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台灣麵包小傳】「麥方」原來不是日語而是葡萄牙語

上報
更新於 2022年01月10日23:13 • 發布於 2022年01月08日10:32 • 魚夫
(魚夫繪)

無庸置疑,台灣人現在很會做麵包了,且在國際上連連得奬,還倉頡造字發明了將「麥」和「方」兩字合體,讀成ㄆㄤˋ。

「麥方」者考其本源,就是從日語的パン(pan,和華語「胖」發音同)而來,那日文的パン又從何而來?有一回,我在荷蘭,早餐時心想荷蘭統治過台灣,也在大航海時代裡和日本接觸頻繁,那麼麵包一字理當和荷蘭也有若干關係,於是請教女侍 bread 的荷蘭語怎麼說?得到一個奇怪的回答:brood,於是用日文的パン再請教,她說:「哦,那是西班牙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回國後,做了一番研究,為文論述原來日語的パン,最早是源自葡萄牙語 pão,在拉丁文裡本作 panis,然後才衍生出法文 pain、義大利文 pane、西班牙文的 pan 和葡萄牙 pão,發音都很相近。結論是大航海時代裡,葡萄牙人將 pão 帶進了日本,音譯為パン,日本統治台灣後,將西方的麵包帶了過來。主要有兩種,一是「食パン」指的是吐司;一是「菓子パン」,以紅豆麵包為代表,但パン始終沒有對應的漢字,最後內化為台語的一部分。

那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難道都沒教台灣人做麵包,就只傳給日本?根據《熱蘭遮城日誌》1643 年(明崇禎16 年)5 月15 日的記載:「那裡(安東尼堡,今淡水紅毛城)土壤肥沃,很多作物都可種植成長,只缺少種子在耕種的人,因此請求允許一些中國人,像漁夫、農夫、裁縫師、麵包師等去那裡居住,以方便那裡的駐軍。」似乎就有會做麵包的中國人(譯文很奇怪,當時只有大明人,沒有中國人)。

不過如果就此證明日本人還沒到台灣前,台灣人就吃起麵包來,也未免過度牽強。一般咸認日本人在1543 年時,因一艘明船遇上船難,漂流到九州南端的種子島門倉岬,其中也有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為種子島的島主種子島時堯展示了鐵炮威力,島主遂決意買下兩挺來研究並加以仿製,這期間又得知葡萄牙人愛吃的裸麥硬麵包,此為麵包傳入日本之伊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549 年耶穌會創辦人之一的西班牙傳教士聖方濟沙勿略經由日本友人彌次郎引介,踏上鹿兒島,謁見該島大名島津貴久。沙勿略獲准傳播基督教,並帶來傳教所需的葡萄酒和麵包,鹿兒島至今還樹立著沙勿略的相關紀念碑。

剛在日本「出爐」的麵包,起初名稱不一,或稱麥餅、麥麵、麵麭……只是這也不等同於當時的日本人就已大吃特吃起麵包來,麵包普遍化之前,在日本是一種軍糧,這是由在江戶灣擔任警備的江川英龍(號坦庵)所發現的。

由於麵包攜帶方便,不易腐壞,不同於傳統軍糧,江川英龍乃請來曾在荷蘭人宅邸當廚師的作太郎於1842 年4 月2 日開窯試作「兵糧パン」,所以至今每年4 月2 日被「日本麵包普及協會」訂定為麵包日,並在當年的江川宅立碑「麵包鼻祖江川坦庵先生邸」紀念。

明治時代,パン終於成為日語麵包的統一語彙。台灣進入日本時期以後,台語裡出現一個食物名詞叫 siok-pháng,指的是吐司,但這個詞兒是從日語「食パン」(發音為 shokupan)來的,後來可能是轉音的關係,ku 音不見了,成了 sho-pan,許多人誤以為那 sho 是台語「俗」,便宜麵包的意思,其實不然。

麵包傳入日本,便被改造成不同的口味,食パン之外,還有紅豆麵包(あんパン,有紅豆餡的麵包),另外,有人認為奶油麵包(クリームパン)、咖哩麵包(カレーパン)、菠蘿麵包(メロンパン)、果醬麵包(ジャムパン)等都早在日本時代就在台灣出現,而現在台語裡的「パン」不再只指吐司,而是轉化成所有麵包的統稱了。

台北車站美食街販售的羅宋麵包,非常搶手。(魚夫攝)

*全文授權自《台北畫刊》,原標題:台灣麵包小傳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