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

月租費30元!他用「邊緣人方案」冷看499之亂 網一看全跪了

EBC 東森新聞
更新於 2018年05月12日14:16 • 發布於 2018年05月12日12:13

▲(圖/東森新聞,示意圖)

這次電信業者499大戰,在各地也出現各種排隊的怪現象,有些人為了打發時間敷面膜、也有人選擇打羽球,甚至還有吊點滴的病患出現在排隊的人潮當中,為搶好康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卻有一名網友貼出手機電子帳單,每個月只需要繳30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翻攝自「Dcard」)

▼(圖/翻攝自「Dcard」)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名男網友在「Dcard」發文,「月租30元冷看499吃到飽」,自嘲當邊緣人很省錢。原PO解釋,30元月租費不含通話費,網路只有200MB可用,不夠用時再買,但原PO表示因為都宅在家使用Wi-Fi,打電話都用LINE、Skype,不需要多付通話費,200MB上網也很夠用。

原PO還附上照單的截圖為證,4月帳單是31元,而5月帳單是30元,省到破表的讓網友看傻眼,直呼「這不叫邊緣人了,該叫山頂洞人」、「你這太邊了」、「有可能一個月都不會打到電話嗎?無法理解的世界」、「你有朋友或社交圈嗎?」、「比我阿公還省」。

原PO解釋,一個月跟朋友出門2次而已,餐廳也幾乎都有Wi-Fi,出門完全沒用數據流量和通話。也有人建議原PO可以轉預付卡,但原PO表示,本來想辦但電信公司不願意,當時原本要解約,後來客服告知他可以辦30元方案,比起預付卡還要省,經查證遠傳的確有30元資費方案

▼(圖/翻攝自遠傳官網)

往下看更多新聞

3大電信業者因應母親節推出的「499上網吃到飽手機方案」近日成為火熱話題,各地門市出現搶辦狂潮,不過,有部分老客戶對於該方案出現微詞,認為自己「使用者權益受損」,部落客廣告小妹也對此提出看法,舉出2點精闢分析,表示其實每家業者到頭來都輸得徹底。

▼(圖/東森新聞)

廣告小妹近日在臉書以歐美電信業「IBRO」模式分析「499之亂」,她透露「I」代表「Inflow」,就是搶攻新用戶,因此本次方案才會不分資格、不降速;另外B則代表「BASE」,就是所謂的老本,她直言,舊用戶其實「最軟也最好挖」,所以優惠自然不會落在他們身上,且電信業者對於舊用戶,看重的是續約率,推出的回饋方案往往都沒那麼誘人。對於老客戶的抗議,廣告小妹安慰表示「$1399先生您不是盤子,只是人家『Base』部門特別強大」。

接著「R」指的是「Retention(留存率)」她提到,舊客戶和業者之間就很像不肯分手的前男女友,不厭倦的問對方:「你為什麼變心了?」然後再問:「如果我洗手羹湯,你是否就會繼續愛我?」。最後「O」則代表「Outflow(流失)」她分析「舊用戶的離去是別人橫刀奪愛,還是自己的不挽留?」她認為這次 $499 之亂,導致各家電信商『Outflow』成本大幅度增加,包括中華電信自己。解約後再簽新約,對前後端都是麻煩事。

▼(圖/東森新聞)

不只如此,廣告小妹11日深夜又透露,認為現在各家電信賺不賺錢已經不是重點,她提出2點,一是「對品牌形象有損」、二是「用什麼吸引用戶就會因同樣的東西失去用戶」,雖然現在綁住新客戶,但能不能永久保留才是未來關鍵,因此她不避諱表示「大家都是輸家,都讓自己Base 血流成河」。

▼(圖/翻攝自廣告小妹臉書)

最後她也提到,業者並沒有注意到員工的感受,似乎以為只要增加人事成本,但畢竟工作量瞬間爆增,她心疼門市人員有得要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等客人離開後還要做收尾,一整天下來沒空喝水也沒空休息,她也向業者喊話,「若是真心在乎企業形象,就從善待員工開始,裝個樣子也要裝得像。」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7
  • 阿炫
    我怎麼看他們都是贏家 解約賺違約金然後在拿499 有些換算根本不划算而且 只是大家這三家大風吹而已 每一家信號都有部分地區收訊不好 借此機會換掉而已不然幹嘛故意設定日期 結果過沒多久搞不好5g出來了 剛辦的就變傻子了
    2018年05月13日04:33
  • Jerry
    太嫩了,去年遠傳有199送1g,搭配綁約12個月減免169也是30元。
    2018年05月13日00:49
  • 沈義承
    我也認為這是表示5G上線的日子近了,當初3G轉4G也是這樣,一波大家都吃到飽固定低價然後下一版更高速的網路就推出了
    2018年05月13日09:20
  • 林昭成
    有什麼好跪的?30元還能無線上網再跪吧。不是說我自己是30元且無線上網,是這跟499能比較?用wifi,當然沒問題啊,要貼也貼一樣能無線上網但資費更低的吧。不懂貼這個的意義在哪。
    2018年05月13日07:11
  • 六四一
    記者果然不讀書,畫錯重點。 民眾要的是便宜的網路吃到飽,不是要低月租卻不能上網。這兩個能相提並論?
    2018年05月14日01: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