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氣候影響,近年番茄出現疫病情形嚴重,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分所,美濃區農會與臺灣種苗改進協會,三方合作,連續2年在美濃田區,種植具抗病毒的新品種,在今天(11日)的觀摩會上,農民也透過試吃及評選方式,希望找到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良品種。
美濃地區的小果番茄新品種的試驗,已經進行第2年了,趁著結果時期,全臺近200名番茄農前往試驗田,觀看番茄的生長情形,希望透過實際觀察,作為番茄品種評選的參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番茄農 黃新華:「因為我們農民看天吃飯,(感染)毒素病完全就會沒效,就希望找到一支品質不錯,又具抗病的品種,還有大家都能接受的品種這樣。」
鳳試所表示,今年除了在田間種植,去年農友票選出的7個品種,也加入了各試驗和育種單位推廣的品系,總共32個品種,在觀摩會的現場,農民也透過試吃,找到心目中適合的品種。
鳳試所蔬菜系主任 王三太:「去年優選入選的品種,也在這一次的試種,那當然去年入選的這個184,也在其中的一個,我們不只184還有其它的,那我們再一起,一樣的邀請種苗業者,提供新的品種來試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鳳試所分所長 李文立:「大家放在一起來看誰的品種比較好,我們就公開用公正的方式,來和大家比較一下,誰的品種比較好,吃起來不錯,又好照顧、又抗病,這是我們辦這個活動最主要的目的。」
美濃區農會表示番茄經濟效益高,是很多年輕人返鄉務農的重要選項,面對氣候變遷,農民除了學習面對,也希望透過品種觀摩會,為番茄產業找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