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危老方案容獎低、優惠少,為何大家仍不選都更?花敬群解鎖:讓都更審議危老化

財訊雙週刊
更新於 2024年03月28日02:31 • 發布於 2024年03月28日02:22 • 財訊
▲推動《危老條例》的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對都更案量未能擴大感到憂心。(圖/潘重安攝)

文/陳雅玲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國內老屋重建需求熱切,累計都更危老核准件數已經突破4千多案,反映這幾年量能倍數成長,是合計過去20年來660件都更核准案的5倍。不過,再細究當中的數據,危老案一年平均將近八百案,都更案一年平均僅有80案,兩者竟相差十倍的落差。明顯看出,國內都更案量其實未能進一步擴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小英政府上任後,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七年前便催生推動《危老條例》,打破都更過去數年來窒礙難行的困境,開闢都更以外,老屋重建的另一條捷徑。身為推動危老開創者,反而對都更感到憂心,他說:「危老案的量已經到頂了!如果都更的量打不通,全台量能很難再往上衝!」

危老條件比都更差 為何危老案仍居高不下

《危老條例》被喻為都更的高速公路,但隨著10%時程獎勵遞減,取而代之是要擴大整合範圍,加上住戶要百分百同意,但市場還是趨之若鶩,「都更則無論是容積獎勵上限、稅負減免優惠,以及不用百分百同意,比起危老的重建條件都還要具優勢,但為何大家還是不願走都更路徑,值得思索。」花敬群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都更程序冗長 一個建議再等3個月

花敬群舉最明顯的例子,一家單一產權的飯店,如果走都更流程,按理說可以拿到更多的容積獎勵;但事實證明,飯店重建還是申請危老,「這是為什麼?」

一位不具名的業者指出,都更審議是一件冗長的過程,往往因為委員一句話要求業者修改,等到再次審議是半年後的事,如果當下修改不合規定,就是再來一次。而這只是補正文件往返的環節,當中不乏等待安排聽證會的時間,「一個聽證會詢問了3個月,最後終於排上了,那又是一個月後的事了!」

因此有愈來愈多的業者棄都更轉危老,明顯不在於容積獎勵不足的問題。《財訊》雙週刊指出,從數據來看,以財團法人都更研究發展基金會統計,1999至2005年間核定的都更事業計畫,每案平均0.8年,而近年2021至2023年每案核定平均要4.7年,整個時程拉長近5倍。而且,這個數字尚不包括有的案件採用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分送的都更案。

更多財訊雙週刊文章

神達集團搶進AI伺服器!神雲走過客戶欠款低潮 聚焦「兩大核心」力挺英特爾、超微
「廠房百貨公司」從5000元到30億訂單都接!聖暉從小客戶做起 打造大艦隊平台

加入財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