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漫畫作者擅長以纖細筆法、唯美的畫風,強調少女們心目中的浪漫情感以及對於感情的內心掙扎。對比起少年漫畫,少女漫畫更加家聚焦於氣氛的營造跟感情敘事的鋪成。
我們可以看到少女漫畫作者筆下的男性通常是去性徵化的美形男,少女漫畫中的男性鮮少有明顯的肌肉,取而代之是修長纖細的身軀;少女漫畫中多賦予角色大量的獨白,以龐雜內心戲的呈現出少女對於愛情有口難言的隱諱之情,並使用蕾絲、網狀網點佈滿畫面、強調氛圍營造⋯⋯這些都是少女漫畫眾多特色之一。
圖源|寶馬王子
日本戰後到 90 年代,可謂是少女漫畫最為蓬勃的時代,不只女性創作少女漫畫,男性也紛紛投入繪製少女漫畫: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筆下的《寶馬王子》,講述一位女扮男裝的「王子」對抗邪惡魔女的故事;魔夜峰央筆下的《飛翔吧琦玉》以詼諧幽默的手法談地區間的階級歧視;《巴塔利亞》挪用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遊記故事並加入荒誕搞笑的元素。而《飛翔吧琦玉》與《巴塔利亞》改編成的電影以及舞台劇,至今仍在觀眾眼前跨界呈現。
圖片|《飛翔吧!琦玉》的男主角是由日本歌手 GACKT 飾演。
少女漫畫的閱聽人為國高中少女,大部分少女漫畫主角也為女性,希望能讓閱聽人帶入女主角的角色享受一場虛擬戀愛。70 至 80 年代 24 年組成員例如; 萩尾望都、竹宮惠子、大島弓子等人將少女漫畫範疇從日常男女間的感情擴充到家國、奇幻、科幻的境界。
舉例來說竹宮惠子的《奔向地球》,故事建立在未來地球已成為無法居住的星球,人類必須要在外星殖民地生活。主角也從少女轉換成少年,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少年愛元素,這些少年通常生活在一個架空世界,故事的結尾少年間的情愫通常會無疾而終,或是以悲劇收尾。多以悲劇收尾的原因,有可能因為當時時空背景對於同性愛接受度不高有關。24 年組成員的作品被視為現代耽美 BL 的起源,也因為 24 年組的活躍,將少女漫畫添加更多元寬廣的面貌。(延伸閱讀:長大後看懂的《美少女戰士》:我愛你,可以與性別無關)
圖片|地球へ…[カラーイラスト完全版デジタルエディション] 1巻 Kindle版封面
少女漫畫起源於日本。關於少女漫畫的定義,日本學者石田佐惠子曾指出,辨別少女漫畫與否的基準有四種:
一、刊登在少女誌上及其單行本的作品。
二、被視為「少女漫畫」作者的作品。
三、讀者為「少女」的作品。
四、在登場人物、主題、文體等方面具有「少女漫畫」特徵的作品。
日本少女漫畫月刊如《Lala》、《花與夢》,台灣少女漫畫月刊如《夢夢》以及《瑪格莉特》都是培育少女漫畫家的重要搖籃。至於如何判斷少女漫畫或是少年漫畫,起初從出版社以及刊登的月刊可見一二,日本出版社考量到閱聽眾的喜好取向,將底下漫畫月刊分眾化,切割出青年、少年、少淑女、少女與兒童向等等,此種切割法我們可以看到講述少年夏目與妖怪情誼的《夏目友人帳》,因為在《LaLa》少女月刊連載,而被歸類在少女漫畫分類中。
圖片|漫畫家高橋留美子
筆者在 PPTC_Chat 版閱讀到一文: [閒聊] 為什麼少女漫畫界沒有男作家(作者n99lu),當中以日本業界的角度提問,反思到現在少女漫畫的受眾在哪?而又有多少作者參與其中?
[閒聊] 為什麼少女漫畫界沒有男作家(作者 n99lu ) ,圖片|網站截圖
的確在少女漫畫的黃金時代,不乏優秀的男性少女漫畫作者,不過今日似乎已經聽不到男性畫少女漫畫的消息。有一說認為,出版社編輯認為男性很難掌握戀愛中少女的纖細情感,相反的優秀的女性少年漫畫家如雨後春筍出現,持續在漫畫界活躍的高橋留美子老師,筆下《亂馬二分之一》與《犬夜叉》仍是少年漫畫中的經典作品;荒川弘的《鋼之煉金術師》同樣也在日本引起現象級的討論。
也許有人會說只要作品優秀,作者的性別並不重要,讀者也不應該因為性別侷限,只能看少女或是少年漫畫。身為少女漫畫與少年漫畫都喜愛的漫畫讀者同意這個說法,不過以這個議題來看,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少女漫畫現在遇到的困境。
首先男性女性漫畫作者流失,就連女性少女漫畫家也在流失,起因在於紙本漫畫市場的萎縮。從以下折線圖可以看到紙本漫畫銷售量逐年下降,現行出版社轉往電子書以及網路漫畫經營居多。
圖片|Twitter
其二,少女與少年漫畫分野不再壁壘分明。因為女性少年漫畫家以女性角度繪畫少年漫畫,這些作者筆下的少年呈現出與昭和時期充滿陽剛氣息的男性相反的中性氣質,反而吸引不少女性讀者,開始喜愛上閱讀少年漫畫。(延伸閱讀:經典少女漫畫《少女革命》:你不必等待王子,成為自己就很有力量)
其三,網路時代來臨,讓閱聽人選擇更加多樣化。韓劇、美劇、Youtube 成為年輕閱聽人的喜好,以及獲取戀愛知識的管道,Twitter 上或是各社群媒體平台也有許多男性創作者分享他們對於愛情的觀點,並以漫畫形式呈現在網路上。網路時代來臨模糊了少女抑或是少年分類的界線。
其四,單純只描繪少女之間戀愛情誼的少女漫畫作品,似乎難以再度引起讀者共鳴。《大奧男女逆轉》與《西洋古董洋果子店》的作者吉永史提出了現今少女漫畫題材較為貧乏,缺少了革命性的改變。[1]
此外吉永史談到與少女漫畫編輯說法:「其實編輯部並沒有硬性規定不能畫什麼,但是作者會依照雜誌給人的感覺自行做出判斷。如果覺得這故事不太適合少女漫畫風格,就會直接去向青年雜誌或其他雜誌提案了。」[2]
其五,女性向一詞的出現。女性向不單純指涉異性戀,而是指情感、心理、性愛方面對女性產生愛慕傾向的一群人,現今日本動漫女性向分類泛指少女漫畫、男性偶像、BL、乙女遊戲等等。女性向分類越加寬廣,女性閱聽人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女性閱聽人不再侷限少女漫畫,男性也不再局限於少年漫畫,能夠更自由地享受流行文化帶來的愉悅,並且呈現更有趣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