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空中巴士(Airbus)執行長 紀堯姆·傅里(Guillaume Faury) 週四表示,公司正在與 泰雷茲(Thales) 和 李奧納多(Leonardo) 進行太空業務合併談判,希望建立類似 MBDA 歐洲飛彈集團 的模式,透過整合提升競爭力。他同時呼籲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放寬標準,以支持歐洲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
歐洲太空產業尋求規模化發展
傅里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歐洲企業擁有先進的太空技術,但由於市場規模分散,難以與美國和中國的大型企業競爭。他表示:「我們擁有優秀的技術,甚至比美國更好,但我們缺乏規模化競爭力。」
歐洲過去已出現成功的產業整併案例,例如 MBDA,該公司由空中巴士、英國 BAE Systems 和義大利 Leonardo 於 2001 年共同成立,透過資源整合成為全球領先的飛彈製造商。空中巴士希望這種模式也能應用於太空產業,以應對當前市場變化。
目前,全球商用衛星市場正從傳統的 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 轉向 低地球軌道(LEO)衛星,例如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 Starlink 星座,使歐洲企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盼歐盟監管鬆綁,降低合併阻力
傅里在土魯斯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歐盟監管機構能夠改變過去對大型合併案的保守態度,允許產業整併,提升歐洲的全球競爭力。他強調:「我們希望歐洲反壟斷機構能以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件事…… 這涉及產業整合,可能會讓歐洲市場看起來有些壟斷,但我們在全球市場仍只是小型玩家。」
目前,美國的SpaceX 和中國的 國家太空企業 已經建立起明顯的市場優勢,若歐洲企業無法擴大規模,未來將進一步失去競爭力。
空中巴士太空業務持續虧損,累計減值 20 億歐元
除了市場競爭壓力,空中巴士的太空業務也面臨財務挑戰。該公司週四公佈,今年再度計入 3 億歐元的減值損失,過去兩年內累計虧損已達 20 億歐元。
業界消息指出,這些損失主要來自空中巴士的 OneSat 計畫——這是一款可重新編程的衛星,但市場需求不如預期,導致財務壓力持續增加。此外,空中巴士客戶之一的 Eutelsat(歐洲通訊衛星公司) 近期也對其 GEO 衛星資產減記 5 億歐元,進一步顯示市場正快速向 LEO 衛星轉移。
產業前景:歐洲太空企業的關鍵時刻
空中巴士的合併計畫代表了歐洲太空產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如果監管機構批准,將可能誕生一個能夠與美國和中國競爭的大型企業,進一步提升歐洲在 LEO 衛星市場的影響力。然而,如果監管機構維持嚴格標準,則歐洲企業可能進一步落後於全球對手,面臨市場份額縮減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