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腦部在正常運作情況下,會藉由生物電和神經傳導物質,進而產生各種感官知覺,楊韻璇醫師指出,嬰兒癲癇成因多半是因為嬰兒腦部發育尚未成熟,腦中抑制性神經傳導不成熟,導致神經傳導離子與興奮受器呈過度興奮狀態,造成大腦細胞異常放電,進而引發癲癇。
先天或後天因素大腦細胞異常放電
從年齡上來定義,又可分為狹義型與廣義型,前者是指出生1個月內發生的新生兒時期,早產兒則以妊娠週數44週計算,常見臨床症狀包括眼睛偏移、眼球震動、過度眨眼與其他臉部嘴巴有彷彿咀嚼動作,肢體部分則可能出現像是騎腳踏車踩踏板或划船等動作;後者則是指1歲內的嬰孩為主。
嬰兒癲癇的成因複雜,包括胎兒先天腦部發育異常、先天性遺傳代謝疾病、缺乏維生素B6,母體罹患愛滋病、性病、吸食毒品、藥物使用不當等;除此之外,寶寶在生產過程中若有缺氧、窒息、難產、早產或感染狀況,以及頭部受傷導致腦部組織受損與腦膜炎、腦炎等後天因素。
楊韻璇醫師補充表示,嬰兒時期的寶寶若有睡眠不足、過度興奮、生病合併發燒、血糖過低,或外在環境突然有光線刺眼或巨大聲響,也都可能誘發癲癇症狀,照顧者應盡可能留意避免。
常見嬰幼兒癲癇根據時間外觀判定
常見的嬰幼兒癲癇,主要可分為五種類型,臨床症狀不一。首先是「隱微型」(Subtleseizures),寶寶可能有眼睛偏移、眼球震顫、眨眼、咀嚼、異常肢體動作,出現像是划船、游泳、騎腳踏車、踏踏板等舉動,或是心跳變動、高血壓、呼吸停止等症狀,若發作時間不長,很有可能被忽略,或被誤以為是單純的哭鬧。
其次是「陣攣性」(Clonicseizures),出現局部或多發性肢體痙攣;第三「強直性」(Tonicseizures),又分為局部型與全身型,前者會持續的一個肢體擺位或不對稱的軀幹或頸部擺位,常合併有持續眼球水平偏移症狀,後者則有雙側強直性肢體伸展,或出現上肢強直性彎曲合併下肢強直性伸展等動作。
第四則是「痙攣」(Spasms),會有突然的全身性抖動,時間很短往往只有1、2秒;第五種「肌躍型」(Myoclonicseizures)又可細分為局部型、多發型和全身型,和陣攣性的差別在於抖動比較快速且沒有規律性。
楊韻璇醫師提醒,醫師在診斷寶寶屬於哪種類型的癲癇時,多半只能根據爸媽的口頭描述,包括發作時的外觀、發作時間長短,以及有無後續症狀,為避免表達不夠精準仔細,在確認寶寶是安全的情況下,建議可用手機錄下影片,作為診療參考。
嬰兒點頭痙攣症重度癲癇易遭忽略
「醫師,我的寶寶為何在睡覺前,會莫名其妙出現點頭症狀?」在眾多嬰兒癲癇症狀中,又稱做「韋氏症候群」的嬰兒點頭痙攣症是屬於較嚴重的癲癇病症,伴隨併發症為生長遲緩、痙攣性癱瘓、畸形等。
造成此疾病的原因相當多,包括結節硬化症、腦部受傷或出血感染,最明顯的表現行為就是寶寶上下點頭、手腳突然僵直抖動而且有規律性,通常發生在睡覺前後。
楊韻璇醫師回憶,過去曾治療1名28週早產兒,母親有早發性宮縮與早期破水,寶寶在出生1週後開始有腦室旁白質軟化情形,6個月大時開始有嬰兒點頭痙攣症,一開始較嚴重時1小時可能發作數十次,得靠癲癇藥物控制,但無法根治,出院時發作次數降為1天20至30次。
楊韻璇醫師提醒,嬰兒點頭痙攣症有9成發生在1歲以前,5~6個月是發作高峰期,發作時有持續規律性,通常5~10秒抖一下,抖動部位則不一定,寶寶發作後常伴隨失神、哭鬧或驚嚇,一不小心會被誤以為只是肚子餓、尿布濕了或腸絞痛,爸媽若有疑慮,建議拍下發作影片,及早就醫諮詢。
熱痙攣引發抽搐好發於5個月~5歲幼童
在兒科急診常遇到寶寶有抽搐情況的還包括熱痙攣,楊韻璇醫師解釋,由於寶寶腦部發育尚未成熟穩定,容易隨著體溫急遽升高引發抽搐,惟熱痙攣多有家族性遺傳傾向,好發於5個月~5歲兒童,大部分屬於良性抽搐,一般是高燒超過38度才可能伴隨出現。
臨床上,熱痙攣發生的抽搐情形多為全身性發作,出現兩眼往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四肢一陣一陣抽動,甚至完全不省人事;持續數分鐘後,寶寶像是累壞似地昏睡過去,醒來後對於發作當下多半毫無記憶。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中耳炎、腸胃炎與尿道感染也都可能造成發燒,進而引發熱痙攣。
4照顧原則預防意外傷害
由於寶寶的癲癇發作多無預警,常讓旁人或照護者手足無措,楊韻璇醫師提醒,對於癲癇發作的寶寶,最大照護原則是避免讓他們受到進一步的傷害。首先,應將寶寶放置於安全處,四周避免有尖銳物品,防止寶寶因跌倒撞到頭部或身體重要部位。
其次,當寶寶出現牙關緊閉情況時,爸媽毋須強壓人中、或將手指及湯匙等異物強行放入寶寶口中,此舉反而容易造成寶寶下顎受傷;第三,當寶寶出現意識不清情形時,多伴隨吞嚥困難,為避免被口水或嘔吐誤嗆到,可採側躺姿勢。
第四,癲癇發作過程中不需要拍打搖晃寶寶,楊韻璇醫師強調:「一般癲癇症狀1~2分鐘之內就會停止,爸媽做上述動作也無濟於事,反而會有過度刺激寶寶的風險。」一旦發作時間超過5分鐘仍未停止,則須盡速就醫,避免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