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9歲女罹三陰性乳癌 2年花500萬

中華日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民意代表,共同呼籲各界多關懷年輕的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三陰性乳癌侵襲年輕族群,現年31歲的柔柔在竹科半導體業工作,過去6年健檢毫無紅字,卻在29歲生日前確診為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自費使用化療併用免疫藥物治療,預防乳癌復發,兩年來已花費5百萬元,期待政府與健保能多關懷、給付國際標準治療,給年輕病友活下去的力量。

適逢10月國際乳癌關懷月,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侯明鋒表示,相較於歐美乳癌死亡率呈下降趨勢,台灣乳癌死亡率卻不降反升,突破困境的關鍵除了早期篩檢與確診後,精進「早治」更是降低乳癌復發風險、死亡率的重要關鍵之一,特別是被癌友視為大魔王的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3種受體均呈現陰性。高醫附設中和醫院副院長陳芳銘說,三陰性乳癌約占整體1成左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相較於其他類型乳癌,三陰性乳癌復發率較高,容易轉移到腦、肺等器官,整體復發率達50%,集中在發病5年內,對病友幾乎雙重打擊,尤其確診年齡多在44至54歲的年輕三明治族群。

陳芳銘表示,「腫瘤介於1-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腫瘤大於2公分」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族群,更容易復發,存活率偏低。

但陳芳銘指出,現在是史上最接近能治癒三陰性乳癌的時間點,剛結束的2024 ESMO歐洲腫瘤學學會大會中發表的最新研究也顯示,相較於傳統化療,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接受完整術前術後免疫藥物輔助治療,5年疾病惡化與腫瘤復發風險降低近4成、整體死亡率下降約3成5,結果令醫界非常振奮,且進一步的次族群分析發現,亞洲族群更具治療潛力。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則表示,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萬8千名乳癌病友,約8成確診時為早期乳癌,許多年輕的乳癌癌友正處於衝刺事業、結婚和養兒育女的人生階段,罹癌對個人健康、家庭生活和工作都是一大打擊。期待政府加速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將更多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幫助年輕乳癌病友,及早接受可能更適合的治療選項,在治療後仍可重返職場及重拾人生。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