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豬肉這部位少吃!肉販曝「有病變肉瘤」:業內人士才會知道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23年02月21日21:01 • 發布於 2023年02月21日20:59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市場豬肉攤各部位都有販售,有內行人呼籲「一部位有病變肉瘤」少吃。(圖/記者馮珮汶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市場豬肉攤各部位都有販售,有內行人呼籲「一部位有病變肉瘤」少吃。(圖/記者馮珮汶攝)

市場、超市販售許多不同的豬肉部位,你知道該怎麼挑嗎?有民眾買回家的肉臭掉了,認為是攤販老闆在騙年輕人,釣出一名內行人公開「業內人士才會知道的事」,呼籲懂的人要少吃豬肉一部位。

梅花肉肉質軟嫩、油花分布均勻口感好,是許多老饕喜愛吃的部位。一名專業的網友20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直言,但很不幸的是這部位是打針的首選。豬跟人一樣也會有不同的體質,打針後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有些豬的梅花肉會如同照片般出現肉瘤,瘤的內部是綠色,淺綠,偏黃,有些已經乾掉變粉狀、有些呈現膏狀、有些是水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其中以綠色又膏狀、水狀的最臭,如同排泄物一般甚至很刺鼻。有些腫瘤集中在一個位置或大或小,但有些是分佈在整塊梅花肉上,一大塊處理清乾淨只剩一點點,肉販會將這些病變的位置切除,切乾淨後再擺出來賣。最怕的就是外表看起來乾淨完整,試了幾刀也都沒有瘤,但內部藏有腫瘤沒被發現而賣給消費者,因此不是肉販故意欺騙消費者,而是沒處理乾淨。網友解釋,並不是所有的豬都會有這種病變的腫瘤,估計大約10頭豬大概6-7頭或多或少都有,真正健康又漂亮豬比較少。也因為這樣的狀況很普遍因此肉販都見怪不怪,網上相關資訊不多,推測是因肉販都努力在清,很少被民眾碰到,也沒人在談論。

豬肉是美食主要來源,原PO建議「盡量吃完整的肉塊,少吃加工過或絞肉這些東西」。他指出市場攤販賣的幾乎都會處理的很乾淨,且生肉這東西完全無法造假,隔日賣不完冰過的也很容易辨識,攤販也會先把當日的賣完,遇到節日不夠賣才會從冰箱拿隔日剩下的來賣。夏天採購最好的時間是6到8點,這時候通常肉販已處理好可以專心做生意,天氣也還沒變熱,肉還很新鮮,因此越晚去買,肉的新鮮度越差,熱門部位也被買光。最後他也說:「凡事一定要自己親身用心經歷過某個職業,你才能懂那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才不會輕易被唬爛,懂一些知識也才不會誤會別人在欺負自己」。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01
  • kittychen
    請問有誰看懂了?⋯⋯這種報導誰來管一下啊🥵🥵🥵
    2023年02月22日01:14
  • 林喵🐈
    這部位,一部位,到底在報三小 不想報就不要報
    2023年02月22日01:16
  • 唐小菁
    到底哪個部位也沒講清楚⋯什麼爛新聞
    2023年02月22日00:58
  • 肆月
    梅花肉就是人家說的夾心頭。 確實有時候真的會有。但沒有文中說的那麼誇張比例那麼高。 也可能那家肉販殺的豬隻太小了。 自己家裡賣肉堅持豬隻都要有150公斤以上折台斤月約300上下。用的台灣土黑這種問題一年可能碰沒兩次 內文真的有點誇大危言聳聽了。 自己以前家裡也養過豬。再猜測也許那是注射疫苗時候可能豬隻有動到導致的包傷。這可能要請專業的來解釋了
    2023年02月22日01:52
  • 劉坤賓
    不好意思家裡剛好養了幾頭豬,先說重點:打針的部位在前頸,約在耳根後1~2寸的位置(看豬的大小),而梅花肉是肩胛的前半段,後半就是胛心肉,現代的家豬追求屠宰率脖子都很長,不像嚕嚕米沒有脖子,因此說梅花肉是打針部位這句話是錯的,在前頸打針是因為這個部位的肌肉少較沒有價值,一般是吃不到的。 再來豬最常挨的針是疫苗,12週以前會完成各項疫苗計劃,而上市的肉豬普遍24週以上了,菜市場的豬更熟、甚至28週以上,熟成的豬肉色漂亮、肉質可口,黑豬肉能比較貴比較好吃也正是因為養得夠熟。 豬農們為了提供優質健康的豬肉給國人,無論在品種、營養、飼養管理用盡心力,別一竿子打翻一票豬了。 (以上是網上的專業豬農的反駁)
    2023年02月22日02: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