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三義美術館以擁抱自然之姿豎立於苗栗三義鄉綿延山巒間。今次於2024年末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聯展,匯聚三位使用材質屬性迥異的雕塑藝術家王幸玉(1976-)、侯連秦(1981-)、胡竣傑(1983-)。三位以截然不同的創作語言,探索材質本身的可能性與內在精神,將冷硬及粗糙的原料轉化為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王幸玉透過多層次的釉藥堆疊與燒製工法,呈現陶瓷脆弱與堅韌的雙面性質;侯連秦在石材的肌理與雕鑿間找尋並挖掘自然與生命的深刻連結;而胡竣傑則以鋼鐵為媒介,透過熔接與對東方美學的哲思,轉化過去對金屬物質性的慣性認知。儘管風格各異,彼此在空間中也相互呼應與對話。
「材境交匯」展場一景。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陶土與火焰
專職陶瓷創作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藝術家王幸玉,以細緻的肌理堆疊與獨特的材質運用著稱。談及作品中層層堆疊的土片造型,她解釋這樣的處理手法隱喻著陶瓷創作過程中的耗時性所累積的時間皺褶。在陶瓷燒製過程中,需經歷至少四次以上燒成,而每次的燒成則需再重新堆疊新的釉藥及新的化妝土,透過不斷疊、燒的過程,使作品呈現豐富的層次與獨特的視覺效果。對王幸玉而言,陶瓷不僅僅只是材質本身,而是一場征服「火」的挑戰過程,面對「火」的不可預期,除了為每次開窯時保持一種驚喜感,也成為她不斷嘗試創新的樂趣。
王幸玉作品《之間-09》,2024。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本次首度展出五件全新陶瓷創作,其中,王幸玉延續過往《捨得》系列,探討「失去」與「得到」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她以手部形象象徵抓取與放手的動作,手心上捧著一顆看似華麗又似乎只要稍加用力就會斷裂的縷空瓷球,進一步引導觀者思考「擁有是否同時意味著失去」。對她而言,陶瓷材料的脆弱性本身蘊含著一種獨特的美感並深深吸引著她,她指出,空心球體的製成與結構繁複,需要在最初就將土質的配方調整成一定比例,以確保土質在濕軟狀態下仍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並在高溫中保持穩定,最終呈現出完美的樣態。
王幸玉的作品《2024捨得》,2024。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方舟》系列靈感則來自她對於「珍藏」的思考,她認為每個人的生命之中都會有想要珍藏的東西。提及王幸玉最想珍藏之物,她述說著一次偶然見到藍晶石的原石,就深著迷於石材本身的色澤與樣態,當下決定以這顆「藍晶石」作為《方舟1》的部分。而在調配土的過程中,「藍晶石」的膨脹特性更是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藉由藍晶石這一陶瓷媒材中的特殊填充物來降低土的收縮率,抑是製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時的重要助力。她將藍晶石這一陶瓷中常見的原料轉化為人們在生命中珍視的記憶與物件的象徵,更在其中賦予材料情感,與之產生親密的對話。
王幸玉的作品《方舟1》,2024。圖 / 非池中藝術網提供。
王幸玉的作品《方舟2》,2024。圖 / 非池中藝術網提供。
鑿刀下的石與水
石頭本身的質地與歷史感,蘊含著不可忽視的時間軌跡與自然力量。對石雕藝術家侯連秦而言,生活與自然是他創作的重要依循。在歷經物質匱乏的生命階段後,讓他更加重視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並開始思索自然資源如何支撐人類的生存,這樣的反思漸漸轉化為他創作中的核心精神,透過對石材的形塑,成為承載個人生命記憶與人類共同經驗的容器。
侯連秦的作品《歡樂之花》,2024,卡拉拉白大理石。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侯連秦的作品《驚喜之奇》,2024,卡拉拉白大理石。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侯連秦承襲「師法自然」的精神,從自然萬物中逐步提煉。水與石是地球誕生之初最早的元素,他特別著迷於「水」與水中生物流動性的曲線,如貝殼、海豚、珊瑚等。在其創作中,經常可以看到如「水波浪」的符號,他將其稱之為「複合體」。象徵多種自然與人文元素的混合,如海洋生物的觸角、植物的葉片、花瓣的邊緣,甚至人類的動作與結構,如手指交叉、衣襬邊緣及拉鍊的融合。他將這些觀察融入創作,轉化為如水般靈活多變的型態,像是作品《冬去春來》中如牛奶般的液態流動或是《自然流淌》中結合曲線柔軟的女體姿態。並在雕刻時順應石材的自然裂紋與質地,如同在雕鑿的過程中與石材對話,由內而外展現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態度。
侯連秦的作品《冬去春來》,越南白大理石。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侯連秦的作品《自然流淌》,2024,卡拉拉白大理石。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石雕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耐心與時間的藝術形式。侯連秦的作品乍看之下很容易受石材表面的厚重過渡到輕薄的水波狀態而產生出強烈的對比感影響,然而,他想呈現的僅是日復一日雕琢石材而將時間凝結為此刻的意識,讓觀者感受到每一天付出的雕刻動作殘留於此。他也表示,現階段的創作有別於過去強調個人主觀想法,體現一種「自我的讓位」的創作哲學,不將自我的意識或想法過度強加於作品上,反而讓材質特性與靈性的感動明顯被看見。讓位如同空出石材體積使得光與作品薄體相得益彰,水的多變形態也因思維的澈悟而顯的生動。
侯連秦的作品《海浪淋漓》局部,2024,卡拉拉白大理石。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侯連秦的作品《天空之鏡》,2024,卡拉拉白大理石。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用焊槍書寫的山水
作為此次聯展三種相異材質中唯一的工業材料,鋼鐵通常被認為是堅硬且具實體感的存在,藝術家胡竣傑的作品並非給人這種剛硬的物質性感受,而是呈現出抽象般的情感能量。憶起初次接觸鋼鐵時,胡竣傑受它的冰冷與規格化所限制,隨著日漸熟稔的技術,他發現鋼鐵在高溫熔接中擁有如黏土般的可塑性,又如石頭般可雕刻,這啟發他突破鋼鐵固有的形態,賦予其新的可能性。
胡竣傑的作品《彼端的花束》,2024。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受到雕塑家 David Smith(1906-1965)將熔接鋼鐵當作是一種「物質與心靈間的結構過程」的影響,胡竣傑將焊槍比擬為畫筆,在瞬間變化的材料中構築個人化的形式語言。他認為,過去對鋼鐵工業性的討論已臻成熟,甚至走向僵化,他反而想呈現鋼鐵平靜與柔軟的另一面,並將鋼鐵的物理特性與其精神性並存。他描述自己在焊接過程需戴著面罩作業,高溫且不舒適的環境下如在迷霧中探尋,他以焊槍的熱度引導金屬流動,創造起伏、凹陷然後堆疊跟變化,這種疊加過程與山水畫「可遊、可觀、可居」的概念相契合,既是對心中世界的開拓,也是與材料間的對話。他將山與水的意象轉化為抽象的線性表現,呈現出東方美學中的精神性,而非具象的自然模仿。他說:「我不是在做一座山的模樣,而是在創造一座山mdashmdash它是心中的山。」
胡竣傑的作品《午後的積雨雲》,2024。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在胡竣傑的創作過程中,他總是有意無意地在作品中創造出一條線,最初以為這僅是地平線的表現mdashmdash實體與虛幻的分界,但後來意識到這條線實際代表著他對界線上變化與互動的關注,「邊界」於是成為他創作的核心概念。胡竣傑描述了一次個人經驗,在注視遠方搖曳的樹梢時,當下感受到自身與外界之間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在流動,或許是風的經過,亦或是內心的情緒變化,這種看不見的移動,微小卻深刻地影響著他。
胡竣傑作品一景。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他將這種強烈感受注入在《搖晃的瑣碎》系列作品中,利用堆焊的方式把不鏽鋼慢慢堆疊成一條蜿蜒曲折的線,並在兩端加入重量和敲擊的紋理,形成一種介於穩定與動態之間的微妙平衡。藉由觀者的移動或環境的振動來產生輕微的晃動,試圖以鋼鐵線條兩端所能承重的極限,模糊動與不動、作品與觀者間的界線。他將圓形、三角形與方形簡化為構築山水與盆景的東方意象,凝聚出物質與精神的交融。他認為邊界並非分明的線,而是一種可以跨越、模糊甚至交疊的關係,更進一步延伸至周遭人、事與物,以及那些無形的力量之中,體現了東方美學中隱喻的深層對話。
胡竣傑的作品《搖晃的瑣碎X》,2024。圖 / 富貴三義美術館提供。
2024【材境交匯】石bull陶bull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
展出時間:2024年113年12月01日(日) 至 114年01月12日(日)
藝術家:王幸玉、侯連秦、胡竣傑 (依筆畫序)
展 場:「富貴三義美術館」
聯絡電話:037-870-861 (採預約制,周二館休)
展場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八股路館前三巷1-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