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六年、累積上百張概念草圖,以410坪的曲線屋頂構成,集日本建築概念和台灣施工技術的新一代「勤美術館」將於2024年12月開幕。全新展館委由國際級建築大師隈研吾領軍設計,賦予勤美術館如「掀開大地」的建築意象,陳述經營定位:「一處融合綠意、創意、靈感,能啟發想像力的新興藝術之境」。場館落成後,不僅寫下隈研吾為台灣興建第一座美術館的新里程,也以台灣少見的地景式建築完整了「勤美草悟」生活圈的願景。
勤美術館2012年由閒置小學改造為臨時性美術館,結合戶外公共展區,成功打破過去展覽僅能存在於殿堂級場館的距離感;2019年更挑戰將常見的施工基地打造成「工家美術館」,讓工地成為自在生活、交流、學習體驗的文化現場。經過了2012年至2019年的淬鍊,積累成新一代勤美術館的發展底氣,未來亦將以這座國際級地景美術館作為長期據點,實踐新的永續創意生活模式。
隱身於自然之後 成為人與環境的媒介
新一代場館在隈研吾建築團隊的設計加乘下,承襲了勤美術館過去特質,與街區關係更是超展開,構思了整體地景與環境尺度。考量「勤美草悟」生活圈近萬坪的基地裡,坐擁酒店、住宅、商場、教堂等特色建築,美術館設施占地約6%,因此決定賦予場館猶如「掀開大地」般薄而輕透的視覺外觀,並以圖騰─唐草為設計靈感,透過繁而多變的捲曲弧線運用,由外而內,圈起建築及四周彎曲林徑、戲水池等互動動線,讓勤美術館成為存在高樓大廈與草悟道森林之間的城市綠洲,和諧地融入街區、自然與藝術。
建築採鋼構型式,相較傳統鋼筋混凝土工法更加柔韌輕盈,同時也能減少碳排,410坪廣闊的綠屋頂以穩定的門型結構基礎發展,再慢慢拉出曲面弧度,由無數小三角鋼板串接成一個又一個點,從粒子堆疊成立體化的線與面,形塑如山丘般高低起伏、自然流暢的扭轉角度。另一方面,為了與草悟道綠景呼應,隈研吾團隊也運用了將近1,282根形狀各異的木紋格柵與建築結合,加深勤美術館溫暖的氣質,並以大面積落地窗帶出空間穿透性,使內外地景視覺更加延伸開闊。
下沉綠屋頂和土地銜接處的處理,建築弧度尾端並非突兀內收,而是順暢地被轉化為階梯,讓屋簷自然成為地景的一部分,消弭鋼材轉折的衝突感;而綠屋頂上也建置了水源循環系統,供植物永續生長維護使用,未來人們也能實際踏上駐足,欣賞不一樣的城市生態風景。種種設計細節都讓勤美術館視覺毫不張揚,自然隱身於環境及大量綠意之中。
資料及圖片提供」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閱讀全文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