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女性「化妝才是禮貌」的文化還存在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6月28日08:04 • 發布於 06月14日05:46 • 張卉青 Olivia/奧莉放送株式会社
女性「化妝才是禮貌」的文化還存在嗎?

自從疫情解封後,不論是時髦的東京,還是古色古香的京都,都充滿了人潮。再加上日圓貶值,日本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有趣的是,日本觀光地區的店家們,似乎都能自動分辨出亞洲面孔中哪些是日本當地人,哪些是外國遊客。除了五官之外,關鍵或許在於妝容、髮型和穿著──尤其是妝容,多數土生土長的日本女性,妝容都有高度一致性:白皙的皮膚、紅潤的雙頰、若有似無的眼線,以及捲翹的睫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究竟日本女性是從何時開始重視化妝的?為何社會中會有「化妝是禮貌」這樣的鐵律?如今趨勢有何變化?

曾經,「白膚黑齒」才是美?

在日本,對於化妝的美學意識養成可以追溯到 6 世紀後半。隨著中國和朝鮮半島文化傳入,人們開始認識紅色、白粉等化妝品,據說持統天皇 6 年(公元 692 年)時,僧侶観成首次在日本製作了鉛白粉,並獻給當時的女性持統天皇,受到了極大的喜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平安時代,隨著停止外派使節至唐朝,化妝風格也由仿效唐風逐漸轉變為日本獨特的風格,人們開始將白粉塗在長髮上,拔除眉毛並在上方畫眉,貴族間也開始流行將牙齒染黑。室町時代,武家的制度和禮儀逐漸完善,開始有許多關化妝的記載,像是「七十一番職人歌合」就是描繪白粉和口紅等化妝品工匠的重要文學作品。

江戶時代(17 世紀)後,針對女性的禮儀規範發展已到成熟期,關於化妝的知識也開始被詳細記載。化妝以紅色(口紅、指甲紅)、白色(白粉)和黑色(牙黑、眉毛)為主。女性們開始相當重視白粉化妝,盡可能使皮膚顯得白皙。

日本有句俗諺是「色の白いは七難かくす」,意思是皮膚白皙的女性,既使臉上有些瑕疵,也能透過修飾彌補缺點、展現魅力。在如此的時空背景下,奠定了近代日本社會將「皮膚白皙」視為美麗的第一標準。

可能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過去「將牙齒塗黑才是美」的文化,其實有一套道理存在。染黑牙齒會使得牙齒變得不明顯,讓面容顯得柔和,並可以遮掩牙齒不整齊或變色的問題,同時散發出獨特的妖豔魅力。從中世紀開始,黑牙更與成年禮或婚禮等儀式密切相關。發展到了江戶中期,由於黑色是一種無法被其他顏色染過的顏色,更成為已婚女子對夫君忠貞不變心的象徵。

明治 3 年(1870 年),太政官公告禁止貴族塗黑牙齒及剃眉,3 年後,昭憲皇太后更率先停止將牙塗黑的文化,逐漸地,一般女性也開始停止。此外,明治 10 年(1877 年)由於發現白粉(白鉛粉)有毒性問題,市場上開始進行無鉛白粉的研究,並於明治 37 年應用於商品製作方面。

傳統日本企業對化妝的看法

到了大正時代,隨著女性在社會地位逐漸提高,開始出現更快速的化妝方法,以及用於改善人際關係的化妝方式,卻也促使化妝逐漸成為禮儀的一部分。

由於化妝普及,白粉(類似現今的粉底)從以前的單一顏色逐漸發展出更多色彩;口紅也從過往的紅花提取,轉變為添加了顏料和染料的口紅。此外,這個時期也出現了卸妝乳、乳液等產品,日本化妝文化開始趨於西化。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湧入大量的美式文化,隨後美國粉底也進軍日本,此後,美國化妝品開始受到日本普遍關注。昭和 35 年(1960 年)起,化妝的重點漸漸轉移到局部,例如眼部和口部。在一邊接受美式化妝風格外,日本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化妝風格類型。

而在歷史文化的變遷下,「化妝」成為日本女性在社會上走跳的潛規則,如同穿衣戴帽一樣,成了出門或上班的一套「標配」。如今,這樣的文化特徵還是普遍存在,尤其在未曾改革過的日系老企業,基本上依舊可以看到女性人人化妝的現象。

有些日本企業的員工手冊,甚至會明文寫上「女性必須帶淡妝上班」。除了特別在意員工有沒有化妝外,部分公司還會要求女員工須穿高跟鞋,或是不能戴眼鏡執勤,理由是戴眼鏡「會給顧客冷淡的感覺」。相較於傳統的日商,在日本的新創或外商公司工作,雖然比較沒有「必須化妝」的壓力,不過在處理對外面對客戶的業務時,整體氛圍上仍會視化妝為基本。

由於前述文化依舊存在於傳統日系企業,每到大學新鮮人求職季,不少學校的職涯發展中心就會邀請講師開辦求職時的妝容講座,指導女大生在找工作時應該如何化妝,才能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

除了化妝,課程中還會提及西裝裙應該穿多長、高跟鞋應該多高等在日本求職市場中普遍被認為「新鮮人應該知道」的基本知識。篤信這番規則的人認為,短於膝上的西裝裙可能會被視為不端莊,甚至帶有性暗示,因此在求職時應該避免。

此外,針對男大學生,也會有髮型整理的指導課程,以及如何穿西裝、儀容更為得體的相關講座。

「#KuToo 運動」對抗性別歧視

上述不成文規定既繁瑣又令人感到拘束,近幾年來,開始有日本女性站出來反對這些鐵律。

2019 年 1 月,一名女性在 Twitter(現為 X)上發表一篇言論,針對日本社會強制女性穿高跟鞋提出質疑,引發眾多女性的共鳴。隨後,有近 19,000 份連署被送交至厚生勞動省,要求停止這種強制措施,並促成了一場女性運動──這場運動借用性暴力告發運動的標籤「#MeToo」,被稱為「#KuToo 運動」,並入選 2019 年「新語・流行語大賞」排行前十,聲勢浩大。

隨著「#KuToo 運動」延燒,日本一些禁止女性戴眼鏡的公司也開始受到關注,國內外媒體也針對此運動提出不同的見解,並以國外過去的經驗讓日本社會討論,其中,英國維珍航空取消女性「裙裝與化妝」規定,就獲得很大迴響。

即便如此,如今在日本仍有不少人認為,對於女性的化妝義務等著裝規定,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應該予以接受;除了女性外,也有越來越多日本男性會修眉或進行鬍子脫毛等美容行為。背後原因,或許如同許多文獻研究所載,化妝及穿著會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初次印象,尤其在日本社會文化中,多數人仍相當在意他人眼光,因此即便內心有所抗拒,很多時候仍會選擇遵守集體規範。

目前定居日本的我則認為,喜歡美好事物雖是人之常情,但重點不在於該不該化妝、該不該穿高跟鞋,而是讓人們有「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呈現自己的自由。

【延伸閱讀】

●婚姻的起源是奴隸制──日本婦女運動先驅:請不要忘記,受人稱讚並非生存的價值
●「日本社會,真能讓年輕人懷抱夢想嗎?」——政府無作為、企業壓榨,網咖難民與貧窮女性該何去何從?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1
  • 秀華Clare (柏毅•柏翔)
    那為什麼男性可以不化妝呢
    06月15日01:05
  • yoyoyo Huang
    我不太懂為什麼化妝是禮貌?你漂不漂亮會影響別人什麼?化妝精緻但態度差,多的是這樣的人 親切待人的態度才是一種禮貌。 說真的我還蠻喜歡台灣的社會氛圍,不太會有人去干涉路人的穿著,人們可以生活得比較輕鬆自在。 在台灣,注重外表的行業,大部份都是業務吧,雖然我也曾聽過有主管說:業務穿得太過正式,反而讓顧客有壓力。
    06月15日06:17
  • Imo
    在國外生活的日本女性基本都素顏, 除非是正式場合才會出現妝容感。
    06月14日07:46
  • CLAire秦子雲
    在台灣這議題冷門啊🤣 又不是日本
    06月14日14:56
  • 美儀
    乾淨 整齊比較重要 幸好 台灣現在沒有很在意 女生化粧 熱得要命 化粧 帶口罩 是想要 中暑嗎?
    06月15日05:1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