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24年11月01日09:49 • 發布於 2024年10月31日16:00 • 邱誌勇

為鼓勵美術創作風氣、培育藝術人才,新北市文化局每年舉辦「新北市美展」,期盼透過美展競賽形式,能進一步推動藝術參與風氣,及全民美育素養。本年度第36屆新北市美展在歷經各評選會議後,共有78件入選以上各名次的得獎作品。綜觀本年度水彩、油畫、版畫、攝影與科技藝術五大類的優秀作品可見,青年世代的創作者對自身生存的境況,以及對整體社會文化的現象,有深刻的觀察與體認。或許這是因為「生存」對一個生活在當代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是困難、矛盾或是辛苦的。從美展各類創作媒材的得獎作品中可以發現,在當代影像充斥的生活環境中,創作者如何透過從現成物拼貼、圖像技術、機械裝置,到數位媒材等元素,對整體生活世界進行描繪,闡述著所有個體化過程如何受當代媒體文化、數位科技與全球思潮的影響,以及如何轉化其獨特的「心理mdash社會」結構,重新模組化人們的感知功能,創造出動人的作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綺芸《觀 mdash 植光共鳴》。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以油畫類與科技藝術類為例,多數創作者表現出對人類文明、自然環境與數位技術間的衝突矛盾有著獨特的表現手法。張綺芸的《觀-植光共鳴》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人物與植物的關係、游智涵《PrtSc.03》則是以繪畫物質性表現數位的「卡頓」感、鄭子芸林俊遑黃紀虹的《數位循環 Mass Cycles》更以點雲技術轉換為可感知存在物質mdash雲霧,現場三個螢光幕顯現質量與數位的輪迴關係,即時進行物質與虛擬的交換實驗,展示出生物與計算的同一性功能,合成了一個平衡的生態景觀。於此,「人」與「物」(尤其是自然與科技)間的關係展現出藝術創作的對象,已然不僅是純粹的物質符號再現;更是整體化的過程,一種特定的生成態度。這個彼此重複著某個層次內涵的迭代交替,漸進地凸顯人之個體化與生活世界乃是一個趨勢、一種流動、一個過程,層層交疊。[1]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鄭子芸、林俊遑、黃紀虹的《數位循環 Mass Cycles》。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此外,美展五大徵件類型中最大的共同特色便是「影像」,不論是傳統媒材、靜態攝影,或是活動影像皆是再現某特定時空間的媒介,影像的產生來自於創作者與被描繪客體之間產生的評價關係。以攝影類作品為例,影像的社會性,與其本身所潛藏的科學客觀性的特性,構築了影像的神話;意即,影像被視為是直接且中立地反映世界現實的證據。[2]這也促使攝影得以超越其他再現現實的媒介形式,成為洞悉可能的社會氛圍的途徑,化身為一扇引領觀者將目光投向世界的窗。然而,在第一名得獎者李進能的《A+B=?》卻以拼貼形式展現出異於常態的現實感,作品透過將台灣極權者的雕像與街頭攝影相拼貼,創造出充滿寓意與詮釋空間的視覺表達,此劇場特質出現於觀者眼睛與被觀看之影像客體間的縫隙裡,其不僅關注於觀者對於所觀看場景的詮釋建構,更指涉相互主體的認知過程,並涉及「時間-空間-行動-表演者-觀眾」五個生態系統中相互交織的元素,使隱晦的劇場性獲得極致表現。

遊智涵《PrtSc.03》。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倘若我們回到事件本身特質而論,任何一個事件的本身並沒有任何太顯著的重要性;然而,當一個事件的原始物件(raw material),與特別主體(藝術家)的經驗與感情相連結時便有評價出現,這種僅屬於自身的主體經驗乃是一種個別主體(subjectivism)的表現,更認為世界是滿足主體經驗在生活中不同面向之原始物件的觀點後,被化約在經驗與情感等層面時,這個現象即可被認定為是「詩意化」(poeticization)的特徵。[3]無論是油畫、版畫、水彩等傳統媒材,或是攝影與科技藝術這些技術性媒材,影像空間被描繪成幾乎斷裂的平面和表面上的行動,透過影像表面(畫布、照片、螢幕)協商不同的時間性和延續時間的擴展,驅動人們的迎向敘事的線索,推動影像創造朝向其媒介性的極限。影像的片段空間進入多重想像的地帶,並遵循著其自身的邏輯,綜整成一整體,其多樣化和遙想之現實,引領觀眾浸入龐大的影像訊息之地,使其能遙想相應的場域景點,匹配已身的情緒和意志,感知場所的神秘精神且鏈接相鄰的空間,推動觀者的感官知覺超越其所給定的參考框架的限制;並促使觀者重新思考什麼是人類及其所面對之環境的景況。

李進能《A+B=?》。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言而喻,人們的經驗存在於自身與事物之間的關係裡,而非存在於客體本身,這形成了一種「我與世界之間的關係」(I-relation-world)。2024新北市美展的得獎作品在某種程度而言,便是透過多樣媒材、當代科技與觀念意象,展現對「公/私領域」、「現實與幻境」與「未來想像」三地主題的思考,呈現出青年藝術家對自身的境況與存在的想像。

[1] Bernard Stiegler著,陳興華、許煜譯,《人類紀裡的藝術》(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頁55。

[2] Liz Wells著,鄭玉菁譯,《攝影學批判導讀》(台北:韋伯,2005),頁50。

[3] 轉引自邱誌勇、呂欣儒,〈災難影像的詩意化:中國川震影像全球傳散的視覺經驗〉,《2008 第七屆兩岸傳播暨影像藝術研討會》(台南:台南藝術大學,2008),頁3。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