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中國全自製與內循環 才是去庫存後的挑戰

理財周刊
更新於 2023年08月17日10:29 • 發布於 2023年08月17日10:29 • 洪寶山

世界變得好快,才剛走出COVID-19疫情,以為回到2019年的舊日子,怎知ChatGPT不讓人停歇,當眾人還在疑惑黃仁勳的「奔跑吧!獵物或食物!」的背後含意時,輝達GPU已經缺貨到明年了,正當各路人馬爭辯「AI泡沫」論,中國雲企業大手筆出手下40-50億美元訂單搶輝達GPU,到底輝達的一兆美元市值是不是泡沫,等待8月24日揭曉,但是相信股民一定有注意到大摩對AI的觀點變得更快,筆者擔心讀者跟不上大摩的節奏,幫大家整理回顧一下過去一個月大摩對AI的觀點。

大摩看AI 忽多忽空 多空雙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7月9日對緯創、緯穎都給予中立評等,但緯創目標價僅給47元,以7月7日收盤價106元計算,降幅達-55%,7月12日跌-2.83%,正當市場驚魂未定之際,7月12日大摩認錯翻多!?把緯創的評等拉升到「超越大盤」,目標價從原先的47元翻三倍到135元,以7月12日的收盤價124元計算,潛在漲幅僅8.8%!?大摩竟然僅為了8.8%改口翻多,真是有點看不懂。

本以為大摩看多AI的立場可以維持到輝達的財報公布,怎知,不到一個月又翻空了,這次換打擊輝達,8月8日大摩的策略師Edward Stanley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輝達今年以來股價已飆升超過二倍,若以此作為AI股票泡沫的指標,那麼AI股已逐漸逼近牛市高點。

Stanley針對過去一百年間的七十次股市泡沫進行了分析,包括網路泡沫以及前段時間的加密貨幣熱潮,Stanley指出,這些股市泡沫在三年內的中位回報率為154%,而輝達被視為是AI總指標股,今年已上漲了200%,根據歷史背景來看,此次的股市飆升已進入「尾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8月8日輝達收盤價446.64美元,後來連跌三天到406.39美元,-9%跌幅,輝達市值失守一兆美元關卡,要說大摩喊空神準嗎?還沒來得及由多轉空之際,8月14日大摩分析師Joseph Moore發表研究報告重申輝達仍是該機構「首選個股」(Top Pick),整體大環境的資本支出開始大量轉向AI,預測嚴重供需失衡的現象,可能會在未來幾季持續延燒,最近輝達股價因供應鏈限制拉回,是很好的進場點,目標價500美元,給予「加碼」的評等,8月14日輝達股價漲+7.09%,收437.53美元。先空,再髮夾彎翻多,換人喊空,再換人喊多,哈!原來家大業大有這個好處,多空雙包。

「中國全自製」真實現 藍海變紅海

變得快的不只是人心,2018年開始的美中「競賽」,白宮對華為祭出限制禁令代表美國主導供應鏈脫鉤,貌似中國一路挨打,日前華為Mate 60宣告重返5G手機市場,代表華為已經解決了七奈米製程的問題,外媒近兩週來,緊密追蹤華為攜手中芯國際擬在2023年底前量產5G晶片,支援華為旗艦型手機,預計2024年重回5G市場的傳聞。

筆者的重點不在中芯是否具備七奈米商業化的能力,比較關注的是,華為日前發布了鴻蒙4.0作業系統,宣稱完全排除掉Android的核心編碼,是首個中國完全自製手機作業系統,一旦明年華為Mate 60真的重返5G市場的話,那麼Mate 60的熱賣是可以預見的。

但關鍵是在愛國粉絲的操弄下,Android與蘋果手機還能在中國佔到多少的市佔率,就很難說了,畢竟華為離開手機市場已經四年了,這股報復性的消費是全球手機商都盼著的,但結果可能是「看得到,卻吃不到」。這是大事,因為一旦華為真的實現了「中國全自製」,那麼其他產業也必然會群起仿效,首當其衝的就是電動車產業。

8月15日,蔚來汽車表示,在智慧硬體領域,從NT1開始,網域控制站電路和結構就是自己設計,委託代工廠生產。即使代工生產,產線的測試夾具,測試軟體發展也都是自研後轉給代工廠使用。未來一、二年內,AD晶片為首的一些關鍵晶片也會自研量產。

看完這兩則訊息,不知道感到一絲寒意了沒,相信大家都明白,只要中國在某個產業佔據主導地位時,藍海變紅海,所以當中國實現「手機全自製」的背後意義,不僅是手機產業進入新紅海,更要思考少了中國消費者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避免經濟衰退的挑戰才要開始

今年走出COVID-19疫情時,市場的預期是高通膨的苦日子總算可以過去了,期待一切早日回歸到2019年。哪知,戰勝了新冠病毒,避免經濟衰退的挑戰才要開始,中國三年的動態清零政策虛耗了家底,只肥了醫藥行業,所以現在反腐的大刀砍向醫藥界,估計也填不了地方政府的財政黑洞。

更別說地產業的恒大、碧桂園有倒債的危機,中國消費者開始精打細算過日子,造成對全球輸出通縮,以至於半導體去庫存的速度緩慢,觸底的時間一拖再拖,雖然庫存總有去化結束的一天,但如果今年底庫存去化結束,單靠明年的農曆春節需求是撐不起一片天的,也就是說從現在第三季的旺季不旺,直接把期待寄託在明年的第三季。

特斯拉、李嘉誠低價促銷 中國景氣不確定性再升高

想懂了這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年初率先打響「價格戰」的特斯拉,在四月連五降價後,8月15日又降價了,降價促銷是最常見的銷售方式,特斯拉第二季營收年增約50%到249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247億美元,可見得只要價格合適,需求自然會來。

當然廠商要願意割肉讓利,如果像房地產行業堅持不降價,自然需求清淡,不過,李嘉誠開了第一槍,市價七折,600萬港元即可買入兩房,追平香港七年前的價格,吸引了3.8萬人搶購油塘市區的親海駅二期推出626套房,六十倍超額認購,打破香港樓盤的新紀錄。

在親海駅這個項目之前,上班族要600多萬港元買市區的兩房,只能選屯門或者元朗等遠郊地區,李嘉誠打折賣房引發市場猜測,是否預測到非樂觀的前景而選擇拋售?

長江實業負責親海駅樓盤的郭子威表示,公司需要快速回收資金,希望之後有更多的現金參與買地。郭子威並表示,香港開發商高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開發商都要逐漸調低對利潤的追求─這是當前去庫存最好的辦法。

中國通縮 全球恐進入L型經濟

從特斯拉、李嘉誠採取低價促銷的策略,暗示著中國的景氣仍有高度不確定性,美國經濟雖然有韌性,但高通膨逼得高利率不得不持續更久的時間,考驗高槓桿企業的現金流不斷鏈。

COVID-19疫後的經濟局勢空前複雜,過去日本陷入三十年的通縮,並未同時遇到歐美的高通膨,如今陷入消費降級的中國經濟體量比日本更大,一旦陷入通縮或是實現習近平倡導的內循環,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之大,可能是L型經濟的開端。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