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反抗期初現!了解寶寶在此階段的行為特徵、學習重點

媽媽寶寶
更新於 01月08日08:18 • 發布於 01月07日03:00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時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反抗心更明顯!在1歲4個月至1歲6個月之間,寶寶開始逐漸發展出 自我意識,這時的寶寶不僅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也會出現更多的反抗行為。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時期,他們的行為和情緒表現都更強烈,父母要適應寶寶的新變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自我意識逐漸發展,反抗心更明顯! 在1歲4個月至1歲6個月之間,寶寶開始逐漸發展出 自我意識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發展指標重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對於味道、溫度有不同反應,也懂得分辨大小、質地相異的物品。

透過模仿,寶寶能完成更多動作。走路更加穩定,除了會倒退、快走,還能在協助下單腳站立、上樓梯。

與寶寶互動時,會發現他們聽得懂許多日常單字、用語。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這些寶寶做到了嗎?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自我意識逐漸發展,反抗心更明顯! 在1歲4個月至1歲6個月之間,寶寶開始逐漸發展出 自我意識

粗動作行走時能合併不同動作

能倒退走、快步走,且一邊拉著玩具一邊走。嘗試扶著扶手上一階樓梯。手高舉將網球大小的球體向前丟。讓寶寶坐在長滾筒,或較大的韻律球上,微微向後搖,讓寶寶做出前傾的平衡動作,刺激平衡反射。

細動作兩手能同時於中線操作

可拿著筆塗鴉、一次翻2~3頁書,並將小的物品放入小口徑的容器,像是將葡萄乾放進寶特瓶中。能用雙手端著杯子喝水。此時親子不妨一起進行一些簡單的美勞,如:將黏土搓成圓球、長條狀,但使用黏土、蠟筆時,為避免誤食風險,記得選用無毒的安全材質,爸媽也要在旁陪伴使用喔。

聽力及語言自發性說出更多單字

會跟著或主動說出10~15個單字,聽懂大部分日常用品名稱,會認識部分身體部位,穿衣服時會自動伸出手臂或腿。看著動物圖卡或影片,除了教孩子分辨貓、狗等動物,還可模仿動物的叫聲、動作給孩子看,下次在路上,看見小狗、小貓,孩子就能將這些名稱和特徵連結起來。

情緒及社會性出現自我概念,對生活中社會性情境更感興趣

喜歡成為家中焦點,也開始出現幽默感,如:對不符合預期的情境感到有趣。另外,自我中心、發脾氣、反抗的行為大約在此時更加明顯。小朋友之間搶玩具是很常見的狀況,建議爸媽,如果沒有造成傷害,最好能讓孩子們自行解決,但若是較激烈的衝突,可適時和孩子說明一些規則,像是輪流或排隊。

認知理解物品有不同大小、顏色之分

可將2~3個不同大小的罐子,按照大小疊放,知道如何將小盒子放入大盒子,且可以找到最短路徑拿取想要的東西。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很好的教材,像是大小各異的餅乾、水果,告訴寶寶哪個大、哪個小,引導幾次後,再讓孩子自己指出大的和小的、長的短的。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提早問醫生成長曲線

經過不斷地練習,孩子多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不只能獨立穩定行走,也能在站穩後,蹲下來撿東西,讓身體的重心適時改變,並在保持平衡的狀態下,活動自如。父母可請孩子幫忙撿拾地上的東西,訓練腰部與腿部的力量。過程中,配合動作給予指令,豐富孩子的語彙。通常孩子在18個月大時,會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語彙。

如果孩子有以下情況,可以諮詢醫師的建議:

  • 不會走路
  • 不會模仿簡單肢體動作
  • 無法說至少6個單字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醫師專家叮嚀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自我意識逐漸發展,反抗心更明顯! 在1歲4個月至1歲6個月之間,寶寶開始逐漸發展出 自我意識
  • 球類遊戲可以促進孩子動作協調的發展,可藉由嘗試踢球(不一定會成功),逐漸增加動態姿勢平衡穩定度;藉由丟球,增加軀幹穩定度及上肢協調能力。
  • 持續讓孩子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增加對語言的理解力,鼓勵但不強迫孩子立即仿說,反而能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
  • 在遊戲中,加入扮家家酒的玩法(假裝/象徵性遊戲),用實際的物品做假裝,如:用空杯子假裝喝水、拿鑰匙假裝開門等;顯示孩子的大腦逐漸往更高階、複雜的認知發展。
  • 在例行的吃飯、穿脫衣服的過程中,讓孩子有機會負責1~2個步驟,培養自主性,如:舀一口,讓孩子自己拿湯匙送到嘴巴、自己拿有手把的杯子喝水、鼓勵孩子自己拿下帽子。

【寶寶發展里程碑:1歲4個月~1歲6個月】更多幼兒發展資訊

請上:明怡基金會X親子天下 陪伴孩子成長,掌握兒童發展關鍵

延伸閱讀

1歲~1歲2個月寶寶發展里程碑:能夠站得很穩、嘗試發出聲調
1歲2個月~1歲4個月寶寶發展里程碑:迫不及待四處探險、不喜歡被控制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