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攝影/影巷26號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單身老後如何在社區安老?社區規劃師陳沅蓀指出,關鍵在一走出家門,就有認識的人可以聊天、互動。每個月,她都會在社區中舉辦修理小家電的活動,來參加的人雖然不認識,但因為修理這個共同話題,開始自然交流。此外,她發起的社區團購活動,也讓本來只在電梯見過面的陌生鄰居,有了自然互動的機會。想辦法製造交流,一個人的老後,走出家門就能遇見朋友,生活自然豐富!
週末午後,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汀洲路2段的和平新城小客廳內,維修志工正在修理附近居民拿來的小家電。經過檢修後,本來準備丟棄的電風扇,重新正常運轉,吹出涼爽的風。
老後不想坐等時間過去 現在就要開始規劃
平均每個月,這裡至少會舉辦一場小家電維修活動,由主辦人陳沅蓀徵求修理志工,協助檢修民眾帶來的電風扇、烤箱、吹風機等小家電。
由於參加者不限定和平新城住戶,因此也常有附近居民報名。只需支付材料費50~200元,本來故障的小家電,也許就能繼續使用。這不僅符合環保理念,也是陳沅蓀促進社區互動的方式。
今(2024)年61歲的陳沅蓀,早在10多年前,就意識到如果沒有及早規劃,老後的生活,可能就是等待時間過去,到最後人生可能沒什麼樂趣,連吃3餐都是應付。
陳沅蓀曾經營早餐店,門口有幾張社區公用椅,每天早上,她都會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椅子上。到了中午,老奶奶回家睡午覺,下午2點多,又回來坐在椅子上,看著人來人往,偶爾跟熟識的鄰居聊上幾句。
「我想到如果自己到了80歲,也過這樣的日子,會不會無聊?」陳沅蓀回憶,從那時候開始,她積極學習社區營造,預備單身老後的生活。
談到單身者如何在社區安老的議題,陳沅蓀認為單身一詞需要重新定義。
「我覺得單身已經不能用是不是在婚姻狀態之下來定義。」陳沅蓀解釋,有的人雖然有伴侶,但伴侶因疾病導致生活無法自理,事事需要仰賴另一半。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家中兩人同住,照顧者也與單身獨居沒什麼兩樣,因為他凡事都必須靠自己。
此外,單身亦可區分成長期單身和老後單身。陳沅蓀分析,長期單身的人,經過長久的練習,通常早已學會安排時間;相反的,年長者因伴侶過世等種種原因恢復單身,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調適。
長期單身的人,則容易把全副心力投入在工作上,也因為以工作為重心,朋友漸漸疏於聯絡,愈來愈少,沒有外面的人際網路。退休後,生活頓失重心,同樣需要一段時間調適。
修理小家電 也是修復人與人的關係
無論哪一種單身狀態,單身者想在社區找到支持系統,都需要先從彼此互動開始。(相關閱讀:老了不靠子女、不住安養院!曹汶龍醫師:5家庭組成社區共老圈,陪伴彼此獨立老)
不過,互動不會自然形成,必須刻意製造,陳沅蓀就是那個製造互動的人。她先是參選社區自治會會長,有了這個身分後,她到每一戶敲門、自我介紹,並整理了社區空間,歡迎大家到和平新城小客廳參加活動,其中一項常態性活動就是修裡小家電。
說是修家電,其實也是在修理關係,她還會刻意介紹現場某鄰居住哪一棟,製造一些撞擊跟交流。陳沅蓀說:「不管修什麼,其實更重要的是修理人跟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因為,到了現場,大家即使素不相識,也會因為修理這個話題而聊起來。往後的日子,這些人不一定會再相遇,但陳沅蓀認為,可以跟陌生人開始有比較多的交流,是一件重要的事。
除了常態性活動,陳沅蓀也經常想各種點子,例如端午節時,她教大家製作綠豆糕;中秋節前後,家家戶戶免不了吃柚子,她就教大家做柚子皮清潔劑。
辦活動時,居民路過,有人好奇詢問空間用途和使用辦法,陳沅蓀就會介紹這是社區空間,歡迎大家登記使用。她說:「只要燈亮著,有人在裡面,就是一個宣傳機會,所以我會希望它常常亮著。」
社區種菜、團購 鄰居成為朋友不費力
種菜,也是製造互動的方式。陳沅蓀曾參加社區規劃師培訓,由市政府媒合錦安里的閒置屋頂空間,串起了她與錦安里里長龔志慧的緣份。目前,錦安屋頂農園已持續12年。
龔志慧指出,屋頂常有淤泥阻塞的問題,但屋頂沒人來,環境就不會有人整理。在屋頂種菜,不僅可提供居民休憩空間,也一併解決了屋頂淤泥阻塞的問題。
過去,在社區屋頂、小花圃或公有地,傳統的綠化方式是花錢找園藝公司,但里長透過發動里民一起種菜,整地、拔草、種植、討論菜的生長情形,經常聚會,讓一群本來不認識或是不熟悉的人,因為頻繁的接觸而變得熟悉,還因此省下每年要撥付的維修費,更多了一票志願者。
陳沅蓀解釋,以前里內辦活動,想找志工不容易,自從大家一起種菜後,彼此互動、認識後,動員志工就變得容易多。
有一次,陳沅蓀和龔志慧聊起社區團購的點子,龔志慧覺得可行,遂提供里辦公室一樓前的一張桌子,開始了在社區一起跟農夫買菜的行動。團友透過臉書、Line等虛擬社群登記,取貨時間到了,再到里長辦公室門口取貨。自2014年迄今,社區團購已持續10年。
由於直接跟農夫買,所以蔬菜相對新鮮。陳沅蓀說:「我禮拜天跟農家訂,農夫星期一一早採收、包裝、寄送,週二到貨,所以菜比較新鮮、不容易爛。」
大家來領菜,等待的空檔,第一次碰到,也許互不相識;第二次碰到,就會開始聊天。也有住在同一棟大樓的鄰居,只在電梯裡打過照面。取貨時碰到,自然會打招呼:「你也在這裡買菜啊?」久了就變得熟悉。
不只附近住戶,到後來,孩子在附近讀書,傍晚下課來接送的家長,或是白天在附近上班的上班族,下班後也習慣直接取貨帶回家。
社區團購的人際網絡,在疫情時發揮很大的作用。誰在群組說自己確診新冠肺炎,陳沅蓀會把菜掛在對方家門口,用行動支付轉帳。
「我們做這些事情,其實都是為了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慢慢變短,這是修復人際關係的方式。」陳沅蓀說,距離變短後,彼此願意聊天、溝通,人會更願意走出家門,因為只要走出來很容易碰到認識的人,可以聊兩句,大部分的人就比較願意常出門。
相反的,如果走出來誰也不認識,或者是要去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朋友,出門的意願自然會降低。陳沅蓀說:「住家附近有人可以聊天,會讓出門變成一件心情愉快的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