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模樣,不只顯影在眼前城廓起伏,也收納在書頁裡的字字句句。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所長李知灝以自身長年深耕的地方觀察為根基,挖鑿嘉義文學歷史的盤根脈絡,以清朝、日治和戰後三個時代切面,剖析嘉義文學迭變,也帶人看見生於斯或長於斯的文人們,如何塑造出屬於嘉義的文學。
談到嘉義的文學之前,首先得從地方文學看起。李知灝認為,地方書寫必須滿足三項要素:地景、物產與人類活動。其中地景指的是百年不變的自然景觀或地理特徵;物產反映出地方在幾十年間的輪迴變化,像是嘉義最早的物產是木材,現代則是家喻戶曉的火雞肉飯;至於人類活動則泛指一切與人類相關的行為,包含物產開拓、製造、書寫等。透過地景、物產與人類活動的縱橫交織,屬於地方的輪廓漸漸浮現,而蘊含三者的「地方書寫」更在字句間滲進對土地的厚愛,發酵出地方認同,構築出共同記憶。
看見嘉義文學之根
從此角度出發,接著李知灝從「地方」的大命題,聚焦到「嘉義」此地。就其研究所見,嘉義文學史的開創者,可以追溯至清代作家陳夢林。受聘來台編纂《諸羅縣志》的陳夢林,不同於過往來台官員的統治教化心態,選擇以文學之眼注視腳下土地,並寫下〈望玉山記〉、〈玉山歌〉。「空氣好的話,冬天是可以從嘉義市看到玉山的,正好玉山下雪,又非常亮、非常白,陳夢林把它譽為台灣奇觀。」李知灝說道,「這也象徵著終於有文人站在土地的角度,客觀描寫這片土地 。」自此之後,清代詩人或挪用意象、或援引文句,逐漸形成以玉山為名的文學脈絡,乃至於後來的幾百年,嘉義文人畫家輩出,藝文風氣極盛,玉山依舊是熱門題材。而在玉山之外,同樣受陳夢林書寫影響甚鉅的還有「北香湖」。事實上,北香湖過去被稱為「番仔陂」,陳夢林遊至此地時驚嘆於它的奇美,便將其命名為北香湖,意指一座位於縣城以北的地,冬日有著荷花飄香的湖泊。歷經時代更迭,「北香湖」之名至今未曾易改。「陳夢林意識到,未曾有人以文學視角觀看嘉義,便自己打造了嘉義的文學史開端,用書寫銘刻這片土地的記憶。」
嘉義藝文的光輝時刻
如果說清代作家陳夢林是嘉義文學史的開創者,日治時期的詩人兼畫家張李德和則是最具代表性的承繼。出生於雲林西螺望族的她,婚後嫁到嘉義的醫生人家,以自身影響力凝聚在地藝文創作社群,甚至成立「琳瑯山閣」藝文沙龍,畫家陳澄波、林玉山等皆為常客,陳澄波還曾作〈琳瑯山閣〉描繪其景致。「她擁有豐厚的資本跟社會地位,也藉此把一群有興趣、有閒有錢的人拉進來,讓他們嘗試文學創作,運用人脈織就嘉義文人社群網絡。」正是受到「琳瑯山閣」影響,日治時期的嘉義文學活動多偏向古典文學 ,「把台灣文學史攤開來看,你會發現,新文學多在台北、彰化、台中,嘉義則偏向古典詩文。」
書寫小城的大時代
然而,由張李德和為首撐起的嘉義文學盛況,隨著時光來到戰後階段,也逐漸沒入歷史長河中。原來,戰後嘉義隨著阿里山木材禁採失去往日榮景,許多文人湧向其他城市,因此許多人在求學階段便往北遷移,「很多你以為他是台北的文人,其實是嘉義人,這也讓我們很難為戰後嘉義新文學找到代表人。儘管如此,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有幾個人跟嘉義的連結還是比較深,其中一個是渡也,另外一個是林央敏。」其中,擅長現代詩創作的渡也曾寫下高達數百篇嘉義縣、巿詩文,並出版《諸羅記》、《桃城詩》等,用詩文記載對故鄉深厚的眷戀。「渡也很清楚地方書寫的三角關係,在書寫時針對地景、物產去描寫在地情感,加上人類活動就變成穩固的地方感。」林央敏的《胭脂淚》則另闢蹊徑, 以嘉義牛稠溪附近的「水牛厝」為題,寫下早期嘉義人拓墾、械鬥,甚至經歷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歷史,為台語文學留下第一部史詩,至今仍為台灣文學史最長的詩篇。從陳夢林到張李德和、再到渡也、林央敏,在漫漫時光之河上,這些文人執筆成篇,將地景、物產、人類活動反覆交織,再以對土地的情感浸潤,讓嘉義不只是個地理位置,更是血肉豐滿,有情有味的我城。
文章節錄自《+1+1+1=嘉義式》vol.002
出版單位|嘉義市政府
編輯製作|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成為平凡嘉義 LINE 好友,隨時獲得更多資訊!
平凡嘉義 Instagram:@extraordinarychia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