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21日電)熱愛生態攝影的林笈克4年多前在台中筏子溪畔,發現一對外籍遊客撿拾垃圾相當震撼,便號召護溪活動與公民團體合作常態淨溪,已累計清出逾13公噸垃圾,盼透過各種行動搶救環境。
根據水利署網站資料指出,筏子溪位於台中盆地的西側,屬於大肚溪(烏溪)水系,長度約12.79公里,為都市內生態型河川,有別於其他溪流,筏子溪越往下游水質狀況越佳,凸顯筏子溪的主要污染源來自上游地區,尤其在靠近台中市西屯區的市區段,溪畔常見各種垃圾。
荒野筏子溪平台總顧問林笈克,平時熱愛生態觀察與野鳥攝影,他民國107年間在筏子溪畔拍攝野鳥照片時,偶然發現一對外籍旅客,在溪邊散步卻邊走邊撿垃圾,給他很大震撼,因此也決定每週定期到筏子溪淨溪,並在臉書(Facebook)發起「一週一小時愛護筏子溪」活動,號召網友前往淨溪。
108年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成立「荒野筏子溪平台」,並由專員及眾多溪流志工帶領,展開每月2次的常態淨溪活動,並號召企業、學校與團體共同投入,加入生態調查、教育課程等多面向合作,投入3年多來已逾8000人次投入淨溪。
「真的始料未及!」林笈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沒想到有那麼多民眾熱心加入,當初只是想影響一些朋友關心溪流,另一方面也驚訝筏子溪的垃圾實在太多,垃圾一直撿不完,「真的多到嚇死人」。
林笈克指出,當初以為只要密集淨溪,就可以把污染較嚴重的台灣大道路至西屯路間的河川廢棄物撿完,但經過3年多努力,清出超過13公噸垃圾,垃圾仍然不斷出現,研判應是大雨將垃圾從上游帶下來,也有些是民眾岸邊丟棄。
他感嘆,多數民眾會以為筏子溪是水溝,沒人管就會亂丟垃圾,大眾的環境教育還不夠徹底,但這是全世界的課題,海洋垃圾有部分原因是從河川流入,垃圾進入海洋後就開始「互通有無」,大家應思考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環境。
荒野台中分會進入筏子溪進行常態淨溪後,每次活動都會進行生態教育,並針對撿拾的垃圾進行數量種類與重量登錄分析,統計結果顯示,數量最多的是菸蒂,接著是塑膠袋與免洗餐具;若是大雨過後,寶特瓶數量就會暴增,因此可知,要改變河川內垃圾,減少使用免洗餐具相對重要,可以從一次性塑膠製品減量做起。
荒野筏子溪平台展開淨溪行動後,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與荒野台中分會合作「東勢林區管理處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發展計畫」連結公眾參與活動;同時東勢林區管理處在執行生態調查過程中,多次在筏子溪畔拍攝到石虎,荒野台中分會更進一步拍攝到石虎捕食吳郭魚的珍貴畫面,再次確認筏子溪是石虎重要棲地。
林笈克說,以前只在筏子溪下游的烏溪發現石虎,去年第一次發現石虎進到筏子溪,大家都很振奮;以前筏子溪因位於市區、干擾太多,腹地又不像烏溪那麼大,但在大家努力下,野生動物知道溪流自然環境逐漸回來,石虎也回來了,但人的心還沒回來。
林笈克強調,多數人還是認為筏子溪是水溝而隨意丟棄垃圾,大家要知道溪流是很珍貴的,希望透過各種行動搶救環境。(編輯:陳仁華)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