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鑑定人陳述】無證據顯示死刑有「嚇阻效果」 高涌誠: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上報
更新於 04月23日05:17 • 發布於 04月23日04:52 • 上報快訊
監委高涌誠強調,犯罪率的下降與死刑判決、執行與否並未有顯著的關聯。(張哲偉攝)

監委高涌誠今天(23日)代表監察院人權會,出席憲法法庭針對「死刑是否違憲」言詞辯論庭。他在開場陳述時指出,生命權是所有人權的基礎,而死刑則與之牴觸,並引用美國學者的研究,強調台灣近年犯罪率下降與判死、執行死刑的數量無明顯關係,也無證據顯示死刑有對罪犯嚇阻的效果。

高涌誠在陳述時首先指出,生命權即為所有人權的基礎,而死刑與人民最基本的權利如人性尊嚴、平等權、禁止酷刑以及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有牴觸,其中人性尊嚴的部分,也實質的定出「國家權力的邊界」,也就是不可用死刑剝奪人民的天賦生存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涌誠引用美國哥倫比亞法學院Jeffrey Fagan教授的研究,表示2002到2022年間,殺人數量和殺人率皆穩定下降,雖然2011年判決死刑的案件遽增,但殺人案下降的趨勢並未受影響;2018年至2022年執行了2次死刑,謀殺及搶劫案件和逮捕率仍下降,顯示死刑並未對罪犯有明顯的嚇阻效果。

而根據英國死刑專案組織的調查結果,表示台灣司法院過去曾強調死刑具嚇阻效果,但卻沒有看到台灣政府提出實質的證據;相反的,根據Jeffrey Fagan的研究,死刑與嚇阻犯罪並沒有顯著相關。

除此之外,高涌誠強調法律對人民權力的限制,不能是對基本權利的摧毀,因此死刑已經逾越憲法第23條允許的限制範圍,也違背比例原則。如今雖然有人認為正義體現於被告伏法的時候,但實際上卻無助於對犯罪原因的了解,也無法有更深層次的正義與補償,更沒有辦法預防類似悲劇再次發生,只會陷入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對於本次憲法法庭受理此案,高涌誠表示這正是司法「反抗多數」的價值體現,並舉例過去匈牙利、南非、立陶宛、阿爾巴尼亞、烏克蘭、波士尼亞等國家,都是透過憲法法庭來處理死刑這個問題。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2
  • Paul
    你他媽的鬼扯會犯死刑的人都已經侵犯生命權,生命權既然這麼偉大,我就問你你要怎麼還人家被侵害的生命權你連最簡單的一命還一命都做不好,還說什麼,另外用你的魔法對付你,你說死刑研究成果不能喝止,那麼沒有死刑的研究成果也同樣不能喝止犯罪,所以憑什麼不能有死刑,何況你最喜歡的美國老爹可是有死刑的
    04月23日05:24
  • Kevin
    這就是民進黨的主張啦
    04月23日05:10
  • 大帥
    相同的邏輯, 「關押」 也無証據顯示,對罪犯有嚇阻效果。 所以,也不用關了!
    04月23日06:41
  • 陳丞甫
    你他媽的高鬼扯廢死聯盟的人員,被殺死的人都應該死嗎,怎麼叫做以暴制暴,就是有你們這些支持廢死的人台灣詐騙跟販毒造成治安這麼爛
    04月23日05:46
  • 番仔瞬舜
    高先生你眼睛被矇蔽台灣進幾年來犯罪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越來越高
    04月23日05:24
顯示全部