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手一張健保卡、就醫便利,中高齡族群更是經常使用醫療資源的一群,但國內身心科醫師群近日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子刊的最新調查顯示,身陷憂鬱症的中高齡者,超過7成未曾求醫;其中,男性、獨身、還未退休、少人際互動者又更容易忽略求援……
生命進入中年、老年,逐漸需要面對生理健康變化、工作與照顧壓力、孩子成長離家、退休後生活重心轉換、親朋乃至配偶逝世等議題,使得憂鬱、焦慮、孤獨落寞、無力或無望感更易纏身。然而,年紀愈長,卻也愈容易忽略身心健康問題。
「很多長輩不覺得憂鬱症是病,認為自己只是情緒狀況不好、忍一忍就過去了。也有些長輩受憂鬱症污名化影響,不願意看精神科,」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吳其炘說。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張家銘在診間也觀察到類似現象,「老人憂鬱比年輕人來得多,但可能因為誤以為是自然老化、認知功能降低而無法明確表達等因素,使得被低估的風險也比年輕人來得高」。
全民健保資料庫數據可見,國內憂鬱症的就醫人口持續增加中,目前有超過40萬人因輕鬱或重鬱症求診,50歲以上患者人數超過22.8萬人。
(台灣憂鬱症就醫人口逐年成長,50歲以上就醫者人數占同齡人口的2.5%。資料來源/衛福部健保署、內政部戶政司,整理製圖/羅真)
不過,就醫人口之外可能還有黑數—對照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50歲以上的中高齡人口只有2.5%因憂鬱症就醫。然而,吳其炘、張家銘及多名醫師近日共同發表在《刺胳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的最新調查數字,卻遠遠不只如此。
台灣中高齡者 每6人即1人有憂鬱症
這群醫師利用衛福部國健署2015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TLSA)中的資料,探究50歲以上中高齡者的健康及就醫情形,並以憂鬱症量表及全民健保資料來判斷這群人是否有憂鬱症。結果發現,納入分析的7,675人當中有1253人罹病,換言之,50歲以上的民眾有16%、大約每6人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
在這些患者當中,雖然高達83%的人認同國內醫療管道便利,但只有27%的人曾經接觸過相關醫療,16%的人獲得適當醫療(一年內就醫4次以上、用藥劑量至少達每日最低劑量的要求、持續用藥60天或以上),最終僅11%的人在有效治療後、身心健康情形恢復正常水平。
(台灣憂鬱症領域醫師群近日刊登於《刺胳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的調查顯示,國內每6名中高齡者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其中多數未曾因為這個疾病就醫。資料來源/吳其炘醫師等人,整理製圖/羅真)
不到3成人接觸醫療資源 部分源於東方文化崇尚忍耐
「這篇研究看到,台灣中高齡憂鬱症治療的最大瓶頸是,只有2成7的病人接觸過醫療資源,」吳其炘指出,這個數字遠低於歐美國家與日本(超過4成)及韓國(約3成)。
這個現象部分源於民眾對於憂鬱症的認識還不足,總以為情緒起落是正常現象。「的確,人的情緒經常起起伏伏,但如果長期處於低迷狀態,甚至吃不下、睡不著、嚴重影響生活,就有可能已陷入憂鬱症。」
過去亦有本土研究顯示,人們尋求這類幫助的比率低,可能與東方文化將「堅忍不拔」的特質視為美德有關,這在不同性別裡更明顯—女性往往較願意尋求協助,男性則傾向否認問題存在,也更容易轉向使用酒精或藥物來逃避壓力。
男性、未婚、上班、少社交 更易忽略治療
吳其炘等人的研究再次驗證病人求醫有性別上的差異—接觸過憂鬱症相關醫療資源的患者裡頭,女性占率超過6成、多於男性。除此之外,已婚、高教育程度、退休或無業、有定期運動習慣、有參與社會團體或社交活動等族群,也往往較容易接觸到醫療資源。
反過來說,男性、獨身、離婚、分居、未結婚、低教育程度、上班族、無運動習慣、鮮少與人接觸、以及使用酒精等族群,在罹患憂鬱症時比較容易錯過治療機會。
吳其炘說,人們有時陷入低潮卻不覺需要求助,但身邊的人可能會注意到他臉色變差、行為有異並且鼓勵他就醫,因此家人朋友的關心、團體的支持,會影響病人是否及早接觸醫療資源。
要了解自己身心健康是否穩定、何時需要求援,定期以專業量表篩檢也是一項好方法。張家銘就形容「定期測量身心狀況的重要性,就像定時量血壓」,測量數值異常、持續偏高,就能讓人有所警覺。
許多專業量表題目簡要、不用花太多時間填答,而且完全免費,像是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李明濱教授等人推出的「心情溫度計」App、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發展的「憂鬱檢測」App 都是好工具,使用者能藉由App檢測紀錄初步掌握身心健康波動,並循著App建議適時尋求幫助。
多數就醫者中斷醫療 醫師、患者、藥物因素均有
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然而,並非每個看過醫生的病人都能順利康復,臨床上有為數不少的患者並未穩定治療,身心狀態不斷跌宕起伏。這份研究呈現,27%的患者接觸過醫療服務,但只有11%的人獲得有效治療後順利恢復健康。
「中斷治療的情形很常見,可能是醫師沒有給予病人適當的說明,病人不清楚治療需要的時間、副作用發生的時間跟藥物療效出現的時間,所以可能副作用出來、效果還沒出來,或是聽說藥吃多不好,又或者稍微復原一些就自己決定停藥,」張家銘舉例。
(醫師、病人、藥物因素,都有可能影響治療品質。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整理製圖/羅真)
3問醫師 共同擬定最佳治療方案
那麼,該如何免於療效不佳、治療中斷?張家銘、吳其炘均建議醫師與病人應有良好的溝通,病人可以:
• 請教醫師:整個治療療程規劃大概是如何?
一般來說,憂鬱症的治療階段可概要分為「急性期」、「持續期」及「維持期」。由於抗憂鬱藥物大約使用2~6週才會慢慢出現療效,因此「急性期」醫療約耗時1~2個月,病人也需要了解在藥物展現療效之前,可能會先出現頭暈、噁心等藥物副作用。
初步有療效後,病人還需要約4個月左右的「持續期」醫療來確認是否逐漸康復;病況不穩定、持續復發者則可能還需要延長醫療時間,也就是進到「維持期」醫療。
• 請教醫師:如何面對藥物副作用、何時可以調整藥物劑量?
許多抗憂鬱藥物有不錯的療效,但患者必須先熬過副作用期,這時可與醫師討論如何減少副作用的發生,例如「起始劑量減半」,一開始先吃半顆、有需要再加至一顆,讓身體逐步適應,或是「飯後再吃藥」較能減少噁心感。如果真的感覺病況快速好轉,也可以跟醫師討論看看是否適合調整藥物劑量。
• 請教醫師:除了藥物之外,還有哪些治療選擇?
的確,憂鬱症的治療選擇不只藥物,心理治療也是公認有效的方法,尤其對輕度憂鬱症患者的療效佳,因此輕度憂鬱症患者可考慮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擇一即可,或者雙管齊下;國內心理治療有健保資源及自費資源,前者較無經濟壓力,但可能需要較長的排隊等待時間。
病況嚴重、用藥療效不佳者可考慮嘗試電痙攣治療或經顱磁刺激術,惟須自費且不一定人人有效。此外,正念冥想有助預防復發、規律運動有輔助治療之效,這份研究就觀察到,有規律運動的人有較高的機會順利恢復健康。
還需注意的是,有許多長輩可能因為不願走進精神科或其他原因,選擇在家醫科或其他科別拿身心症藥物。吳其炘說,家醫科醫師訓練有素,但對於精神科醫療未必都很熟悉;倘若病人接受治療一段時間沒有感覺明顯好轉、甚至出現自殺意念等,這時仍建議考慮到精神科/身心科尋求第二意見。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臨床經驗看來,只要願意穩定配合治療,其實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吳其炘也建議民眾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飲食及運動習慣、固定參加社團活動或跟親朋好友往來、定期做憂鬱症量表篩檢,這些都有助維持好情緒、好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