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發表評論稱,曾幾何時,中歐關系曾洋溢著一種相互淘金的狂歡氛圍。而現如今,理智已經重新佔據上風。這篇題為《西方企業的中國熱正在降溫》的評論寫道:
“上海進博會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工業展會,而是七年前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親自下令創建的、國家主導下的產品秀。本周二,中國總理李強為展會主持了開幕式,他再度誓言要捍衛自由貿易,而究其實質,卻是在彰顯日趨自信的中國國家資本主義。
誰要想同中國做生意,就必須親身前往,並要對中國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忠心耿耿,否則,能否同中國政府搞好關系就將無法得到保障。除非有足夠的底氣,否則,不和中國打交道就是一種奢望。畢竟對許多西方企業來說,鑑於中國龐大的市場,鑑於日益激化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爭端,不對中國產生依賴談何容易。”
評論指出,在這種背景下,許多西方企業對中國的狂熱正在降溫,對中國市場的未來也不再充滿信心。
“這一方面是基於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而這場爭端的實質則是老牌超級大國與新興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美國總統大選中兩位候選人,特朗普和哈裡斯,都對中國持批評立場,也都會試圖阻止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野心。
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政策越來越具有攻擊性,因此,包括歐盟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采取措施,保護本土市場免受中國進口產品的沖擊。即便中國經濟有朝一日能夠恢復活力,前景也不容樂觀。”
《商報》發表評論指出,寶馬、大眾等一眾德國汽車企業敢於大膽批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征收懲罰性關稅的決定,盡管這些決定是基於自由貿易和市場經濟原則而制定。但與此同時,對於中國政府對本土電動車行業提供巨額補貼,排擠外國競爭對手的做法,德國汽車企業卻選擇三緘其口。這篇題為《汽車企業缺乏面對真相的勇氣》的評論寫道:
“如果來自自由民主國家的企業沒有勇氣去批評專制國家歧視性的工業政策,卻對原籍國的工業政策大加鞭撻,那麼,有關經濟政策的討論就將嚴重扭曲。至少在這種背景下,民眾對歐盟產生懷疑也就不足為怪了。
顯而易見,失去了中國市場,德國汽車工業現在將很難實現盈利。但同樣顯而易見的是,沒有公平的競爭關系,德國汽車工業也同樣無法盈利。德國汽車制造商在華利潤急劇下滑,足以說明這一點。”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harpoon 智障義和拳正在發威中
11月07日06:26
🍎新東方農場®️神話 川普是美國最後一任總統
反正2026年就是世界末日,所以不用管太多
政治和數字都是失敗者的無聊遊戲
沒有它的存在
我們人類將集體走向ww3
11月07日05:27
Raymond Cheng 德國本來就是活該,自做自受。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
日本早早離開中國另闢天地,由政府支付遷廠費用👍
11月07日01:29
yogi 德國真的是完了,中共做什麼都三緘其口,只會批評歐盟,希望歐盟配合中共?是說,二戰後的教育好像沒啥用啊,依然是很會配合極權
11月07日00:14
牧文 大陸的出口導向經濟模式已經傷害到其他國家。李顯龍先生不要以為新加坡沒有在和中共競爭出口就沒自己的事。現在沒有,不見得以後不會有,例如晶片,好嗎?
大陸便宜紡織品也影響到印尼紡織業,使他們工人沒工作。因此印尼也打算課陸製紡品到200%的關稅,而且在港口留滯貨櫃。而大陸電動車也在國外港口滯留。如今加拿大也跟進美國要針對由大陸進口的電動車課100%的關稅。
請參考: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陸電動車滯銷-擠爆歐洲港口-201000506.html
“隨著歐洲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大批中國電動車滯留在歐洲港口。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是歐洲最大的汽車轉運港,今年4月起,成千上萬的中國電動車將該港口變成了大型「停車場」,德國布萊梅哈芬港、荷蘭鹿特丹港也是如此。一位中國車企高層提醒,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各大港口堆積嚴重,要謹慎布局,否則之前賺的錢會全賠進去。
”
大陸想逼世界把大陸當中央工廠的打算門都沒有。客人不想進貨的話,工廠自己就要吸收壓倉成本,那麼倒閉的就是超造的工廠了,不是嗎?
11月07日00:0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