋療:中醫祕傳五大內臟對症蛋食養生帖》/幸福文化)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