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基因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逐漸揭開了基因與飲食之間的神秘面紗。最新研究顯示,攜帶特定基因變異的人,透過每天飲用牛奶,竟然能大幅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這項發現不僅讓我們看見基因與飲食的緊密聯繫,也提醒大眾,健康管理應該因人而異,了解自己的基因特質,搭配科學的飲食策略,才能真正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rs4988235基因變異決定乳糖耐受力
在基因學中,rs4988235又稱為C/T(-13910)或13910T,位於MCM6基因,但它的作用影響到與乳糖代謝相關的LCT基因。張家銘指出,LCT基因負責生成乳糖酶(Lactase),幫助人體分解乳糖,讓我們能夠消化牛奶。如果擁有rs4988235的T等位基因,就擁有了「乳糖持續表達基因型」,這意味著即使成年後,乳糖酶的分泌能力仍能持續,避免乳糖不耐症。
牛奶鈣質是降低大腸癌風險的關鍵
而大型研究顯示,擁有這個基因變異的人,每天攝取200克牛奶(約一杯),能大幅降低大腸癌風險,效果比沒有這個基因的人高出40%!張家銘解釋,這其中的功臣是鈣質。鈣能與腸道中的膽汁酸和游離脂肪酸結合,減少它們對腸道細胞的毒性,從而降低癌變的可能性。具體來說,每天攝取約300毫克鈣質(相當於一杯牛奶),能降低大腸癌風險達17%。攜帶「乳糖持續表達基因」的幸運者,能更高效吸收乳製品中的鈣質,防癌效果更顯著!
大規模研究揭示基因、飲食與大腸癌的關聯
這項研究規模驚人,分析了來自99,152名歐洲族群參與者的基因與飲食數據,其中包括52,865例大腸癌病例。研究聚焦於rs4988235基因變異,研究人員發現,每個乳糖持續表達基因對應每日約17.1克牛奶的攝取增量,當每日攝取量達到200克牛奶,防癌效果更加顯著。這意味著,rs4988235基因不僅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愉快地喝牛奶,還影響了鈣的吸收效率,進一步降低大腸癌風險。
善用基因優勢 每天一杯牛奶守護健康
張家銘建議,想知道自己是否擁有這個「乳糖持續表達基因」,基因檢測是第一步。如果結果顯示是基因攜帶者,那麼牛奶就不僅是日常飲品,更是健康守護神。攜帶這個基因的人,適量攝取牛奶能有效補充鈣質,讓腸道遠離癌變威脅。
健康管理從基因與飲食開始
適不適合喝牛奶?跟體質有關,對於那些擁有乳糖持續表達基因的人來說,它的價值遠不止補充營養。這項研究不僅讓我們看見基因與飲食的緊密聯繫,也提醒大家,健康管理應該因人而異。了解自己的基因特質,搭配科學的飲食策略,才能真正掌握健康的主動權。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蔡岳宏 我在106年天公生後,正月十一日回市場擺攤賣豬肉,因為是早市凌晨三點就到,四點想要上廁所,卻只有一點點,到了八點前又跑三趟廁所,也是不多且有血絲,傍晚老婆下班,晚餐後才說早上的事,老婆只問我會覺得痛嗎?我回說不會,老婆要我回醫院安排檢查,檢查結果是有兩顆線瘤息肉,接近括約肌這一顆以是零期偏向一期將會癌化,算是原位癌,同年四月到高雄長庚切除,去年五月二十號也做糞便潛血檢查,一週後收到了檢查報告是:陰性
會分享自己的病史,也不過是讓更多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疾病、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01月31日22:42
✿曹原✿ 聽你在喇叭
02月01日06:18
旺男 我幹嘛不直接補鈣就好 賣奶文
02月01日12:50
𝓜𝓻.C𝓱𝓮𝓷 看來是牛奶農場文啊,秋葵跟黑木耳和益生菌才是保持腸道健康的基礎,牛奶在腸道發酵也不見得是好事
02月01日12:41
David_Line之1 各種研究
各種說法
前仆後繼
推陳出新
似乎是
看也看不完了
如果有人累了
記得
人參苦短
想吃什麼喝什麼就不要想太多
基本無害的只要不要過度依賴與短期長期不當食用
就好
隨性一點吧
增加一些營養知識是好的
但是最後看太多了
是否發現
看似和諧卻又牴觸 看似矛盾卻又和諧
人類不能扮演上帝
也不能扮演上帝之手
科學研究的再細再深入與複雜
有時候感覺滿滿充實感
但是有時候深深覺得累
往往 “簡單”“純樸”“本質”
才是容易長久堅守的生活型態
,一種隨意而安,
中庸,
不過分過度的自在,與 享受
非奢華,但是有適當節制的不受諸多鎖雜報告研究所限的飲食與生活態度
放鬆的,不存在刻意的忌憚的一種自在狀態
02月02日01: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