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白話科技|碳費、碳稅、碳權是什麼?碳費懶人包:收費辦法、徵收對象一次懂

數位時代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明年起,企業都要開始繳碳費了!但你知道碳費、碳權、碳稅三者的差異是什麼嗎?

台灣因應國際淨零排放的需求,也吹起了「碳風潮」。不過,相關名詞傾巢而出讓人眼花撩亂,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給碳權、碳費、碳稅3個名詞一個快速上手的記憶方式,分別是: 你能排多少碳(碳權)排多少碳就要收多少錢(碳費) ,以及台灣目前沒有的 碳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碳費:排多少碳就要收多少錢

碳費(carbon fee): 企業製造多少碳排放,就要繳交相對的費用給環境部。碳費是國際上常用的碳定價工具,指的是針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向排放者徵收費用。

碳費收費辦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台灣環境部公告的碳費徵收3項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台灣將在2025年1月1日正式收取碳費,明年起,企業未來需要在每年5月底前,依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繳費。

碳費徵收對象

第一波被徵收碳費的對象以年排放量2.5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為主,例如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

碳費費率審議會預估將於9月9日再度召開審議會。碳費費率訂定與徵收時程,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費率審議,明年元旦費率公告生效,明年5月試申報碳費(但不用繳費),也就是說這些排碳大戶要到2026年5月才需要第一次繳交碳費(繳交2025年排放量碳費),依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

碳費計算

碳費=收費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部分)x 徵收費率(費率尚未公布)。

而台灣採用碳費制度,由環保署徵收,未來碳費收入將採「專款專用」,應用在溫室氣體減量相關工作、發展低碳與負排放技術及產業、補助及獎勵投資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

延伸閱讀:碳費2025開徵!誰要繳?碳費怎麼算?誰有優惠費率?一次看懂碳費法規

碳權:排碳的權利

碳權(carbon credits) 代表「排碳的權利」,通常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算單位,1公噸的碳排即為1單位。

這是企業最需要注意的關鍵字,因為「碳權」也是一種商品,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碳權量,多的可以出售、不夠的話就需要購買,來達到政府或國際供應鏈規範的「碳中和」。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將在10月2日正式上路!根據碳權交易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資料,已確定有6個定價交易減量額度專案公告相關交易資料,其中包含中鋼、奇美實業、台北101大樓、漢程客運和漢寶農畜產企業,總計共6080公噸,每噸交易價格會落在新台幣2500至4000元間。

延伸閱讀:碳權交易平台10/2上路,台北101等6專案公開閱覽!誰需要買碳權?

針對碳權,而最常見的問題是:我有多少碳權?

這就關乎企業所屬的產業類別,以及碳權的產生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政府規定和自願性產生,前者是政府強制性進行總量管制與交易產生,後者則是常被企業用於抵換碳排放的手段。

1. 政府強制性碳權:
由政府設定減量目標,對受管制的企業(如工業或發電業)分配碳排放的配額,這些配額視為企業可以排放二氧化碳的「代幣」。如果企業的排放量超過配額,就需要購買更多「代幣」;相反地,如果某企業成功減少排放並有多餘的配額,就可以將其出售給其他需要的企業。不過,這些碳權只能在同一市場內交易,無法跨市場操作,而且政府對碳權的發放非常嚴謹,有效避免重複計算或濫用的情況。

2. 自願性碳權:
企業在政府的減碳要求之外,可以自行訂定更高的減碳目標,主動購買民間自願性碳權以抵銷自己的碳排放,像是透過植樹造林、保育紅樹林、節能等活動,所取得的減量額度,也可以稱為碳信用。自願型碳權多為強制性市場的補充機制,是碳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目前我國的碳權交易規劃,分為「自願減量額度」及「增量抵換交易」兩類,就是傾向此制度。

延伸閱讀:台灣碳權交易平台10/2上路!誰需要買碳權?為何採美金交易?

碳稅:台灣目前沒有

碳稅(carbon tax):企業製造多少碳排放,由政府直接為二氧化碳排放量決定一個固定價格(稅額),並以公噸作為計價單位繳交稅金給各國財政部。目前台灣並未徵收碳稅。

世界各國大多數政府實行碳稅,是由財政機關統一徵收,稅收入國庫後可視為整體政府的財政收入,用途包含社會福利、所得稅減免、發展各項低碳的基礎建設等,用途廣泛。

碳費和碳稅有什麼不同?

國際上,碳稅(Carbon Tax)主要由財政部徵收,用途更加廣泛;而台灣的碳費制度,主要是將碳費當作經濟誘因,且由環保署徵收,以專款專用的方式使用在環境行動上,不過兩者本質上都是政府要求企業減排的方式。簡單來說,碳稅與碳費的差異在於徵收的主管機關不同。

減碳如今不再是道德訴求,碳定價凸顯了碳排放所隱含的社會成本,透過提高排碳成本,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像是透過徵碳費、取消化石燃料補貼,都是為了實現碳排放者付費的精神。不過,對台灣企業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跟上國際的腳步,以免因為「碳問題」被排除在供應鏈名單之外。

延伸閱讀:「碳中和」商品貴在哪?碳抵換帶來多少綠色溢價?用市面筆電算給你看

資料來源: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環境部

本文不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碳費2025開徵!誰要繳?碳費怎麼算?誰有優惠費率?一次看懂碳費法規
【圖解】2025年碳費開徵,163萬家中小企如何備戰? 綠色通膨緩衝攻略一次看
「純氧燃燒」碳捕捉是什麼?台泥攜手德國新伙伴,拚1年捕獲10萬噸碳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5
  • Yu Chou
    巧立名目 行強取豪奪之實。
    09月26日07:21
  • TAN
    買空賣空世界假環保議題,碳稅課徵所有物價又要漲了
    09月24日23:43
  • Tung🥳g
    如果照月球沒有空氣 跟 它星球🌍 比較 🌕月球只有二氧化碳 沒有氧氣 氧氣 需要透過光合作用 跟雨林 植物🌳 而產生 大氣層 至於有科學家說火星文明 是 核戰而讓火星 滅絕 產生輻射 因為 可能性很大 畢竟太陽離地球很近 照射到火星 除了長期照射 土壤產生輻射 地球🌍應該也是輻射值很大 才對 地球自轉 而受陽光影響 高海拔地區 曾出線過鹽層 所以照推理 暖化問題 會影響氣候 產生季節錯亂 或者 聖嬰現象 造成所謂氣候災難 最終結果 就是碳化 ⋯ 等於 悶熱 效應 直到沒有氧氣⋯這只是猜測。
    10月25日02:57
  • www.sag
    聯合國不承認的國家也是要繳保護費的概念.....
    09月26日12:09
  • Nep Lin
    台灣政府跟媒體都沒再提 這是出口產品競爭力影響很大
    09月24日14: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