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上出現一篇被熱烈討論的「洗碗文」,一位男性因為不喜歡洗碗,在婚後跟老婆鬧得不愉快,後來去參加兩性關係工作坊,才意識到這種抗拒感可能來自原生家庭影響。不過,他的分享引起許多網友不滿,律師呂秋遠也發文探討:「有些事,可以先不必然要從童年創傷開始討論,而是先從自己的思維調整做起。」
該名男子的原文中提到,自己不習慣也不喜歡洗碗,但因為這是太太對他的期待,所以他勉為其難地答應,卻沒有真的很認真配合,因此多年來夫妻之間始終有個疙瘩。有一回兩人深談,太太又一次表示「希望煮完飯後由對方洗碗」,男子猶豫之後同意,卻忍不住就落下了眼淚,當下心中感覺到「犧牲、難過和委屈」。
後來,男子終於漸漸察覺抗拒的原因,是因為小時候家中廚房都由媽媽打理,「我勉強承諾會洗碗的那一刻,感受到了自己『放棄了媽媽的愛』,彷彿從此再也不會擁有她的愛了。」因為童年被媽媽這樣照顧,他覺得這就是媽媽對他的愛,所以長大後把相同模式複製到自己的家庭中,期待跟太太的相處中也有這樣的愛。
不過,這篇文章很快就被罵到刪文。許多網友批評作者就是典型大男人,明明已知妻子為家務辛勞,不但不能抱持同理心,甚至將原因推給自己原生家庭,令人不齒;但也有網友覺得「人無完人」,這位男子已經意識到問題並試圖改進,只是把自我覺察的心路歷程寫下來,似乎不需要受到如此苛刻地批評。
律師呂秋遠近日也在臉書分享自己的看法,以客觀立場指出:「多數人可能都會覺得這是個無聊的小事,洗碗?洗碗機不就可以解決一切嗎?然而,不是這樣的。每個人的創傷來源都不一定,也不能比較。」他認為創傷無分輕重,只是看完這個事件,仍讓他有點在意:「是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歸咎給童年創傷?」
呂秋遠舉例,如果有人家暴、外遇或濫用藥物,並且說原因就是來自童年創傷,聽起來多少還是令人難以接受,「有些事,可以先不必然要從童年創傷開始討論,而是先從自己的思維調整做起。例如,配偶不是你媽媽,沒有義務完成你的想像。或者是,人家做飯,你洗碗,天經地義,家事分工必須尊重另一方,而不是執著在自己的需求,只想改變對方,而不是改變彼此。」
呂秋遠也以《82年生的金智英》為例,女主角曾說:「你知道我最難過的是什麼嗎?我跟醫生說,我的手腕會痛,醫生反問我,飯是電鍋煮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為什麼我的手會痛?」套用到這次洗碗文的事件上,呂秋遠直言:「洗碗機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為什麼你有不用洗碗的童年經驗,就可以要求我洗碗呢?」
延伸閱讀
Megan Wang 真會說話
洗個碗就放棄媽媽的愛了⋯
1天前
永權 少爺當習慣了 ,還掉下淚來!? 玻璃心碎💔!? 花錢找個佣人吧!
1天前
許有春 媽寶吧可憐
1天前
阿強 洗個碗到底有多困難?機機歪歪的,能不能像個男人,好嗎?
1天前
怡 其實就是“懶”
大學時期在外唸書,也是自己動手,難不成還打包帶回家?說那麼多,真不想洗碗就吃外面,台灣多的是餐廳。
1天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